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特效
第三阶段
1977-1989 迅猛腾飞、佳作连连
随着一个名叫
乔治·卢卡斯
的年轻人几张简单的手稿的逐渐成形,他心中的那场“星球大战”随即打响,也打响了电影特效全面革新的宏大战役。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短短的二十年里,电影特效在全新的创作思路以及技术当然包括
计算机成像
技术的全面革新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在这段时间里,更是出现了《星球大战》系列、《超人》、《夺宝奇兵》、《异形》以及《深渊》等等诸如此类的电影佳作。不但丰富了人们对奇观电影的逐渐膨胀的需求,更让电影本身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先前不能做到的拍摄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特效手段来完成、完美之。
乔治·卢卡斯构筑的一个庞大的星际帝国将人们引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当中。尤其是穿梭于星球间的
太空飞船
简直令观者目眩,大呼过瘾。卢卡斯的
工业光魔
ILM
也从此名声大噪,成了电影特效界的大哥大。影片中微缩模型的大量使用并没有影响其
整体视觉效果
的优质,反倒是确立了科幻电影中星际景象的典范地位。战斗飞船之间的追逐、激战等精彩镜头,至今,仍萦绕在无数的科幻迷们的脑海中。
2.《海底城》1977
从
巴哈马群岛
深处渗出的水就像浩瀚的海洋一样。超级恶人卡尔·斯特姆伯格潜伏在高科技的海底城堡中,无恶不作。事实上,这一题材源自是现实中的日本海洋实验室的建成。这一设计结合了
肯·亚当
和长期在制作方面合作的盖瑞·安德森以及德雷克·麦丁斯的艺术结晶。德雷克创造了
长毛象
在水下活动的精彩画,这也预示着专属于邦德的辉煌时代已经到来,邦德系列将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把值得看的景象全部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以其视觉
危险游戏
再一次诱惑着那些愿意被诱惑的人们。
相比于影片中庞大的飞碟抵达地球并着陆的一瞬间,这样的特效,其它吸引眼球的特效就不算不了什么了。
斯皮尔伯格
深知这部影片需要一个能让观众感到震撼的镜头。他原先设想的是把飞碟设计成一个神秘的黑洞,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斯皮尔伯格在印度见到了一座巨大的
炼油厂
,自此,他改变了主意。后来,我们便拥有了这个永恒经典的飞碟降落镜头。在雷鸣般的声响中,巨大无比、光彩眩目的飞碟缓慢着陆,紧接着,在巨大的影子覆盖了大地之后,转瞬间从魔鬼之岩(又译为
砂山
)上掠过,远去。在空中闪耀着比星星还要明亮的光辉。影片在公映后,也着实地增加了很多人关于"相信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的信心。
4.《人体异形》1978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影片经常会被一些崇尚科技与视觉效果的当代人所忽视,然而,在那个时候的一些作品却有着相当出色的
表现力
。该片的一些特效便足可以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尽管当时的技术也只能制作出
低保真
效果,但是各种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影片中
人面狗
身的"角色"还是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导演
菲利普·考夫曼
回忆道"其实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将做好的面具戴在了训练好的狗的头上,但是后期的制作却是颇费功夫的。"
克里斯托弗·里夫
主演的这部经典的超人影片相信会令整整一代人终生难忘。影片中不是很多且在现代人看来手法简单的特效却着实令当时的观众大饱了
眼福
。"克莱普顿的小儿子带着路易丝·莱恩做了
同温层
飞行之旅,回家后正欲浪漫时,却传来敲门声。超人便趁机变回原来的角色
克拉克·肯特
……"因此片而
一炮打响
的里夫自然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超人形象。
6.《超人》1978(特效二)
幽灵特区的概念对于看过该片的人来说仍旧可以令他们
兴奋不已
,其创意之独到也令人咋舌。这一概念近乎被所有的"同类"们永远效仿和传递着,它对我们潜在的幽闭恐惧证绝对有着超强的开发能力。这一过程所为我们呈现出的美妙感觉同样无法用
言语表达
,漆黑的环境下点点亮光闪烁着略显凶恶狰狞的面孔,几个被封锁和凝聚恶人被无情的送往幽灵特区。想想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会是甚多么样的感受呢?
现代好莱坞惊悚影片中最精彩、最令人难忘的经典镜头之一,甚至在拍摄时演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约翰·赫特
扮演的角色在早餐时突然痛苦难耐,
昏厥
倒地,他"临产"了,婴儿竟是可怕的“异形”,而“生产”的过程异常血腥、慑人。赫特说:“演员只知道异形要出生,但不知道是以何种方式,更不知道血怎样喷出来。整个场景只用了一个上午就拍完了,但准备工作却做了很多很多。”下次再看这部影片时请留意这个让人心跳加速甚至可能导致休克的镜头,就视觉效果来说,它的确是天才的杰作。
灰白的迷雾中,由远及近,这便是我们初次见到这些巨大的“四腿机器”的印象。这种被称为全地形重装战车的帝国的战争工具几乎踏遍了每个星球。在
帝国军
攻占哈夫星的战斗中,这种庞大的作战机器,更是成群结队,疯狂地席卷着“反叛者”们的基地……卢卡斯虽然在该片中未亲自担任导演,却也参与了影片的制作。在展现帝国军的这些全地形重装战车的过程中,微缩模型依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在拍摄手法和后期特效的渲染上也加以一定的功力,才最终得以让影迷们欣赏到如此逼真特效场面。
雷·哈里豪森
的汗水也再次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9.《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1980(特效二)
这部出自卢卡斯之手的优秀科幻电影,绝对令人们大嚼
爆米花
和
炸薯条
。尤其是面对那场惊心动魄的星际拼杀。"在一场激战后,帝国军攻占了哈夫星。'反叛者'们逃离了基地。太空船长梭罗带着丽亚公主为逃避帝国的追击而躲进了
小行星群
。而
卢克
则和机器人R2飞往了狄克行星。梭罗和公主躲进了小行星中的一个洞穴修理飞船,帝国军战斗飞船依然穷追不舍……"在深邃且繁星朵朵的浩瀚太空中,强悍的帝国军誓要抓到善良的公主。庞大的帝国舰队以及蜂拥而至战斗飞船更成为每个热爱和平人士的
梦魇
。影片中各式飞船的出现固然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最大"祸首",同时也足见卢卡斯一干人等在特效制作方面的上乘功力。
10.《飞侠哥顿》1980
你也许会认为将这部老旧的影片也算在本文中或许有些疯狂。然而,影片鲜艳的色彩、大胆的故事构思和奇幻般的故事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片根据畅销漫画改编,这部漫画也曾是乔治·卢卡斯的最爱。
蒙戈
星球的邪恶帝王欲毁灭人类乃至整个地球,查可夫预知到外星人的攻击,于是强迫哥顿及黛儿登上他的火箭,前去拯救地球。当查可夫等人赶到蒙戈星球之后,一场激烈的生死之战打响了……
演员的服侍与影片布景的设计都体现出制作者的独到想法和杰出手法。尤其是影片通过独特的美术手法所渲染出来的蒙戈星球的阴森可怖与魔幻气氛无不给此后科幻片的特效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1.《夺命凶眼》1981
这血腥的一幕也许是影史上最恐怖的镜头之一了。影片中的大恶人"
扫描器
"达利尔·里沃克运用自己的
特异功能
令一位政府专家的头颅发生爆炸。那个道具"爆炸头"由当时
卢卡斯影业
的克里斯·威尔斯制作完成,
威尔斯
后来在与导演
大卫·柯南伯格
合作的《
苍蝇
》中获得
奥斯卡奖
。柯南伯格后来回忆说:"那个道具头就像真的一样,它非常柔软,你碰它时还会有凹陷,跟真的肌肉一模一样。"道具头颅的爆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装置,只是预先安排一个人蹲在桌子下面将它引爆,而后其中的器官血液就随着爆炸声四溅到空中!柯南伯格说:"真是难以置信,太让人毛骨悚然了。不过要是换一个角度看,它又是那么的美丽和可爱
约翰·兰迪斯
的这部有关狼人题材的电影超过了以前及同期所有同类题材影片,这部片子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将狼人变身的可谓精彩镜头完整的呈现给观众。当大卫变成狼人的时候,你能清楚的听到骨头伸展和破碎的吱吱响声。兰迪斯将视觉和听觉在这部杰作中完美结合起来,并且完全在一个明亮的屋子里拍摄这一场景,因而我们得以目睹变身的每一个细节。不过对于本片的结局来说,这个特效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大约在二十五年前,印第安娜·琼斯首次带给观众的、那种纯粹而又不合乎常理的
视觉冲击
也许很容易就会被遗忘了。在《夺宝奇兵》两个小时的演出里,影片非常直接的展示了属于那个"大男孩"自己的兴奋所在--海报上的
纳粹党
万字记号使人相信这是另一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冒险--影片也没有展示最终世界毁灭将是高潮所在。当最后,机器操作下的爆炸使得头骨纷飞、鲜血淋淋、纳粹被岩浆煮沸时,我们所能感觉到斯皮尔伯格那黑暗、邪恶的一面,他在这种残酷的场面中得到了报复或是毁灭的快感。
当恢宏的视觉效果与
范吉利斯
令人难以忘怀的歌声同时出现时,整部影片的基调就此显现了出来。夜色中泰博港口钢厂的一幕,一个全新的21世纪的
洛杉矶
形象应运而生,高耸入云的
摩天大楼
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光
照亮了整个天空。这场面让人感觉宏伟壮观,但也让人颇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似乎能让我们想起当年曾让瑞德利·斯科特名声大噪的那些场景。
在这一系列影片中,尤其是前三部,创作者最擅长也是最乐衷于使用的电影特效便是“起源计划”。在影片虚拟的情节中,翱翔于星际的太空飞船,完好的星球突然爆炸、齑粉,燃烧的星球渐渐地出现水、植被以及各种生物等等。如此逼真的效果甚至令当今先进的CGI技术制作起来都困难重重。制作这些特效的天才们均来自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ILM)和皮克萨工作室。其高超的功底可见一斑。
16.《外星人》1982
对于这部经典科幻片的情愫,恐怕身为20年前的孩子们,如今已成家立业的一代人也足能够感慨万分。《外星人》带给我们的除了精彩冒险的一段旅行还有感人肺腑的情节。我们难忘那个场景:E.T.感受到同伴的强烈召唤,于是提起神功,让孩子们的自行车飞了起来,背景是深邃而美丽的夜空,孩子们穿过圆满的月亮飞翔。更难忘那个结尾:小男孩和外星人依依惜别,他说:"留下,我们一起长大。"E.T.指指他的
脑门
说:"我就在这里。"飞船飞逝而去,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20几年前,为了能制作出孩子们骑车飞天的特效,斯皮尔伯格的光魔制作室在还未掌握更加
先进技术
的时候,则想到了至今都很流行的
蓝幕
拍摄手法。在精细的后期制作的打造下,使得这个经典瞬间在影史上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一个死人将他的头从自己的身上取下,然后头滚到了地板上,自己长出了几只蜘蛛腿,接着就想逃跑。欢迎来到罗伯·鲍汀的电影世界。也许我们得称这部电影为
约翰·卡朋特
的《
怪形
》,但这部电影中
真正的英雄
是当时才22岁的鲍汀。由于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影片的拍摄预算增加了一倍。他为了这部电影的拍摄,每天就睡在影城的棚里面,每天忙得只能喝一些巧克力和热可可。在持续了两个多星期的疲劳战后,他终于在影片拍摄完毕后住进医院接受疗养。他的工作还是非常有成效的,他创造出了这个电影史上最可怕的怪物之一,蜘蛛头,对它的评价就只能是恐怖。电影中有许多极具冲击力的造型,但蜘蛛头是最古怪的一个,相信任何人只要看它一眼就再无法忘掉了。
大卫·柯南伯格
用他独特的手法创造了这部另类的惊悚影片,马克斯·瑞恩(
詹姆斯·伍兹
)幻想在他的腹部出现了一条可怕的裂口,这个神奇的裂口就是出自著名的特效师瑞克·贝克之手。他们将伍兹的其它的身体部分都藏在了一个有空隔的沙发当中,然后用一堆泡沫状的胶粘在他的胸前,在后面还要有一个
起搏器
,因为得让他看起来像是在“呼吸”。粘贴物与其真人身体保持45度,然后再将其粘在伍兹的胳膊上。“这辈子我都不想再在我的身体上粘任何东西了,”他说。“我在这站了4个半小时,就等着他们把那些可恶的东西粘满我的全身。这真是我拍戏生活中最痛苦的一天。”
庞大的星际飞船舰队NCC1701在遭受攻击时,烈焰四起、震荡起伏,其宏大的景象和逼真的效果在当时绝对称得上首屈一指。其实,这完全要归功于微缩
模型制作
的精良以及拍摄技巧的高超,另外,最不可缺少的便是后期制作时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
电脑特技
。在几部《星舰迷航记》系列影片中,个个可谓佳作,其中,该片的特效更是体现了制作人员对整体视觉效果的不懈追求。
在该片中为数众多的特效中,最精彩且令人惊心动魄的并不是那段头晕目眩的时间旅行,而是在阴郁的深海水下,巨大的机器
鲸鱼
缓缓地驶近人类的基地。这一逼真宏大的场景令所有人为之震惊。创作这组特效的当然不是平凡之辈,是来自有着好莱坞顶级特效制作团体的ILM工业光魔的精英沃尔特·康提。就像康提所说的“复制出一个真实的
哺乳动物
要比‘制造’一个全新的要困难的多,因为,观众们本身就会对其有所预想。”在实际拍摄中,还特意模仿真实鲸鱼用大量的
玻璃纤维
制成了一个微缩的模型,相信,只有少数的“高级影迷”才可以识破它。
21.《异形》1986
从最经典的一句话开始,“放开她,你这个
婊子
!”凶残的异形被击倒,坚毅的瑞普丽面对残忍凶猛的外星野兽,表现得异常勇敢。瑞普丽和最后几个陆战队员试图死守,等待救援,结果还是被攻了进来。公司代表在如此紧要关头还试图带回异形活体
牟取暴利
,甚至要牺牲瑞普丽的性命,最后却自身难保。结果众人团结一心誓死拼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上飞船。飞船起飞之际,殖民地的
核反应堆
发生大爆炸,异形“地狱”被彻底毁灭。这部影片与伴随我们一起长大的其它
B级
影片中的怪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所有这些荣誉都归功于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构思和制作出了高素质的画面。一部真正让人难忘的经典的科幻恐怖片。
有时,一场革命的来临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轰轰烈烈,而是那种“轻柔”的感觉。1989年的詹姆斯·
卡梅隆
便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为了营造发生在海底的影片背景,卡梅隆在一家废弃的核工厂用了一千万加仑的水,并造了一个大的天幕以使光线暗得如同深海。
电脑特技
在这部影片中所占比重并不大,效果却惊人的逼真。《深渊》作为一部
商业片
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海底异形这一形象却为卡梅隆带来了新的特效:T-1000。这就是他下一部片子《终结者2》中的
液体金属
效果。
视觉特效
第四阶段
1990-2006 稳步前进、精益求精
但时钟转到世纪之交,电影特效已经显现出相当成熟的面貌。各种依靠特效而制造的场面宏大、精益求精的电影作品相继涌现,虽不及七八十年代那样种类繁多,却也都有着各自无法比拟的特点。这当中,《指环王》系列的空前浩大,简直成了电影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更加奇妙的是,《指环王》还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全CG技术制作的人物“咕噜”,其动作活灵活现、表情惟妙惟肖,似乎超过了片中所有真人角色的演技,堪称电影中的奇迹。同为魔幻题材的《哈里·波特》系列,硬朗火爆的《终结者》系列,令人费解的网络
世界故事
《骇客帝国》系列无不体现出电影特效在成熟之后的巨大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电影特效在技术和
创作理念
的不断更新的基础上,还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当做惯了银幕英雄的阿诺德·史瓦辛格决定要进行一次火星之旅的时候,他做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化妆成一个高大肥硕的红发女人,欲混过移民局关卡的检查。然而,当他的高科技伪装面具突然发生了故障,并伴随着有些令人可怕的嗡嗡声时,他的计划破产了。从而,他的真实身份也暴露无疑。而此时,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副庞大的伪装工具却惊人般地逐步分解并最终组合成一个小小的部件。这足以体现出影片制作人员的创意之独到,工艺之精细。另外,在影片的最后,整个火星被改造的宏大场面和同样受到牵连的主人公"狰狞"的面孔在大银幕上绝对称得上是经典之作。
2.《终结者2》1991
《终结者2》中没有什么值得拿来出来说的特技镜头,但单单T-1000型终结者自己就足够重量了。我们几乎已经忘了,《终结者2》是最初完美运用CGI技术的电影之一。即使今天我们再回头来看它,它所使用的技术也没有任何过时的迹象,丝毫不比今天的特技逊色。丹尼斯·莫伦创造了《终结者2》中的这个
液态金属
生物,T-1000。这部电影的
投资预算
高达$100,000,000,也难怪影片中有那么多值得欣常的场面。例如,T-1000跳到直升机中变身成了飞行员;或者最后他被阿诺的炮火轰成两半的场面。总之,《终2》是一部懂得如何经济实惠又有效地使用
数字特效
的电影。就是由于有了T-1000的缘故,我们不得不称赞这部电影的数字技术处理工作。但多年后的《
终结者3
》看起来就都没有它的一半像样。
看来我们不得不相信,当初斯皮尔伯格早就下定决心要用动画技术来拍摄《
侏罗纪公园
》。虽然今天,CG技术已经将恐龙表现得十分完美。可当初斯皮尔伯格打算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如此先进的技术。那个时候,他只有用一种叫做"动态"的特技方法来拍摄那些巨大
蜥蜴
恐龙的镜头。这也是《星球大战》中拍摄"全地形重装战车"所采用的方法。但导演还是担心到时候这种动态拍出来的效果会像是一种
电脑游戏
。但拍摄出来的样本让斯皮尔伯格非常满意。对于观众来说,这种新科技带来的最大效益无疑就是让他们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了逼真的恐龙。这也会成为特效领域中的一个新纪元,不管怎样,那第一眼的震撼简直无法让人遗忘。
庞大的外星飞船蜂拥涌上地球的表面,不约而同地将各国的大城市盖了个严严实实,并在同
一时间
一齐向各自的目标发起可谓毁灭性的攻击。该片的特技效果几乎在当时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一道蓝色的
激光
束直射向各大著名的建筑物:象征美利坚共和国统治权利的
白宫
,代表
美国经济
繁荣
帝国大厦
以及
世界各国
的象征性
建筑系数
被摧毁殆尽。影片还详细刻画了白宫从被击中直至化为齑粉的全过程。让影迷们足足过了一把CGI技术为电影所带来视觉震撼与强烈的
感观
冲击。影片
高潮时
,人类的战斗机群与入侵的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展开了激烈的混战,其场面宏大、逼真,史无前例。在影片特效的拍摄过程中,最多曾使用9部摄像机同时开机,同时,制作精良的模型只有5英尺大小,而在经过了后期的特技处理之后,可谓完美的战争场面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众多影迷们面前。
5.《星河战队》1997
影片中,人类所拥有的庞大的星际舰队缓缓地驶向
银河系
里
昆虫
雄霸一方的"科兰达苏"星球。紧接着,是数量众多的地面攻击部队登上星球,对凶狠残暴的嗜人昆虫进行更加猛烈的大围剿。然而,这些变异的巨大昆虫却作出了人们无法想象的还击,其中,一种类似
螳螂
的昆虫,体形比人类大出数倍,具有坚不可摧的外壳,强劲有力的
钳子
和锋利无比的牙齿,它们顽强好战,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而作为它们的首领,一只更为庞大的昆虫则利用它从体内伸出的利刺吸食人类的大脑,以获取人们的智慧。该片的特效主要采用了微缩模型与CG技术混合使用的手法,尤其是在拍摄星际舰队在太空飞行的镜头中。巨大的登陆飞船从更加壮观的
星际战舰
上飞出的过程简直令所有的影迷和科幻迷们神魂颠倒。而罗杰·杨实际制作的战舰模型最大的也只有18英尺长。深邃的太空背景和一些小型飞船则完全依靠CG技术来加以创作和完善。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
角色们
的表演也许不会引起日臻挑剔的影迷们产生太多的兴趣。而大银幕上轰鸣掠过的星际飞船,人类士兵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疯狂残忍的杀人昆虫以及人虫大战的激烈血腥场面无不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有这些全赖CG技术的劳苦功高!
自从我们见识了《
黑客帝国
》两部
续集
中精彩的视觉特效,那些美妙的CG技术场面,原始版本的《黑客帝国》中那些曾让我们吃惊的特效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黑客帝国1》中还是有一段不能不提的经典的镜头,就是那个神奇的子弹特效场面。镜头不断地转动,从而360度地让我们观察了这段优美的
慢动作
。我们欣赏这段镜头,就认为这理所当然就该是这样的,但只有
沃卓斯基兄弟
知道这是怎样生成的。那是因为他们的想法是,"漫画书可以呈现许多漂亮的镜头,它可以让动作静止。我们的灵感就来自于此,
慢镜头
可以让动作场面看起来更有质感。所以我们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达到这个效果,我们运用移动摄像机的方法,我们尝试以很慢的速度拍摄一个目标,然后以正常的速度移动摄像机来环绕它。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将小型的发射器绑在摄像机上,这样摄像机就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但试验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有摄像机在半途中突然爆炸。后来特效总监约翰·加塔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在拍摄目标周围摆满一圈的摄像机,这能让摄像机连续地快速捕捉每个镜头,然后再对这些镜头进行处理。之前的特效几乎全部仿照
电视广告
,
音乐录影带
或其它电影中的方法,而这个特效不同。它不仅显示了它的独特魅力,也成就了《黑客帝国1》中最佳的特技时刻。
提到我们见过的电影史上最棒的CG人物,曾经是加加,但现在就是咕噜了。咕噜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
安迪·瑟金斯
,他的配音演员。
安迪
的表现左右了咕噜这个人物的表演,也是他决定了咕噜不应当用两条腿走路,直到他在末日火山的
最后一幕
。无论是剧组的设计人员还是CG工作组都应当感到庆幸,他们最终还是如此完美地将这个变异的哈比人融入到了电影当中;在咕噜仅仅出现几分钟后,观众就完全接受咕噜是剧中的一个重要
人物角色
。随着三部曲的发展,咕噜也在不断进步。导演
彼特·杰克逊
曾说过有一天他还会重组《指环王》剧组,并再次重用咕噜这个人物,尤其后两部曲中他的表现要更加地出色。
8.《小飞侠》2003
小飞侠彼得·潘向人们展示了魔法的奇迹与精彩古典
艺术魅力
。他使你完全相信一个穿着绿色绑腿的小男孩竟能自由飞翔。他所生活的"
梦幻岛
"(Neverland)是一个所有儿童都梦想的地方,在那里有茂密的森林,你可以跟随着他在树叶间飞来飞去,看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躲在各自的角落里游戏,仿佛走进一个童话魔幻王国。为了表现充满童话神奇色彩的梦幻岛,剧组制作人员在
澳大利亚
的丛林里搭建了8个摄影棚,其中最大的拍摄黑暗城堡的戏。在那里不仅有城堡,还有游泳池,
海盗船
和幼儿园,尽显神秘和梦幻。
金刚狼
在艾卡里湖的调查一无所获,只有返回X学院助阵;而具有操纵火焰能力的新X战警火人的出现,令X战警们士气大振。集合了各种力量的X教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超能力,找到刺杀总统的新类型变种人蓝魔鬼。但是,蓝魔鬼的特殊能力使他散发出的变种人信号非常微弱,连
X教授
也无法找到他的确切位置……蓝魔鬼的
远距传物
功能更是给抓捕他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该片以其拥有1400个特效镜头的庞大数量雄踞影坛。人与魔的
最后决战
更是堪称影史上的奇迹。精灵王子莱古拉斯在紧要关头迎击敌人巨大且凶悍无比的
猛犸象
,并一举击倒一个庞然大物。成千上万的人类战士、
马匹
、魔兵以及那些仍在肆虐的猛犸象混战在一起……
在技术方面,
彼得·杰克逊
也同样融合了精细的微缩模型和
电脑特技
。从其带给人的视觉享受方面来看,恐怕,很难再有如此精彩、慑人的特效作品了!
11.《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3
位于
伦敦
市梭霍区的CGI工作室的电脑制作
高手们
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制作出的神马巨鹰,两种寻常的动物在电脑特技的"指引"下,浸透着可爱与野性,且神奇四溢。它们是《哈利波特》第三部中真正的明星。其中,最特别的场景就是哈利波特乘巨赢飞过湖面的镜头。当他的爪子接触到水面时,那是一个奇妙的瞬间。作为
代表性
的画面,漫画制作者们告诉我们,对于这部哈利波特,他们自认为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人们总是在寻求一种方式,一种很难但却极力想超越自己的方式。
12.《
蜘蛛侠2
》(Spider-Man2)2004
"后一部电影中最差劲的镜头也必须比前一部中最好的要好"《
蜘蛛侠2
》的特效大师约翰o迪克斯特拉如是说。但当他再拍《
蜘蛛侠3
》时,如果还要遵循这一原则的话,他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了。因为《蜘蛛侠2》中拥有一段无与伦比的特效镜头--蜘蛛侠与
章鱼博士
在火车上的激烈打斗。这短短的数分钟内容里一共囊括了100多个特效镜头,因为纽约没有
萨姆·雷米
想要的
高架铁路
,所以这段精彩的打斗场面的前期拍摄部分是在
芝加哥
完成的。最后,制作组将在芝加哥和纽约两地所拍摄的镜头以及一组模型片段融合到一起,在加上
蓝幕
等技术的运用使得最终的效果就如连环画中的图画一般,引人入胜。诚然,有一些镜头非常的棒,但最终还是打斗特效、优秀导演的思想和完美的剪辑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铸就了本片的莫大成功。
13.《金刚》2005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经典,在"魔幻大师"
彼得·杰克逊
手中再现了往日的光辉。八米多高的大
黑猩猩
与自己相当块头的三只史前
巨龙
那段精彩的打斗,无不令世人瞠目口呆。杰克逊在这当中除了运用自己最为擅长的CGI技术之外,精益求精的模型制作也展现了他对新老特效技术完美结合的深厚功力。还有危机四伏、阴森恐怖骷髅岛以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纽约街景的完美重现都要得益于日臻成熟的电脑特效技术。
刚刚面世的海难大制作《
海神号
》虽以窘迫的票房成绩而背负着不少的骂名。但在“
海神
”
沃尔夫冈·彼得森
手中应运而生的“巨轮倾覆”的全景仍旧体现了现代电影特效的无穷魅力,尤其在最新放映技术
IMAX
巨幕的表现形式下,长达10余分钟的灾难镜头令人身临其境、震撼不已。抛开影片的故事及人物刻画等内容不谈,单从奇观电影的制作和特效的技术处理上来考量,影片还是达到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只怪灾难
类型片
的命运不济、
时运
不佳了。
1895
历史上第一次,米埃兄弟将移动影像技术和放映机带入了人们的视线中。在法国
巴黎
为观众放映了第一部电影。
1895
电影史
上的第一个特技效果,出现在《玛丽皇后的处决》中。剧中女主角的软首镜头是用一种"替换拍摄法"完成的。
1898
乔治·梅里爱
被认为是"第一个银幕艺术家",他引用了各种各样的
摄影技巧
拍摄短片。包括消失的时间,停顿的摄影技术,以及巧录的灯光布置。
1902
乔治·梅里爱
拍摄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之前的不过是些只有几分钟的科幻短片),《
月球之旅
》片长14分钟。
1903
《火车大劫案》第一次使用了实践的画面复合技术,令飞驰的火车与狂飙的奔马两个画面相得益彰。
1906
爱德温·波特制作出了第一部完全使用停顿技术的动作电影。片中用了一分多钟时间刻画的泰迪熊成为了当时玩具店中最受欢迎的玩具。
1907
诺曼·道恩在他的《加州任务》中最先使用了
玻璃接景法
,这是以画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场景配合实景或搭制布景来合成一个画面的摄影方法。
1916
移动式
掩码
技术被引用,这使得一个正在运动的画面可以与另一个图象相结合,用来补强合成影像的疏漏,以制造出更震撼的画面。
1925
动画片导演威利斯·欧布赖恩在《失落的世界》中创造出了49个动画恐龙形象。
1927
影片中出现了巨型城市的效果,一种新技术使演员们可以在一个
微缩景观
中完成拍摄。
1933
《金刚》上映,当中的动画技术场面花费了55个星期才完成。
1939
第一项
奥斯卡
特效奖被授予了《
雨季来临
》,由于片中精彩的洪水特效。击败了当年的强敌《绿野仙踪》。
1942
伊斯门
柯达公司
由于军队作战用光学
反射镜
的需要,与RKO公司的林伍德特效部接触。制片人杜恩为其创造了"杜恩视觉光学镜",战后便一直被
电影公司
用于特效拍摄用途,一直到90年代的数码光学镜出现才被取代。
1956
据估计,塞西尔·德米勒导演的重拍片《十戒》当中的
红海
场面的拍摄花费了制作公司两百万美元,这也成了当时史上最为昂贵的特效。
1961
1968
《
太空漫游
》的出现为当时的特效树立了新的
参考标准
,早期的动画控制也是在这部电影中形成的。
1973
《未来世界》是第一部使用电脑制图的影片,尽管当时的技术仅限于2D。
1977
约翰·戴克
斯特拉
在《星球大战》中使用了电子动画控制,这让我们看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宇宙战争场面。他还第一次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术。
1981
《窥视者》的上映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以假乱真的“影子”数码特效,还有第一个“数码成像人”。
1982
“影子”数码技术在《星际迷航记之复仇女神Ⅱ》和《电子世界争霸战》中开始被大量使用。
1985
电脑编程
人像第一次出现在《年轻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中。虽然这个镜头只有短短的30秒时间,却花费了制作公司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它。
1988
《风云际会》第一次实现了电脑影像变异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1991
《终结者Ⅱ》不仅标志着数码
成形技术
的里程碑,它还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数码技术完成的电影中的一个。
1993
CG技术创造的第一批生物就是《
侏罗纪公园
》中的那些恐龙。
1995
《
玩具总动员
》是第一部动画人物全部由CG技术完成的动画影片。
1999
《星球大战》中的加加是第一个能够与其它真人演员
对戏
的CG人物。
2002
而后来
彼得·杰克逊
创作的怪物古鲁姆要比加加表现得好得多。
2003
《指环王3》的顺利竣工,昭示着
电影特效
已经到达了全新的高度。
2004
《范海辛》糟糕透顶的表现让观众都希望特效这东西从未被发明过。
2005
两位电影大师相继以两部翻拍作品《
世界大战
》和《金刚》再次让人们在现代的
技术条件
下深深怀念了一把往日的经典。
2006
《
海神号
》的如期倾覆,虽未能在
北美
票房的大火堆中填上一把柴,却也让人们见识了电影特效的无所不能。
2009
《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中的变形金刚已经最大限度贴近现实。(目前最强大的2D特效大片)
2010
《阿凡达》中贯穿整个电影的核心技术
动作捕捉
让观众们看到了逼真的阿凡达,此外还运用了十分先进的
3D拍摄
技术(目前最强大的
3D特效
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