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式小组面试无从下手?9个技巧暴涨辩论能力|MBA&MEM考研


辩论式组面是什么形式的
【 MEM 中国网讯】辩论式组面是什么形式的
比如, 清华MEM 组面为小组辩论赛(4v4),主要是针对一些时下热点话题进行正反方的辩论。
一组8人完成个人 面试 部分后,在助理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分组,双方立场是由抽签决定,抽取辩题。
第一阶段:组内讨论15分钟
一般要做统一分论点、决定发言顺序、搜集论据等几件事(期间可以讨论并查阅资料);
第二阶段:辩论35分钟
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各自陈述观点,第二部分进入自由辩论,第三部分总结陈词。
在自我陈述时最好的状态是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论据翔实;
在自由辩论时最好能够针对对方的陈述,产出推陈出新的观点和论据,一定要言之有理,但不一定非要为了辩倒对方而生硬辩论,并不是讲的越多,成绩越好;
关键是自己找好位置和节奏(尽量不要冷场),思路清晰的进行观点输出;
最后总结陈词的同学一定要找组内总结能力强,表达能力强的那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虽是辩论,但并不是比赛,老师不会评出正方胜还是反方胜,更不会宣布本场辩论的最佳辩手。
在进场之前,助理教师会让每位考生讲名字写下贴在胸前,便于考官辨别学生身份——这表明个人的表现是考官关注的重点。
整个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及辩论风度、仪态都是考察的方面。
如何快速了解辩论
一场正式的4v4辩论赛,每位辩手的角色分工各不相同,流程复杂。提前面试中,对于大部分没有辩论经验的同学,方式是有很大简化的。但通过学习正规辩论赛的选手表现,可以快速了解这项活动的基本清理。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的学习视频。
CCTV央视的《世界听我说——全球华人辩论大会》
http://tv.cctv.com/special/2017SJTWS/index.shtml
(直接复制链接到百度就可以看啦)
辩手都是顶尖的(并且带队导师是陈铭、林正疆);
辩题结合时事热点,论点很正,可以从中学习一下辩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场上应对的技巧;
其中一个关于共享单车的辩题就和去年清华组面的辩题及其相似。
有些同学看过《奇葩说》,其实这节目里的辩手都很厉害,但是节目内核还是有很大综艺成分的,辩论方式不太适合大多数学员,奇葩说里的表述方式也是很难驾驭的。
更加专业的,推荐“国际大专辩论赛”,每年都在华语圈各大高校有广泛影响力,代表了华语辩论的高水平赛事。中间走出来的辩手大家都耳熟能详:林正疆、马薇薇、黄执中、路一鸣、胡渐彪等。
组面技巧分享
1.领到题目之后,准备应该围绕明确立场、整理论点、搜集论据、位置分工等几个方面进行,时间紧张,审题查资料时最好有个分工,队友之间充分交流。
2.首先一辩需要开篇立论,对观点进行逻辑证明,定一个标准和主线,开辩之后所有的观点输出,一定要牢牢守住这个标准和主线。
3.上场前队友交流一定要做好,在队友协作之间,一定要记住不要反对自己阵营的观点。
4.自我陈述阶段,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一定要控制好,不要太长,如果只是一味表现自己,往往得分不高。
5.在辩论阶段,一定一定要认真听每个人的发言。
6.如果对方用举例子的方法去输出观点,你就需要思考这个例子是否是片面性的,是否是有特殊背景的,有没有普适性。
7.如果对方提到一些数据,那么你应该去思考质疑,数据的准备性、时间、适用区域等。
8.可以承认对方说的对,但一定要从另一个角度转折回来。
9.最最重要的还是实战,只有实战体验下来,才能在上场之时从容应对各种情况。
(本文转载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交流与合作。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暂无数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8/02 复旦MBA 8月公开课暨招生宣讲会 | 活动报名
- 08/02 【预告| 8.2北大国发院EMBA体验日】黄卓:稳定币与数字货币:全球金融市场的新世界
- 08/02 上海场 | 清华-康奈尔双学位金融MBA项目上海场招生说明会报名中!
- 08/02 文旅时代 智创未来丨2026年南开大学MTA项目招生说明会(北京专场)重磅启幕
- 08/03 【复旦公开课】全球贸易中的政策博弈:中美欧绿色能源产业的历史比较与启示丨AMF
- 08/05 直播预告 | 北大汇丰MBA教授主题讲座暨招生说明会
- 08/07 报名 | “品牌全球化×跨文化影响力”复旦-BI MBA教授公开课暨招生宣讲会
- 08/07 锁定8月7日 | MBM2026级招生说明会,预见更好的自己!
- 08/09 复旦MBA北京招生见面会邀您共探AI时代新机遇
- 08/09 报名|从医生到药企高管,跨界多年的他为何还要选择科技金融MBA?
热门资讯

MBA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