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 11 25 日电(学生通讯员 沈文欣 王宇涵) 11 20 日下午, 学在清华 · 真人图书馆 15 期活动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秦佑国教授做客本期真人图书馆,与同学们畅谈人文情怀,分享人生感悟和科研经历。

图为秦佑国讲述人生经历。毛李洁 摄

秦佑国与同学们分享了他 70 年的人生经历 。由于环境所迫,他曾先后读过 5 所小学、 2 所初中,并从扬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回忆起自己在清华读书的年代,他很是感慨,并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当年,瘦小而博学的他被同学戏称为 教授 。由于文化大革命,母亲被下放到农村,他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来源,每个月仅有 3 元的生活费,条件十分艰苦。为了省钱买一本 5 3 毛钱的英汉字典,他每天晚餐只吃饭不吃菜。班里有一位同学知道了,组织了几位同学凑钱给他买了一本字典作为新年礼物。这让他很感动,这本英汉字典至今被他珍藏在书架上。

谈到气质和修养问题时,秦佑国认为,大学生除了素质之外还要讲气质,能力之外还要讲修养。他说: 气质和修养的教育并不会限制学生的多样化。因为个人性格不同、背景与际遇不同,可以是质朴而不是粗俗的,是高雅而不是高傲的,是平和而不是平庸的,是率真而不是矫情的,是内涵而不是城府深沉的,是精明而不是狡黠自私的。

实行气质和修养教育,除了学校要为学生开设一些人文、艺术课程外,主要是讲熏陶和养成。熏陶有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园风气的熏陶和学校传统精神的熏陶等。养成有教师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校纪和校规的约束、班集体的建设、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

每个人都是交流的主角 是真人图书馆的重要理念。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向秦佑国提了很多科研之外的问题,秦佑国欣然回答。

活动最后,秦佑国老师勉励同学们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气质和修养,早日拥有内外兼修的君子风范。

清华大学 学在清华 · 真人图书馆 系列活动由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联合主办。 真人借阅 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阅读模式,以面对面沟通的形式 , 让读者完成对真人图书的阅读,通过 读有故事的人,阅会行走的书 ,实现与 真人图书 零距离的互动沟通,也让读者体会 真人图书 的别样人生。

秦佑国简介:

秦佑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生于 1943 年, 1961 年考入清华大学土建系建筑学专业。 1990-2004 年担任建筑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6-1997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