2019年7月17日至19日,受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委托,由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联合开放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双偏振雷达原理及应用"国际讲习班在我院召开。
来自全国从事天气雷达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及气象业务部门160余名科研及业务人员参加了本次讲习班。南京大学谈哲敏副校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奚立宗副处长、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Dusan Zrnic院士、南京大学科技处秦猛处长,国际处蒋佩晔科长,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潘益农等出席讲习班的开幕仪式。
开幕仪式由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坤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教授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奚立宗副处长发表致辞。谈哲敏副校长指出,我国已建有世界上密度最大的天气雷达网,目前正处于双偏振的升级改造阶段,面临许多科研与业务上的挑战。本次讲习班通过邀请多位国内外双偏振雷达研究的专家,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可推动我国天气雷达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最后他预祝讲习班圆满成功。奚立宗副处长表示,中国气象局与南京大学长期保持共建共赢、协同发展的局校合作关系,此次国际讲习班充分地发挥中国气象局和南京大学的资源与优势,推动了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将有力推动我国雷达气象领域的发展。
在为期3天的讲习班中,邀请了美国国家工程院Dusan Zrnic院士,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黎平研究员和南京大学赵坤教授为学员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的原理、信号谱分析、定量降水估计、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偏振雷达资料同化以及短临预报业务应用。本次讲习班还设置了墙报展示、专家答疑交流会和局校天气雷达联合实验室参观等交流活动,并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气象刊物和企业,进行期刊宣讲、雷达先进技术宣讲等环节,鼓励学员展示偏振雷达领域的科研和业务成果,帮助他们系统了解双偏振雷达领域的技术发展、论文发表、业务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提供学员与专家一对一深入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最后,在闭幕式上,专家们评选出了五位优秀学员并为他们颁奖。
致谢:
感谢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科技处、南京大学国际处以及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等机构部门对本次讲习班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