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防守端,中国队备受对手折磨,被人牵着鼻子跑,后者传球及时、耐心、跑动积极,在阵地战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术素养,全场送出
14
次助攻,而中国队的助攻次数只有
4
次,在篮板球方面,俄罗斯也超出中国队
14
个。
对于这支比中国队年轻一大截的俄罗斯队,球迷不难得出如此评价:这是一群智慧与身材并重、技术与战术兼容、斗志与决心同在的帅小伙!
而真正带给俄罗斯人胜利和欢乐的,相信很多球迷都会知道,那就是他们鲜明的整体战术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那么,俄罗斯队的技战术有多复杂,有多先进?
经过多场的观察发现,俄罗斯队的核心战术并没多少神奇和奥妙,用两个字来归结俄罗斯的战术,那就是——“跑圈”加“挡拆”。
说起“跑圈战术”,其实很多球迷朋友都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在我们平常玩的
3
人街头篮球中,经常用到跑圈战术——简单说就是,当我跑向一名队友原先站立的位置时,另一名队友必然在往我原来站立的位置跑!其他位置球员也是这样互换位置。
“跑圈战术”的原理与整体移动配合“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原理吻合。只不过是移动路线稍有不同罢了。“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是按照“传球—反掩护—拆入—拉出的循环”,球员之间在移动跑位中永远处于位置互换的状态,队员之间保持
4
米左右的距离。“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旨在调动对手,撕开其防线,创造出时间差、空间差和位置差,然后通过变化路线之挡拆、策应、突分、传切中的一项或多项予以对手致命一击。
俄罗斯这种“跑圈战术”为何在街头篮球中会经常出现?就因为“跑圈战术”,对挡拆的要求不高,着重要求队员们在移动跑位过程中,伺机拉到外线进行挡拆或连续挡拆,这与“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接变化路线的挡拆一致,所以“跑圈战术”被街球所广泛运用。
“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和变化路线的有机衔接》一文中专门提出了“画圆战术”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的四个衔接,其中一个就是“基本移动路线与变化路线之挡拆的衔接”。俄罗斯的“跑圈战术”(基本移动路线)加“挡拆战术”(变化路线)与“画圆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俄罗斯队是如何来运作这种朴实而原始的“跑圈战术”加“挡拆战术”的呢?下面以广州站,俄罗斯队对安哥拉来说明。
在剖析战术前,先说说俄罗斯队的两名内线球员:一名是
2.15
米的中锋
7
号卡斯诺夫,那一名是
2.07
米的大前锋
15
号库班诺夫,在对阵安哥拉一战中卡斯诺夫得
14
分,库班诺夫得
16
分,为当场全队得分前
2
名。
那么,俄罗斯队是否就是因内线的爆发,而大胜安哥拉呢?非也!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这场比赛,俄罗斯的
3
分球,
26
投
14
中,命中率
50+%
,其中库班诺夫,
6
投
4
中。
那么,是怎样的战术,能让俄罗斯觅得命中率极高的空位
3
分球机会了?下面来看看,俄罗斯年轻人的“跑圈”吧!
首先,在进攻中俄罗斯最常用的是
1-3-1
站位,后
1
是控球后卫,
3
是沿罚球线及延长线站
3
名球员,中间的是大前锋库班诺夫,左右
45
°分别是小前锋和得分后卫,前
1
是中锋卡斯诺夫。
战术发动:
1
、左侧
45
°小前锋往底角跑,同时大前锋前拉至弧线
3
分处给控卫做挡拆,控卫往原先小前锋站立的位置跑,右侧
45
°的得分后卫往原先控卫所站立的弧顶位置跑,中锋往左颜色区要位;
2
、此时,在左侧形成,控卫
-
小前
-
中锋的三角,可演变为三角战术;
3
、此后,大前做完单挡往里拆时,是往右侧颜色区要位打篮下(接弧顶得分后卫的球),或直接拉开到右侧
45
°(原得分后卫的位置)至底线之间的区域,投三分。
4
、控卫在做完挡拆吸引到防守后,可在左侧打三角;也可反身传球给站上弧顶的分卫,打弱侧(拉到右侧的大前锋)。
纵观整场比赛,俄罗斯队这种“跑圈战术”加“挡拆”战术使用无数遍,俄罗斯球员战术配合时的耐心素养,超过了他们年轻的面庞,平均传球次数达到
6
次左右才会结束进攻,战术纪律之强,战术耐心之好,出乎中国人的意料。只看得邓华德眼花缭乱,在半场结束后就黯然离开——这种战术,即使能明白他的路数,对手也根本很难应对。
不难看出,“跑圈战术”是俄罗斯队战术配合的基本移动路线,以此调动对手撕开其防线,同时减弱对手的协防能力。“挡拆战术”(包括连续挡拆)则是俄罗斯队的变化路线,辅之突分,便可一举击溃对手。这与前面描绘的“画圆战术”整体移动配合进攻原理完全一致。“画圆战术”要求在基本移动路线基础上原则传球达
4
次、
5
次、
6
次、
7
次以上是变化路线的最佳进攻时机,这与俄罗斯队每一次阵地进攻战术配合的平均传球次数大体相同。
在第二天中国队对阵俄罗斯那场球,邓华德排出
2-3
联防(张博、西热力江守
2
,苏伟、王立刚、易立守
3
)迎敌,试图扼杀俄罗斯最厉害的边线与底角间的得分点区域,结果依然负于俄罗斯队,事实已经证明,邓的抗御是徒劳的!就是在对中国队的那一场比赛中,俄罗斯一次阵地进攻曾传球达
10
次后轻松篮下得分,足见其战术配合之耐心,体现了他们较强的战术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俄罗斯队这种“跑圈战术”加“挡拆战术”基本上不要求过多的运球(只是控卫在挡拆要往一边拉时,要运几下球),其他的就是有目的性、有位置性的战术跑位,球员基本做到了“手不粘球”,所有技术运用都实现了战术化。
请记住一句话:无论是职业比赛,还是街球以及业余篮球比赛,都要求“手不粘球”。而“运球”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也是缺乏战术配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