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7 月至 2006 6 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

2006 7 月至 2011 6 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2007 4 月至 2008 4 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经济系访问学者

2009 7 月至 2012 11 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

2010 1 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0 12 月到 2011 2 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与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1 7 月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

2012 12 月到 2017 8 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0 1 月起至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公司治理 50 人论坛”成员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国有资产法治研究会副会长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 FT 中文)专栏作家(“公司治理新视野”)

《董事会》杂志学术顾问,专栏作家(“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独立董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

公司治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讲授课程:

高级公司金融(硕博连读研究生文献导读课程)

公司治理案例研究(金融专硕案例研究课程)

公司金融(本科学基课程)

代表性学术成果论文:

[1]郑志刚、蔡茂恩、李邈、黄继承和胡晴,《新经济企业为什么偏好交叉上市? ——来自美国中概股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2023年第9期

[2]郑志刚、金天、张浩和黄继承,《“烧钱”行为与新经济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财贸经济》,2023年第10期

[3]郑志刚、雍红艳、胡晓霁和黄继承,《实际控制人超额委派董事与公司控制》,《南开管理评论》,2023年第2期

[4]郑志刚、李邈、金天和黄继承,《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上市公司治理》,《管理世界》,2022年第7期

[5]郑志刚、李邈、雍红艳和黄继承,《中小股东一致行动改善了公司治理水平吗?》,《金融研究》,2022年第5期

[6]郑志刚、张浩、雍红艳和赵锡军,《限选条款设置中的股东角色与条款治理效果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3期

[7]郑志刚、刘兰欣,《所有者缺位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方向》,《经济管理》,2022年第2期

[8]Zheng Zhigang,Tang Ke,Liu Yaodong and Guo Jie Michael,“Gender and herding”,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SSCI), 64, 379-400, 2021.

[9]郑志刚、朱光顺、李倩和黄继承,《双重股权结构、日落条款与企业创新——来自美国中概股企业的证据》,《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

[10]郑志刚、郇珍、黄继承和赵锡军,《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机会主义倾向》,《金融研究》,2021年第11期

[11]郑志刚、张浩、黄继承和赵锡军,《员工持股计划的复杂动机研究——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视角》,《财贸经济》,2021年第7期

[12]郑志刚、李邈、李倩和郭杰,《一致行动协议的控制权安排逻辑》,《世界经济》,2021年第4期

[13]郑志刚、刘小娟、张浩和侯文轩,《社会连接视角下的‘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经济管理》,2021年第3期

[14]郑志刚、雍红艳和黄继承,《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机:激励还是防御》,《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3期

[15]郑志刚、牟天琦和黄继承,《存在退市风险公司的救助困境与资本市场的‘预算软约束’》,《世界经济》,2020年第3期

[16]郑志刚,《利益相关者主义V.S.股东至上主义——对当前公司治理领域两种思潮的评析》,《金融评论》,2020年第1期

[17]郑志刚、胡晓霁和黄继承,《超额委派董事、大股东机会主义与董事投票行为》,《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10期

[18]郑志刚,《从‘股东’中心到‘企业家’中心:公司治理制度变革的全球趋势》,《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19]郑志刚、石丽娜、黄继承和郭杰,《中国上市公司‘小股民行动’现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世界经济》,2019年第1期

[20]郑志刚、刘思敏和黄继承,《我国上市公司策略性股票更名:战略转型还是高位套现?》,《金融研究》,2018年第10期

[21]郑志刚、关田田,《‘不平等投票权’的股票发行与控制权安排设计制度创新的边界——基于Snap公司三重股权结构的案例研究》,《金融评论》,2018年第3期

[22]郑志刚、阚铄、黄继承,《官员在职读研与政治晋升中的激励扭曲》,《经济学报》,2017年第1期

[23]郑志刚、梁昕雯、黄继承,《独立董事薪酬提高能带来预期的激励效果吗?》,《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2期

[24]郑志刚、阚铄、黄继承,《独立董事兼职:是能者多劳还是疲于奔命?》,《世界经济》,2017年第2期

[25]郑志刚、李俊强、黄继承和胡波,《独立董事否定意见发表与换届未连任》,《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26]郑志刚、邹宇和崔丽,《合伙人制度与创业团队控制权安排模式选择——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0期

[27]郑志刚、郑建强、李俊强,《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与公司治理——一个文献综述》,《金融评论》,2016年第5期

[28]Zheng Zhigang, Li-an Zhou,Yanmei Sun and Chao Chen,“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Legal Investor Prote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SSCI), 20(1), 39-47, 2016.

[29]郑志刚、成为和许荣,《对上市与企业绩效改善关系的再检验——基于我国制造业配对样本的证据》,《金融研究》,2014年第9期

[30]郑志刚、吴新春和梁昕雯,《高控制权溢价的经济后果:基于‘隧道挖掘’的证据》,《世界经济》,2014年第9期

[31]郑志刚、梁昕雯和吴新春,《经理人产生来源与企业未来绩效改善》,《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32]郑志刚、殷慧峰和胡波,《我国非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来自我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证据》,《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

[33]郑志刚、许荣、林玲和赵锡军,《公司治理与经理人的进取行为——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金融评论》,2013年第1期

[34]郑志刚、孙娟娟和Rui Oliver,《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和经理人超额薪酬问题-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

[35]郑志刚、李东旭、许荣、林仁韬和赵锡军《国企高管的政治晋升与形象工程——基于N省A公司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36]郑志刚,《经理人超额薪酬和公司治理——一个文献综述》,《金融评论》,2012年第1期

[37]郑志刚、丁冬和汪昌云,《媒体的负面报道、经理人声誉与企业业绩改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

[38]郑志刚和陶尹斌,《外部竞争对信号传递有效性的影响:以某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世界经济》,2011年第10期

[39]郑志刚、许荣、徐向江和赵锡军,《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和公司治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管理世界》,2011年第7期

[40]郑志刚,《研究偏好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最优学制设计》,《世界经济》,2010年第12期

[41]郑志刚,《对公司治理内涵的重新理解》,《金融研究》,2010年第8期

[42]郑志刚和邓贺斐,《法律环境差异和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决定因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43]郑志刚和孙娟娟,《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发展历史与现状评估》,《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

[44]郑志刚和吕秀华,《董事会独立性的交互效应和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政策效果的评估》,《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45]郑志刚,《代理成本、法律对投资者权力的保护和经理人薪酬合约的奖金设计》,《世界经济》,2009年第1期

[46]郑志刚,《法律外制度的公司治理角色——一个文献综述》,《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47]郑志刚,《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控制权的分享、承诺可置信成本和公司治理的股东价值导向》,《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

[48]郑志刚、孙艳梅、谭松涛和姜德增,《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确定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检验》,《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49]郑志刚和范建军,《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评估》,《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50]郑志刚,《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51]郑志刚,《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与产权安排的性质》,《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

[52]郑志刚,《经理人掠夺视角的股权激励设计:承诺价值和外部法律环境的影响》,《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

[53]郑志刚和孟建军,《法律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演进和法律经济学内涵的转变——以‘私力救济’的经济学分析为例》,《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54]郑志刚,《金融发展的政治学视角:既得利益集团对市场经济的侵蚀》,《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

[55]郑志刚,《股权激励:能否构成对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的挑战?》,《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2期

[56]郑志刚,《金融发展的两种理论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57]郑志刚,《新兴市场分散投资者投资‘金字塔结构’公司的激励》,《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58]郑志刚,《金融发展的结构理论与利益团体理论的争论和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借鉴意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59]郑志刚,《接管威胁和有效的董事会监督所需要的外部环境》,《经济科学》,2005年第4期

[60]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61]郑志刚,《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62]郑志刚,《外部融资和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决定》,《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1卷

[63]郑志刚,《论企业的经济角色》,《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64]郑志刚,《激励机制设计的新视角:从产权理论到通路管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3年第2卷第2期

[65]郑志刚,《生产商竞争与最优委托权安排的转变》,《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

[66]郑志刚,《存在非对称信息的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经济科学》,2002年第3期

[67]郑志刚和范广哲,《不同性质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68]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经济学动态》, 2002年第5期

[69]郑志刚,《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交易成本范式》,《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70]郑志刚,《产权作为提供专用性投资激励机制的缺陷和通路管制理论》,《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代表性学术专著:

[1]郑志刚,《分散股权时代的公司治理:理论与证据》,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9

[2]郑志刚,《掌控与激励——公司治理的中国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7

[3]郑志刚,《驾驭独角兽——新经济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5

[4]郑志刚,《成为董事长:郑志刚公司治理通识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8

[5]郑志刚,《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作品)

[6]郑志刚,《独角兽还是羚羊?公司治理视角下的新经济企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0

[7]郑志刚,《当野蛮人遭遇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07

[8]郑志刚,《从万科到阿里:分散股权时代的公司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04

[9]郑志刚,《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证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0

[10]郑志刚,《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金融出版社,2007(“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

科研项目:

[1]2024年1月至2027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字塔控股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效应传导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2372154

[2]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经济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72172150

[3]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与独立董事更迭的‘逆淘汰’》,项目批准号:71472177(已结项)

[4]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效果-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项目批准号:71272159(已结项)

[5]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理人超额薪酬:加强内部控制V.S.限薪?》,项目批准号:71072143(已结项)

(仅列举近三年部分经济评论文章。详细可参见郑志刚公众微信号:公司治理的逻辑;英国《金融时报》 FT中文“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

[1]郑志刚,《另类公司的治理实践和公司治理的逻辑》,《比较》,2022年第3期。

[2]郑志刚,《中概股走过这三十年》,《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第7期。

[3]郑志刚,《制定产业政策后的美国会成为“芯片强国”吗?》,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2年8月12日。

[4]郑志刚,《双重股权的未来》,《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2年6月15日。

[5]郑志刚,《变了味的董事会“限选条款”》,《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2年5月15日。

[6]郑志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专业化分工的内在逻辑》,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2年4月13日。

[7]郑志刚,《股票策略性更名:见不得光的“市值管理”》,《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2年3月15日。

[8]郑志刚,《一致行动协议:资本市场的“专利制度”》,《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1年10月15日。

[9] 郑志刚,《在民企,如何制衡膨胀的董事长?》,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1年9月18日。

[10] 郑志刚,《金字塔式控股结构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机会主义倾向》,《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1年9月15日。

[11] 郑志刚,《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期待?》,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9月6日。

[12]郑志刚,《基于‘同乡’的社会连接与‘中国式’内部人控制》,《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1年8月5日。

[13] 郑志刚,《如何理解中国企业境外上市?》,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7月28日。

[14] 郑志刚,《公众公司监管:从事后应急到事前合规》,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7月13日。

[15]郑志刚,《商学院从北大方正破产重组案例中学到些什么?》,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1年7月6日。

[16]郑志刚,《重建金融机构治理架构》,《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1年第6期。

[17]郑志刚,《员工持股计划:大股东加强控制的新工具?》《董事会》“大数据下的治理经验”专栏,2021年6月22日。

[18]郑志刚,《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是如何‘管资本’的?》,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1年5月26日。

[19]郑志刚,《国企应该如何向大盛魁的财东学习 ‘管资本’?》,《经济学家茶座》,2021年第1期(总第89辑)。

[20]郑志刚,《企业文化中的佛教元素为什么未能帮助海航脱离苦海?》,《董事会》,2021年第4期。

[21]郑志刚,《上市公司进军创投为哪般?》,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1年4月20日。

[22]郑志刚,《国企混改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和未来突破的关键问题》,《证券市场导报》,2021年第3期。

[23]郑志刚,《蚂蚁集团的有限合伙构架和控制权安排背后的治理逻辑》,《中欧商业评论》,2021年3月24日

[24]郑志刚,《黄峥的卸任与拼多多公司治理构架的演变》,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3月22日。

[25]郑志刚,《从恒大汽车市值争议看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两面性》,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2月4日。

[26]郑志刚,《混改后的海航为什么依然难逃破产命运?》,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 2021年2月23日。

[27]郑志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年的‘速度与激情’》,FT中文网“公司治理新视野”专栏,2021年1月4日。

[28]郑志刚,《公司治理的‘是’与‘不是’》,《董事会》2020年第12期。

[29]郑志刚,《明清时期晋商商号中的现代资本市场身影》,《中国金融》,2020年第5期。

[30]郑志刚,《瑞幸咖啡的‘幸’与‘不幸’》,《董事会》,2020年5月4日。

[31]郑志刚,《国企混改的逻辑、路径与实现模式选择》,《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第1期(收录于2020《中国经济年鉴》中的“2020年经济文论”)。

[32]郑志刚,《‘众筹’下的明清会馆治理与现代启示》,《经济学家茶座》,2020年第1期。

[33]郑志刚,《从15个案例看我国公司治理走过这15年(上)(下)——为《董事会》杂志创刊15周年所做》,《董事会》,2020年第2期。

[34]郑志刚,《投票权重向创业团队的倾斜配置及股权结构设计》,《证券市场导报》,2020年第1期。

[35]郑志刚,《如何为独角兽企业进行公司治理制度设计》,财经网,2019年10月16日。

[36]郑志刚,《在分散股权时代,如何加强公司控制权?》,《清华金融评论》,  2019年9月刊。

[37]郑志刚,《国企混改应选择与‘谁’分担不确定性》,《财经》杂志,2019年9月23日。

[38]郑志刚,《晋商消亡的外部根源》,《经济观察报》,2019年7月15日。

[39]郑志刚,《科创板上市,为什么可以‘同股不同权’?》,《财经》杂志,2019年6月4日。

学术会议与学术报告 (近四年参加的主要论坛、研讨会、峰会和年会如下)

[1]2021年9月,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一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公司治理的逻辑”的主题演讲。

[2]2021年7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学术与政策论坛(2021)”,报告论文《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上市公司的治理》,获优秀论文奖。

[3]2021年7月,在北京参加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举办的“国企混改论坛”,发表题为“简析国企混改‘联通’模式”的主题演讲。

[4]2021年5月,参加在青岛举办的“2021青岛新金融高峰论坛”,发表题为“金融机构如何治理才能更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题演讲。

[5]2020年12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2020公司治理高端论坛undefinedamp;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讨会”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司治理研究院揭牌仪式,并发表题为“如何为新金融企业进行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主题演讲。

[6]2020年11月,参加在青岛举办的“2020青岛新金融高峰论坛”,发表题为“新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问题”的主题演讲。

[7]2020年10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成立暨首届主题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8] 2020年6月,参加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举办的“从经济学视角看当当网的控制权争夺”研讨会,发表题为“家族信托基金与当当网‘控制权纷争’的解局”的主题演讲。

[9] 2020年1月,参加在重庆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会计、法律与资本市场”研讨会,并做主题演讲。

[10]2020年1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暨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并做主题演讲。

[11]2019年9月,参加在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发展论坛(2019)”,并做主题演讲。

[12]2019年7月,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并做题目为“在分散股权时代,如何加强公司控制权?”的主题演讲。

[13]2019年6月,参加辽宁省政府和新华社在沈阳举办的中国(辽宁)国企合作和发展论坛,并做题目为“国企混改:应该选择与谁分担不确定性”的主题演讲。

[14]2019年5月,参加在辽宁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公司治理青年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15]2019年3月,参加中国产权协会举办的中外董事对话会,并做主题演讲。

[16]2018年11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公司治理协会第18届年会”,并做主题演讲。

[17]2018年9月,参加山东大学举办的“绿色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讨会”,并做主题演讲。

学术奖励:

2021,第三届中国金融学术与政策论坛(2021)优秀论文(获奖论文《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上市公司的治理》)

2020,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作品《国企混改:理论、模式与路径》)

2019,第十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2019.中国天津)优秀论文(获奖论文《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员工还是加强控制?》

201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第二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2005,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