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解注 是一个 多义词 ,请在下列 义项 上选择浏览( 共2个义项
展开
添加义项

好了歌注

红楼梦中的诗
收藏
0 有用+1
0
同义词 好了歌解注 (红楼梦插曲)一般指好了歌注(红楼梦中的诗)
好了歌 注》,是中国 古典小说 红楼梦 》的经典诗词,小说中为 甄士隐 针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作出的注解,表现了作者的 现实主义 宗教思想 。诗歌内容隐射 小说情节 ,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之情。
作品名称
《好了歌注》
作品别名
《好了歌解注》 《好了歌解》
作    者
曹雪芹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红楼梦》
文学体裁
诗歌
相关作品
《好了歌》
文中作者
甄士隐
相关人物
甄士隐、跛足道人

内容简介

《好了歌注》出现在古典名著《 红楼梦 》的第一回( 甄士隐 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 风尘怀闺秀)中。跛足道人唱《 好了歌 》是要启发甄士隐“觉悟”;而 甄士隐 本是个金陵本地有名望的乡绅,也是个聪明的读书人,但是随着爱女 甄英莲 丢失,家产房舍被大火烧成 瓦砾场 ,投奔岳父 封肃 ,却被封肃坑骗后不说,反被岳父讽刺好吃懒做不会过日子,再加上旧年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 光景 来。
甄士隐本看尽世态炎凉,一日散心,见到一跛足道人在唱《好了歌》,随之顿悟,既而作出了《好了歌注》,进一步引申解说了《 好了歌 》的思想精髓。而甄士隐替《 好了歌 》作注解之后,便随这疯道人飘然而去,再无音讯。

诗歌原文

因嫌 纱帽 小(8),致使锁枷扛(9);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10)。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11);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2)!

作品注释

好了歌注
(1)陋室:简陋的屋子。
(2)笏满床:形容家里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时礼制君臣朝见时臣子拿的用以 指画 或记事的 板子 。事出《 旧唐书 ·崔义元传》:神庆的儿子琳、珪、瑶等都做大官,每年家宴时“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后来俗传误为郭子仪事,并编有《满床笏》剧,小说中曾写到。这两句意思是说,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当年高官显贵们摆着满床笏板的华屋大宅。
(3)雕梁:雕过花的 屋梁 ,用来指代豪华的房屋。
(4)谤:指责、毁谤。
(5)强梁:强横凶暴。这里是指强盗、暴徒。
(6)择膏粱:选择富贵人家子弟为婚姻对象。膏粱,本指精美的食品。膏, 肥肉 ;粱,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7)烟花巷:妓院。烟花,旧时娼妓的代称。
(8) 纱帽 :古时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这里是官职的代称。
(9)锁枷:旧时囚系罪人的刑具。
(10)紫蟒:紫色的 蟒袍 ,古代贵官所穿的 公服
(11)反认他乡是故乡:比喻把功名富贵、妻妾儿孙等等误当作人生的根本。
(12)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为别人做事自己没得到好处。唐代 秦韬玉 贫女 》诗:“苦恨年 年压 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

延伸阅读

跛足道人,疯癫落拓, 麻鞋 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好了歌注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2]

作品赏析

这首《 好了歌 注》是对《 好了歌 》所表达的思想进一步具体、生动的阐发。它形象地刻画出封建统治崩溃前夕的种种衰败景象:满床的 朝笏 玉板 不见了,只剩下空荡零落的厅堂;歌舞场长满了衰草枯杨;画栋雕梁结满了 蜘蛛网 ;公子变成了乞丐,小姐流落为妓女;达官贵人扛上了枷锁,酸儒新贵反倒穿上了紫蟒。这个下台那个又登场,真是可笑而又荒唐。这就是所谓“‘了’(断绝俗缘)便是‘好’(得到解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地主阶级 的好景已到末日,统治者之间一切争权夺利,钩心斗角,正面临着经济上的崩溃,政治上的没落,道德上的败坏,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的严峻现实。作者用“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嘲讽这一阶级在垂死前权势利欲争夺的可笑。作者在歌中所揭露的封建 统治阶级 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和种种危机,以及他对统治者内部的权力斗争所持的否定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 曹雪芹 所处的时代的局限,他无法找到现实的出路,所以这里所宣扬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就包含有浓厚的虚无厌世和宗教色彩,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消极因素曾被新、旧 红学家 所扩大渲染,用以否定《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这也是应该避免的。 [3]
这首《 好了歌 》,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 脂砚斋 语)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 二府 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这种概括和预示,是就其整体而言的,不好说哪一句是专指哪个或哪几个人物。如有人以为“转眼乞丐人皆谤”指的是 甄宝玉 贾宝玉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指的是贾雨村等人;“因嫌 纱帽 小,致使锁枷扛”指的贾雨村、 贾赦 等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指的是 贾兰 贾菌 等人,等等。乍看似乎有点像,其实未必是作者的意图。既然是概括地预示全书内容,有些像是自然的,但如简单地把每句和书中人物一一对应起来,就无法解释通。如以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指的是 柳湘莲 ,有什么根据?
书中根本没有写柳湘莲之父是谁,也没写如何教子有方,也没有其它预示说柳湘莲要当强盗,怎么能证实就是指的柳湘莲?更有人据此说柳湘莲参加了农民起义等等,就近乎痴人说梦了。持上述看法的研究者,依据的是“甲成本” 脂批 。脂砚斋 批语 对研究《红楼梦》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也不可尽信和迷信。脂批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一时,错讹之处很多,因此有取也要有弃,与《红楼梦》原书显然悖谬的地方;或许就不应该盲目信从。
《好了歌注》中所说的种种荣枯悲欢,是有小说的具体情节为依据的。如歌的开头,就对以贾府为代表的 四大家族 的败亡结局作了预示;还有一边送丧,一边寻欢之类的丑事,书中也屡有不鲜。但要句句落实某人某事是困难的,因为有些话带有 普遍性 ,指浓粉香,一变而为两鬓如霜,便是 自然规律 。它可能是对大观圆中一些女儿的 概括描写 ;倘说白首孀居,则有指 薛宝钗 史湘云 的可能。此外,小说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已佚,所以也难对其所指,下确切的断语。但线索还是有的。比如甲戌本的批语(它的价值是 不容忽视 的)指出,沦为乞丐的是“甄玉( 甄宝玉 )、贾玉( 贾宝玉 )一干人”。这与原 燕京大学 藏七十八回《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十九回 脂砚斋 批语说贾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jī, 腌菜 ),雪夜围破毡”是一致的。但由此又知甄宝玉的命运也与之相似,可见贾(假)甄(真)密切相关。“蓬窗”换作“绿纱”的,脂砚斋批语说是“雨村一干新荣暴发之家”,又说戴枷锁的也是“ 贾赦 、雨村一干人”,那么他们后来因贪财作恶而获罪的线索就更加清楚了。穿紫袍的,说是“ 贾兰 贾菌 一干人”,贾兰的官运可从后面 李纨 册子中的判词和曲子是得到印证;贾菌的腾达,则是他人后续四十回所根本未曾提到的。 [4]
有两条 脂批 ,内容上让读者有点莫名其妙,即批“两鬓又成霜”为“ 黛玉 晴雯 一干人”,说“日后作强梁”是“ 柳湘莲 一干人”。这些都是已知结局的。表面上看, 林黛玉 能够长寿,晴雯死而复生,柳湘莲又重新还俗,但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前者是批语抄错了位置,应属下一句,指她们都成了“黄土陇头”的“白骨”;后者则是将第六十六回中作者描写在外浪迹萍踪的柳湘莲所用的隐笔加以揭明。有这样一段文字:“ 薛蟠 笑道:‘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 伙计 贩了货物,自春于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 平安州 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动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性命。我 谢他 又不受,所以我们结拜了生死弟兄。’……”这段话颇有含混之处。比如说“柳二弟从那边来了”,读者终究不知他是从何而来的;而且他一来,居然毋需挥拳动武,就能“把贼人赶散”,他的身份也是有点可疑。就算他这几年“惧祸走他乡”是在江湖行侠(书中对他在干什么行当,讳莫如深),“侠”实际上却也是“强梁”(《 庄子·山木 》:“从其强梁。” 吕惠卿 注:“多力也。”)可见,脂砚斋批语在提示人物情节上都不是随便说的。
有一条脂批很容易忽略它提供情节线索的价值。即批:“蛛丝儿结满雕梁”为“ 潇湘馆 、紫(绛)芸轩等处。”表面上仿佛与“陋室空堂”两句同义,都说贾府败落。细加推究,所指又不尽相同。否则的话,完全可以说“宁荣二府”、“ 大观园 ”,或者“ 蘅芜院 ”、“ 藕香榭 ”等处。后世学者根据多方面线索得出结论:贾府获罪,贾宝玉离家(或为避祸)在外淹留不归,时在秋天。此后,他的居室 绛芸轩 也是人去室空。 林黛玉 因经不起这个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忧忿不已,病势加重,挨到次年春残花落时节,她就泪尽“证前缘”了。潇湘馆于是也就成了空馆。“一别秋风又一年”,贾宝玉回到大观园时,林黛玉已死了半年光景了。原先“凤尾森森,龙呤细细”的潇湘馆,如今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庚辰本 第二十六回脂砚斋批语指出佚稿中的文字), 怡红院 也是满目“红稀绿瘦”(庚辰本第二十六回脂批)的凄惨景象,而两处室内则是“蛛丝儿结满雕梁”。所以贾宝玉才要“对境悼 颦儿 ”(庚辰本第七十九回批语)了。
此外,也有歌中虽无 脂砚斋 批语,但后世读者仍能从别处提示中了解情节,如择佳婿而流落烟花巷的,当是 贾巧姐 。至于既无脂批,又难寻线索的话,如“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之类,读者就不必勉强去坐实了。因为,即使不作如此推求,也并不妨碍读者对这两首歌的 精神实质 的理解。 [1]

作者简介

曹雪芹 (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代末年被编入 满洲 籍。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祖父为 曹寅 《康熙王朝》 中”魏东亭“的人物原型)。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历经十年创作了长篇名著《红楼梦》,死后遗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该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 艺术手法 精湛,是中国 古典小说 中伟大的 现实主义 作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