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 S. J. Cheng),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较粗,呈圆柱型;叶子较薄,呈长圆形,叶梢下有绒毛;花朵较大,呈多边形,红色,略具有青草香气;根较细,嫩白色,表面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
《百草镜》语:“石斛,近时有一种,细如灯心,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原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江浙等地。
喜荫蔽,怕直射阳光,在温暖多雨、云雾弥漫的山谷中密集群聚生长,多生于避风、背阴的山沟峭壁上。
它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生活实际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借外力播种。
《增补本草备要》中记载:“斛出霍山,其味甘平咸,无毒,可解暑、醒脾、清胃、利水、生津止渴、清虚热,功胜金石。”
霍山石斛,可称之为“中华养生瑰宝”。
《霍山县志》称“霍斛夙负盛名,采者甚众,搜罗殆尽,寥如晨星。”表达了霍山石斛价值很高,但数量较少。
霍山石斛俗称
米斛
,霍山石斛一名,见载于清代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距今有200年以上历史。该书记载称“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者。彼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气力。或取熬膏饷客,初未有行之者,近年江南北盛行之。……。”
中国药典会委员,石斛属研究专家
包雪声
教授在《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前言开篇语中就说道:“如果说世界上确有什么仙草的话,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历史上一直贵为皇室专用,皇帝们为了长生不老而用霍山石斛炼制长生丹。也成为新贵们争先到原产地抢购的养生保健佳品。产于安徽省霍山县的霍山石斛是石斛中的极品,但是霍山石斛生长环境苛刻,产量稀少,市面上只有少数像福临门铁皮石斛这样的老品牌能买到真正的霍山石斛。霍山石斛历史上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现代人尊称为“中华仙草之最”“健康软黄金”,用霍山石斛加工的饮品——枫斗,被称为“枫斗之王”。
《百草镜》语:“石斛,近时有一种,细如灯心,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
茎:茎直立,长达9厘米,基部以上较粗,上部渐细;
叶:叶常2-3枚互生茎上部,舌状长圆形,长9-21厘米,宽5-7毫米,先端稍凹缺,基部具带淡紫红色斑点的鞘;
花:花序生于已落叶老茎上部,具1-2花,花序梗长2-3毫米;苞片白色带栗色,卵形,长3-4毫米;花淡黄绿色;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2-1.4厘米,宽4-5毫米,侧萼片镰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先端钝,基部歪斜而较宽;萼囊近矩形,长5-7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与萼片近等长而甚宽,唇瓣近菱形,长宽均1-1.5厘米,基部楔形,具胼胝体,上部稍3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基部密生长白毛,上面具黄色横生椭圆形斑块;药帽近半球形,顶端稍凹缺;
物候期:花期5月。
《霍山县志》称“霍斛夙负盛名,采者甚众,搜罗殆尽,寥如晨星。”表达了霍山石斛价值极高,但数量较少。
霍山石斛,又称
米斛
,是石斛中的极品,是中国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药材。其干燥茎(霍枫斗)和鲜斛均可入药。
《
本草纲目
》记载:石斛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
石斛碱
、石斛胺碱等十多种
生物碱
。经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8.974%,总生物碱含量为0.030%。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和血液、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能抗白内障,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
使用方法:除遵医嘱入药外,还可取干品1-2克,在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可饮用一周。可与西洋参配伍,能增强放、化疗病人的抗癌能力和防治糖尿病。
原料:鲜石斛、水、粳米、冰糖
制法:每次取鲜石斛30克,加水200毫升,久煎取汁约100毫升(因石斛最耐久煎,方可出效),去渣,选用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同入沙锅内,再加水4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粥稠停火。每日2次,稍温顿服。
效用:石斛为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金钗石斛的茎。石斛粥为一家传验方,是由石斛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用。
适应症状:热病津伤,心烦口渴;病后津亏,虚热不退;胃虚隐痛百兼博干呕,舌光苔少等症。
石斛倒扣草炖猪瘦肉汤
石斛倒扣草炖猪瘦肉汤
材料:霍山石斛25克、倒扣草30克、猪瘦肉500克、生姜3片。烹制:石斛稍浸泡;倒扣草反复洗净;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盖上盅盖,隔火炖3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切片拌酱油佐餐用。
清炖石斛螺
菜名:清炖石斛螺主料:青螺(石螺)1500克,猪脊肉9克,石斛6克。配料:盐少许。
做法:青螺吐泥、洗净,用沸水烫熟,捞起。汤汁滤清后留用。挑出螺肉,用淡盐水洗净,沥干,装入炖盅。猪脊肉切成连块,用沸水飞去血秽。螺汁同石斛先用一小锅约煲20分钟后,除去药渣,滤清药汁,待用。将药汁倒入炖盅内,再将猪脊肉放于盅内的螺肉面上,约炖1小时后,调入盐,即可食用。
特点:味鲜微甘。
西洋参石斛茶
制法:先将西洋参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切成饮片,放入较大容器内,备用。将石斛拣杂,洗净,晾干后切成片,放入沙锅,加足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集滤汁盛入入有西洋参饮片的容器中,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或将西洋参、石斛碾成细粉冲开水代茶饮用,每次3-5克,每日1-2次。)
吃法:当茶,可分上、下午2次,频频饮用,代茶饮服,当日吃完。
霍山石斛自2004年4月30日起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评估为全球范围内极危(CR),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亟待调查。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组织了对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9月3日起对霍山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霍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2016年6月,霍山霍迹寻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霍山县人民政府,在互联网上发起仙草出山活动,打响霍山石斛正名之站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