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而,为存款找一个安全的打理方式显得非常重要。如今刚性兑付被打破,股票和基金风险比较大,上千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这使得不少人的风险偏好降低,倾向于借助银行定期存款去打理资金。

但银行定期存款真的安全吗?内行人表示,要想确保财产的安全,需要注意3大方面。

首先要确保本金安全,这便需要储户在选择银行、选择产品、选择存储媒介时多上一些心。因为我国是允许银行破产的,也有存款被质押以及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先例。所以,储户在选择银行的时候,要选择安全性比较高,信用度比较好的银行,就比如国有六大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或者是一些在储蓄国债承销团中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尽量不要选择规模太小的银行去存。

在选择存款产品时,要确保自己存的是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在《存款保险条例》保障范围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时候一些银行会推出一些所谓智能存款、专享存款或者是其余名目的产品。但其中也不排除有不保本的理财或者保险之类的混迹其中,因此,储户在选择存款产品时要多上心,问清楚该产品在不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之下。

在选择存储媒介时也要注意,虽然存在银行卡中比较便捷,但相对而言,需要到银行柜台办理的存折是更为安全的,白纸黑字不容抵赖。受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的影响,储户在存款时尽量不要选择互联网存款的渠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当储户注意上述这些方式,选对了存款银行、产品和渠道时,一般利息也是相对安全的。不过还要点明几点。那就是定期存款需要持有到期才会以约定的利率计息,提前支取会损失非常多的利息。所以储户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存期,不要存得太长或者太短。

另外,在存款产品中,结构性存款是比较特殊的,只保本,但不保息,也因此有博取高息的机会。如果储户受不了利息风险,或者期间可能有提前支取的可能性,不要存结构性存款。

购买力安全

除了本息安全外,购买力的安全也很重要。就比如40年前的万元户凤毛麟角,而今的一些万元户甚至经不起一次辞职再找工作的波折。这主要是因为受通胀影响,如今的1万元购买力并不算高。

想要保住购买力的安全,不让资金在上涨的物价面前贬值,建议以3%的平均收益率为目的进行综合打理。这主要是由于,今年我国预计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单纯借助存款打理资金,想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如今2年期及以下的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利率很难达到3%了,而一个人的资金又很难都是长期资金,这三年内就全凭每月工资过活。

所以,适当引入一些其余方式为上述拖后腿的中短期资金进行增值还是很有必要的。就比如用余额宝为活期存款做补充,买入储蓄国债来打理不确定具体期限的中期资金等。若想稳稳增值,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20万每月得2000元利润,安全无风险。

总之,银行定期存款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若想确保财产的安全性,建议从上述几个方面注意本金安全、利息安全和购买力的安全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