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飘逸的香蕉  ·  Docker | ngrok ...·  5 月前    · 
高大的豌豆  ·  社区·  7 月前    · 
失落的钱包  ·  Blended learning: ...·  11 月前    · 

翌日,萧翼又来。辨才扶梯自房梁密洞取出《兰亭序》给他看。萧翼看后啧啧赞叹,并把自带的王羲之墨迹留于辨才处,用以比对观赏。日久,寺内僧人均不把萧翼当外人。一日辨才外出,萧翼来寺,对小沙弥说来取书。萧翼从房梁密洞中取出《兰亭序》和自带的王羲之真迹一起拿走,直奔驿府。亮出钦差身份,拿辨才入狱。

这便是传说中李世民巧取豪夺《兰亭序》的故事,如此不堪之事却被后人附为雅事,实在可怜了辨才和尚。有人会问,唐太宗李世民要取《兰亭序》,为何不见虞世南身影。萧翼骗取辨才《兰亭序》一事不见于《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广记》第二百零八卷《书三篇》刊载此事全过程,另《唐传奇》有《兰亭始末记》一文记述此事。此事书法史中流传最广,历代也有不少以“萧翼赚兰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些材料都没有记载此事发生的具体年份,可能是发生在虞世南身后,也可能在其生前。虞世南与辨才是师兄弟,均为智永学生,即便虞世南此时在世,恐怕也会以尊师为由避开。也有学者认为萧翼骗取辨才《兰亭序》一事为后世假托,但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却是真的。唐太宗李世民得《兰亭序》后“宝惜者独此书为最,置于座侧朝夕观赏”,亦不独占,命拓书人赵模、韩道亨、冯承素、诸葛贞描摹,各拓数本赐予皇子、诸王、近臣,又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分别临摹副本。

人终有老去之时,李世民虽贵为皇帝亦逃不过时间的磨砺。李世民临终前对太子李治说:“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也?汝意如何?”(《太平广记》第二百零八卷《书三》)李世民所求之物,便是《兰亭序》。他是向李治提出要求,待他死后将《兰亭序》同葬。

但世事难料,唐末天下大乱,五代后梁统辖关中的节度使温韬挖墓上瘾,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便是他挖开的。据北宋郑文宝《法南余载》一书,参与盗墓的郑元素(温韬的外甥)曾对学生舒雅说:“(昭陵墓室)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钟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

《兰亭序》文章本就是名篇,后世《古文观止》选其文,书法更是绝品。赵孟頫劝人学《兰亭序》时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但学《兰亭序》并非易事,赵孟頫又说:“东坡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骨。’学《兰亭》者亦然。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此意而非学书岂不知也。”

因为《兰亭序》的重要,我与邓宝剑老师共同主编的《双观帖》丛书,第一辑便收入四本《兰亭序》,分别是四种刻帖的唐宋拓本与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赵孟頫四人的临摹本对照、双观,以期沿着古人学习书法的临摹之法窥见碑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