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速:說話速度不宜過快,要清晰流暢,盡量避免過於急促或含糊不清。語速過快或過慢,均有機會令對方難以理解;
  • 聲量:聲量要適中。聲量過高或會顯得粗聲暴氣;過低則容易使人難以集中,或減弱說服力;
  • 語調:高低抑揚的語調較為動聽,而且更能吸引對方注意。
  • 外表、儀容、髮型、服飾等,會直接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觀感;
  • 個人衣着品味也可傳遞個人訊息,像性格、特質、態度和喜好等;
  • 我們可因應場合及需要作適當的打扮,若不清楚該怎樣打扮,可以適當請教朋友 。
  • 人際距離是溝通的重要一環。不同文化背景及彼此的關係是考慮人際距離的重要因素;
  • 當個人空間受到侵擾,我們或會覺得不自在,正如我們不會跟陌生人站得太近。另一方面,與對方的距離太遠或會讓人以為你對話題不感興趣;
  • 日常交往中,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十分重要;
  • 可多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和接受程度,藉此調節相對應的人際距離
  • 非語言溝通的特性

    • 無論說話與否,我們的身體動作都帶有某些意思;
    • 非語言溝通一般較能反映內心感受及情緒,所以當語言與非語言訊息不一致時,人們較傾向相信非語言訊息;
    • 每個人的非語言溝通都是獨一無二,需要細心觀察才能更清晰了解他人想法。若訊息含糊不清時,便需加以澄清;
    • 不同文化的非語言溝通模式各有獨特之處。我們對異地文化應保持開放態度,嘗試了解、尊重及接納差異。

    參考資料

    Jacob, H., Kreifelts, B., Brück, C., Nizielski, S., Schütz, A., & Wildgruber, D. (2013). Nonverbal signals speak up: Association between perceptual nonverbal dominanc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gnition & Emotion , 27(5), 783–799. https://doi.org/10.1080/02699931.2012.73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