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明亮的眼睛、一支蓋了紅玻璃紙的小電筒及一幅
星圖
,已經是看星所需的一切了,當然,如果能加上一副雙筒望遠鏡就更加好。由於天文望遠鏡的視場太狹窄,因此除非要看星雲、星團等深空天體或行星面貌,否則並無需要使用。
晚上天氣會轉涼,可不要忘了多帶一件罩衫或外套。
對初學者來說,最佳的選擇莫過於旋轉星圖。而每月星圖則可提供更多星空的資料。
不同日子或不同時間所看見的星空並不相同。以每月星圖為例,某一個月的星圖只適用於那一個月大約晚上八時或九時左右的夜空,每過兩個小時,便需更換下一個月的星圖,餘此類推。
星圖的用法非常簡單,如圖般拿起星圖,讓星圖上所標方向指向正確的方向就可以了。
「千億顆星星在向我眨眼」只是文人誇大之辭,在同一時間,無論天氣如何清朗,單憑肉眼最多也只不過可以看到約三千顆星星。在天文學上,星星的光度是以星等來區分的,星星越暗,等數越大。人類肉眼可以看見最暗的星為六等星。
下載西方星圖
古人說月明星稀,但在繁華的香港,何時不星稀?要看璀璨的星空,最好的地點當然是遠離城市的郊外,例如大嶼山、西貢等。對於初入門的觀星者來說,只要城市燈光小一點,大廈、樹木等不太阻礙視線,那已是很不錯的觀星地點了,例如港島南區的海灘、城門水塘、甚至一些屋村的公園等等。
觀星不用擇日,只要儘量避免農曆十五前後就可以了。萬里無雲的日子當然是觀星的好時機,但偶爾白雲數朵,約隱約現之間也無阻雅興,甚至更有一種猜謎的樂趣。
星星或光或暗,雜亂無章,要從何處入手呢?第一先要弄清方向;第二最好有星座大小的概念,這樣就不會馮京作馬涼了;第三是先認識一些明亮而容易辨認的星座。
要弄清方向,最方便莫過於利用指南針或記下太陽下山的方向。如果對星空有點認識的話,北方的北斗七星或者仙后座的大W也是十分方便的方向指標。
要對大小有一個概念,只要將手伸直,利用圖中的方法就可以量度兩顆星之間的大約距離。
不可用閃光燈拍照
人的瞳孔會在黑暗地方擴張,如果突然以強光照射眼睛,不但令人感到不適,更會使人看不見較暗的星星。夜空中暗弱的天體需要以長期間曝光來拍攝,使用閃光燈不單絕對不會有效,更會影響他人。
使用紅色電筒照明
紅色光線較不會剌激眼睛,可保持我們的夜視能力。紅色電筒可以紅色玻璃紙/紅布/膠袋覆蓋電筒自製,簡單有效。
不可在別人望遠鏡附近生火
火焰不但光亮,熱空氣更會令星像搖擺不定,令人無法看清楚天體表面的細節。保暖可使用暖包或多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