堌阳大响是珍贵的民间音乐艺术,它由古代军乐和民间社火两部分组成。主要乐器有战鼓(大鼓)、铜器、尖子号(角号)等。堌阳镇在周朝是戴国属地。《春秋》记载,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借百面战鼓、百支角号之声鼓舞将士冲锋陷阵,在戴国境内歼灭了蔡、卫宋三国之师,并将戴国消灭。后来,这种军乐流传到民间,老百姓在农闲或过节的时候,为了活跃节日气氛,庆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擂响战鼓,敲着铜器,吹着尖子号,玩耍各种形式的民间游艺。自周朝以来,一代一代人通过口传身授,将这种艺术形式传承至今。
堌阳大响是由周文王发明的战鼓演变而成的,敲起来气势磅礴,节奏强烈,声音厚重深沉。其鼓点有古战场头(包括大战场头和小战场头)、双羊抵头、神龙摆尾堌阳大响至今延续着周朝擂战鼓的原则,要求擂鼓者面部表情严肃镇静,双脚稳扎大地,不得嬉皮笑脸,用心不专,不得胡乱游走,转身扭腰,故作丑态。擂鼓者的神情、架势和擂出的鼓声既充分表现周人的大气威猛,又表现了中原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尖子号又称角号,是制造气氛的配奏乐器,它下部呈喇叭形,颈长而细,顶部有一小圆筒子,中开细孔。其他铜器主要有开道锣、大锣、二锣、虎音锣、武音锣、大铙、大镲、算子等,这些铜器均是制造气氛的打击乐器堌阳大响中的社火包括高跷、旱船、舞狮子、扑蝴蝶、秧歌、马护轮和舞火龙,声势庞大1990~2003年,参加堌阳大响表演者逐渐增加,队员近400人,大部分由中老年人组成。每逢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大响队员们为当地群众演出,主要目的是增加节日欢乐气氛、活跃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