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

[qiáo liáng]
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
展开 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桥梁,一般会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 不良地质 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 下部结构 支座 和附属 构造物 组成, 上部结构 又称 桥跨结构 ,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 桥台 、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 桥头搭板 锥形护坡 护岸 、导流工程等。 [1]
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公路桥梁107.93万座、9528.82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4.61万座、952.33万延米。 [6]
中文名
桥梁
外文名
Bridge
注    音
ㄑㄧㄠˊ ㄌㄧㄤˊ
拼    音
qiáo liáng
构    造
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等

概念定义

播报
编辑

基本解释

桥梁图册 (5张)
1. [ Bridge ]
2. 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 交通线 使用的具有 承载能力 的专门的人工 构造物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3.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病理学 是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2]

引证解释

桥梁图册 (3张)
1. 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鹖冠子·备知》:“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桥梁、山水、车舆、人物、 草树 、雁鸟、器仗、帷幕, 吴道玄 主之。”明 袁可立 《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其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远迩,桥梁州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隐乍现, 真有 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 杨朔 《木棉花》:“这是一段长长的路,旅客须得提着 行囊 ,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
2. 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南朝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涉公》:“当修行善道,为后世桥梁。”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2]

基本含义

桥梁图册 (6张)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 人工障碍物 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 桥跨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1) 桥跨结构 (或称桥 孔结构 、上部结构);(2) 桥梁支座 系统、(3)桥墩、 桥台 ;(4) 承台 ;(5)挖井或 桩基 。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1) 桥面铺装 ;(2)防 排水系统 ;(3)栏杆;(4) 伸缩缝 ;(5) 灯光照明 。大型桥梁附属结构还有 桥头堡 引桥 等设置。

历史发展

播报
编辑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从 工程技术 的角度来看,桥梁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古代

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 藤萝 等。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古 巴比伦王国 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9世纪)就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 梁桥 和木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 西周 渭水 架有浮桥,桥长达183米。 古罗马 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 台伯河 的木桥,在公元前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古代 美索不达米亚 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时建起挑出 石拱桥 拱腹 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据考证,中国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建于公元605~617年, 净跨径 为37米,首创在主 拱圈 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如建于公元816~819年的 宝带桥 ,全长317米,薄墩扁拱,结构精巧。
罗马时代 ,欧洲建造拱桥较多,早在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就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其中建于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各孔跨径为24.4米。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尔桥,高达52米。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罗马时代拱桥多为 半圆拱 ,跨径小于25米,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
罗马帝国 灭亡后数百年,欧洲 桥梁建筑 进展不大。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 中东 埃及 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 阿维尼翁桥 ,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英国在公元1176~1209年建成的 泰晤士河 桥为19孔跨径约 7米尖拱桥。西班牙在13世纪建了不少拱桥,如 托莱多 的圣玛丁桥。拱桥除 圆拱 、割圆拱外,还有椭圆拱和 坦拱 。公元1542~1632年法国建造的 皮埃尔桥 为七孔不等跨椭圆拱,最大跨径约32米。当时椭圆拱曾盛行一时。1567~1569年在 佛罗伦萨 的圣特里尼塔建了三跨坦拱桥,其 矢高 同跨度比为1∶7。11~17世纪建造的桥,有的在桥面两侧设商店,如意大利 威尼斯 里亚尔托桥
石梁桥 是石桥的又一形式。中国 陕西 西安 附近的 灞桥 原为石梁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11~12世纪 南宋 泉州地区先后建造了几十座较大型石梁桥,其中有 洛阳桥 安平桥 。安平桥(五里桥)原长2500米,362孔,现长2070米,332孔。英国 达特穆尔 现存的 石板桥 ,有的已有2000多年。
木桥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 渭桥 ,即为多跨 梁式桥 木梁 桥跨径不大,伸臂木桥可以加大跨径。中国3世纪在甘肃安西与新疆吐鲁番交界处建有伸臂木桥,“长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肃临夏附近河宽达40丈处建悬臂木桥,桥高达50丈。八字撑木桥和拱式撑架木桥亦可以加大跨径。16世纪 意大利 的巴萨诺桥为八字撑木桥。
木拱桥 出现较早,公元104年在 匈牙利 多瑙河 建成的特拉 杨木 拱桥,共有21孔,每孔跨径为36米。中国在河南 开封 修建的虹桥,净跨约为20米,亦为木拱桥,建于公元1032年。日本在 岩国 锦川河 修建的 锦带桥 为五孔木拱桥,建于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国僧 戴曼公 独立禅师帮助修建的。
中国 西南地区 有用竹篾缆造的竹 索桥 。著名的竹索桥是四川 灌县 珠浦桥 ,桥为8孔,最大跨径约60米,总长330余米,建于宋代以前。
古代 桥梁基础 ,在罗马时代开始采用 围堰 法施工,即打 木板桩 成围堰,抽水后在其中修筑桥梁基础和桥墩。1209年建成的英国泰晤士河拱桥,其基础就是用围堰法修筑,但是,那时只能用人工打桩和抽水,基础较浅。中国11世纪初,著名的洛阳桥在桥址江中先遍抛石块,其上养殖 牡蛎 二三年后胶固而成 筏形基础 ,是一个创举。

近代

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但铸铁抗冲击性能差, 抗拉性能 也低,易断裂,并非良好的造桥材料。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酸性 转炉炼钢 和平炉炼钢技术的发展,钢材成为重要的造桥材料。钢的 抗拉强度 大,抗冲击性能好,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钢板和矩形轧制断面钢材,为桥梁的部件在厂内组装创造了条件,使钢材应用日益广泛。
18世纪初,发明了用石灰、粘土、 赤铁矿 混合煅烧而成的水泥。19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在混凝土中放置钢筋以弥补水泥抗拉性能差的缺点。此后,于19世纪70年代建成了 钢筋混凝土桥
近代桥梁建造,促进了桥梁科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 静力学 材料力学 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 连续梁 悬臂梁 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 华伦 桁架和 豪氏桁架 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19世纪70年代后经德国人K.库尔曼、英国人W.J.M.兰金和J.C.麦克斯韦等人的努力, 结构力学 获得很大的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较完善,促进了拱桥发展。20世纪20年代 土力学 的兴起,推动了桥梁基础的理论研究。
近代桥梁按建桥材料划分,除木桥、石桥外,还有 铁桥 、钢桥、钢筋混凝土桥。
16世纪前已有 木桁架 。1750年在 瑞士 建成拱和桁架组合的木桥多座,如赖谢瑙桥,跨径为73米。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美国建造了不少木桥,如1785年在 佛蒙特州 贝洛兹福尔斯的 康涅狄格河 建造的第一座木 桁架桥 ,桥共二跨,各长55米;1812年在 费城 斯库尔基尔河 建造的拱和桁架组合木桥,跨径达104米。桁架桥省掉拱和斜撑构,简化了结构,因而被广泛应用。由于桁架理论的发展,各种形式桁架木桥相继出现,如普拉特型、豪氏型、汤氏型等。由于木结构桥用铁件量很多,不如全用铁经济,因此,19世纪后期木桥逐渐为 钢铁桥 所代替。
桥梁图册 (19张)
铁桥 包括铸铁桥和锻铁桥。铸铁性脆,宜于受压,不宜受拉,适宜作拱桥建造材料。世界上第一座铸铁桥是英国 科尔 布鲁克代尔厂所造的塞文河桥,建于1779年,为半圆拱,由五片 拱肋 组成,跨径30.7米。锻铁抗拉性能较铸铁好,19世纪中叶跨径大于60~70米的公路桥都采用锻铁链吊桥。铁路因吊桥刚度不足而采用桁桥,如1845~1850年英国建造布列坦尼亚 双线铁路 桥,为箱型锻铁梁桥。19世纪中以后,相继建立起梁的定理和 结构分析 理论,推动了桁架桥的发展,并出现多种形式的桁梁。但那时对桥梁抗风的认识不足,桥梁一般没有采取防风措施。1879年12月大风吹倒才建成18个月的阳斯的泰湾铁路锻铁桥,就是由于桥梁没有设置横向连续抗风构。
中国于1705年修建了四川 大渡河 泸定 铁链吊桥。 桥长 100米,宽2.8米,至今仍在使用。欧洲第一座铁链吊桥是英国的蒂斯河桥,建于1741年,跨径20米,宽0.63米。1820~1826年,英国在 威尔士 北部梅奈海峡修建一座中孔长177米用锻铁眼杆的吊桥。这座桥由于缺乏 加劲梁 或抗风构,于1940年重建。世界上第一座不用铁链而用铁索建造的吊桥,是瑞士的 弗里堡 桥,建于1830~1834年、桥的跨径为233米。这座桥用2000根铁丝就地 放线 ,悬在塔上,锚固于深18米的锚碇坑中。
1855年,美国建成 尼亚加拉瀑布 公路铁路两用桥这座桥是采用锻铁索和加劲梁的吊桥,跨径为250米。1869~1883年,美国建成纽约布鲁克林吊桥,跨度为283+486+283米。这些桥的建造,提供了用加劲桁来减弱震动的经验。此后,美国建造的长跨吊桥,均用加劲梁来增大刚度,如1937年建成的 旧金山 金门桥( 主孔 长为 1280米, 边孔 为344米,塔高为228米),以及同年建成的旧金山奥克兰海湾桥(主孔长为704米,边孔为354米,塔高为152米),都是采用加劲梁的吊桥。
1940年,美国建成的 华盛顿州 塔科玛 海峡 桥,桥的 主跨 为853米,边孔为335米,加劲 梁高 为2.74米,桥宽为11.9米。这座桥于同年11月7日,在风速仅为67.5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中孔及边孔便相继被风吹垮。这一事件,促使人们研究 空气动力学 同桥梁稳定性的关系。
钢桥 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 密西西比河 的伊兹桥,建于1867~1874年,是早期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无铰钢桁拱桥,跨径为153+158+153米。这座桥架设时采用悬臂安装的新工艺,拱肋从墩两侧悬出,由墩上临时 木排架 的吊索拉住,逐节拼接,最后在跨中将两半拱连接。基础用 气压沉箱 下沉33米到 岩石层 。气压沉箱因没有 安全措施 ,发生119起严重 沉箱病 ,14人死亡。19世纪末弹性拱理论已逐步完善,促进了20世纪20~30年代修建较大跨钢拱桥,较著名的有:纽约的岳 门桥 ,建成于1917年,跨径305米;纽约贝永桥,建成于1931年,跨径504米; 澳大利亚 悉尼港桥 ,建成于1932年,跨径503米。3座桥均为双铰钢桁拱。
19世纪中期出现了根据力学设计的悬臂梁。英国人根据 中国西藏 木悬臂桥式,提出 锚跨 、悬臂和悬跨三部分的组合设想,并于1882~1890年在英国爱丁堡福斯河口建造了铁路悬臂梁桥。这座桥共有6个悬臂,悬臂长为206米,悬跨长为107米,主跨长为519米。20纪初期,悬臂梁桥曾风行一时,如1901~1909年美国建造的纽约昆斯堡桥,是一座中间锚跨为190米、悬臂为150和180米、无悬跨、由铰联结悬臂、主跨为300米和360米的悬臂梁桥。1900~1917年建造的 加拿大 魁北克桥 也是悬臂钢桥。1933年建成的 丹麦 小海峡桥为五孔悬臂梁公路铁路两用桥,跨径为137.50+165+200+165+137.5米。
1896年 比利时 工程师菲伦代尔发明了 空腹 桁架桥。比利时曾经造了几座铆接和电焊的空腹桁架桥。
钢筋混凝土桥
1875~1877年,法国园艺家 莫尼埃 建造了一座人行 钢筋混凝土 桥,跨径16米,宽4米。1890年,德国不莱梅工业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座跨径40米的人行钢筋混凝土拱桥。1898年,修建了沙泰尔罗钢筋混凝土拱桥。这座桥是 三铰拱 ,跨径52米。1905年,瑞士建成塔瓦纳萨桥,跨径51米,是一座 箱形 三铰拱桥 ,矢高5.5米。1928年,英国在贝里克的罗亚尔特威德建成 4孔钢筋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径为110米。1934年, 瑞典 建成跨径为181米、矢高为26.2米的特拉贝里拱桥;1943年又建成跨径为264米、矢高近40米的桑德拱桥。
桥梁基础施工,在18世纪开始应用 井筒 ,英国在修威斯敏斯特拱桥时,木 沉井 浮运到桥址后,先用石料装载将其下沉,而后修基础及墩。1851年,英国在 肯特郡 罗切斯特 处修建梅德韦桥时,首次采用压缩空气 沉箱 。1855~1859年,在 康沃尔 郡的萨尔塔什修建罗亚尔艾伯特桥时,采用直径11米的锻铁筒,在筒下设压缩空气沉箱。1867年,美国建造伊兹河桥,也用压缩空气沉箱修建基础。压缩空气 沉箱法 施工,工人在压缩空气条件下工作,若 工作时间 长,或从压缩气箱中未经减压室骤然出来,或减压过快,易引起沉箱病。
1845年以后,蒸汽打桩机开始用于桥梁基础施工。

现代

20世纪30年代, 预应力混凝土 和高强度钢材相继出现,材料 塑性理论 极限理论 的研究,桥梁振动的研究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以及土力学的研究等获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为节约桥梁建筑材料,减轻桥重,预计基础下沉深度和确定其 承载力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代桥梁按建桥材料可分为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 1928年,法国 弗雷西内 工程师经过20年的研究,用 高强钢丝 和混凝土制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这种材料,克服了钢筋混凝土易 产生裂纹 的缺点,使桥梁可以用悬臂安装法、 顶推法施工 。随着高强钢丝和 高强混凝土 的不断发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的结构不断改进,跨度不断提高。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有 简支梁桥 连续梁桥 、悬臂梁桥、拱桥、桁架桥、 刚架桥 斜拉桥 等桥型。简支梁桥的跨径多在50米以下。连续梁桥如1966年建成的法国奥莱隆桥,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高架桥 ,共有26孔,每孔跨径为79米。1982年建成的美国 休斯敦 船槽桥,是一座中跨229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高架桥,用平衡悬臂法施工。悬臂梁桥如1964年 联邦德国 在柯布伦茨建成的本多夫桥,其主跨为209米;1976年建成的日本滨名桥,主跨240米;中国1980年完工的重庆长江桥,主跨174米。桁架桥如1960年建成的联邦德国芒法尔河谷桥,跨径为90+108+9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1966年 苏联 建成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桁架式连续桥,跨径为106+3×166+106米,用浮运法施工刚架桥如1957年建成的法国 图卢兹 圣米歇尔桥 ,是一座160米、5~65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1974年建成的法国博诺姆桥,主跨径为186.25米,是最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桥是将 预应力梁 中的 预应力钢丝 索作为 悬索 ,并同加劲梁构成自锚式体系,1963年建成的比利时 根特 的梅勒尔贝克桥和 玛丽亚 凯克桥,主跨径分别为56米和100米,就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桥。斜拉桥如1962年建成 委内瑞拉 马拉开波湖桥 。这座桥为5孔235米连续梁,由悬在A形塔的预应力斜拉索将悬臂梁吊起。斜拉桥的梁是悬在索形成的多 弹性支承 上,能减少梁高,且能提高桥的抗风和抗扭转震动性能,并可利用拉索安装主梁,有利于跨越大河,因而应用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如1971年 利比亚 建造的瓦迪库夫桥,主跨径282米;1978年美国建造的华盛顿州 哥伦比亚河 帕斯科-肯纳威克桥,主跨299米;1977年法国建造的 塞纳河 布罗东纳桥,主跨320米。中国已建成十多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中1982年建成的山东 济南黄河桥 主跨为220米。
钢筋混凝土桥 二次 世界大战 以后,世界上修建了多座较大跨径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如1963年通车的 葡萄牙 亚拉达拱桥,跨径为270米,矢高50米;1964年完工的澳大利亚 悉尼港 的格莱兹维尔桥,跨径305米。
中国1964年创造钢筋混凝土 双曲拱桥 。桥由拱肋和 拱波 组成,纵向和横向均有曲度,横向也用拱波形式。拱肋和拱波分段预制,因此可用轻型吊装设施安装。这样,在缺乏重型 运输工具 和重型吊装机具下,也可以修建较大跨径拱桥。第一座试验双曲拱桥,建于中国江苏 无锡 ,跨径为9米。此后,1972年建成湖南 长沙 湘江大桥 ,是一座16孔双曲拱桥, 大孔 跨径为60米,小孔跨径为50米,总长1250米。
钢筋混凝土 桁架 拱桥是拱和桁架组合而成的结构,其用料少,重量轻,施工简易。
钢桥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强度高、韧性好、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好的钢材的出现,以及用焊接 平钢板 和用 角钢 、板钢材等加劲所形成轻而高强的 正交异性板 桥面的出现, 高强度螺栓 的应用等,钢桥有很大发展。
钢板梁和箱形 钢梁 同混凝土相结合的桥型,以及把正交异性板桥面同箱形钢梁相结合的桥型,在大、中跨径的桥梁上广泛运用。1951年联邦德国建成的 杜塞尔多夫 诺伊斯 桥,是一座正交异性板桥面 箱形梁 ,跨径206米。1957年联邦德国建成的杜塞尔多夫北桥,是座6孔72米钢板梁结交梁桥。1957年 南斯拉夫 建成的 贝尔格莱德 萨瓦河桥 ,是一座 钢板梁桥 ,跨径为75+261+75米,为倒 U形梁 。1973年法国建成的 马蒂格 斜腿刚架桥 ,主跨为300米。1972年意大利建成的斯法拉沙桥,跨径达376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架桥。1966年美国完工的 俄勒冈州 阿斯托里 亚桥,是一座连续 钢桁架桥 ,跨径达376米。1966年日本建成的大门桥,是一座连续钢桁架桥,跨径达300米。1968年中国建成的南京长江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连续钢桁架桥, 正桥 为128+9×160+128米,全桥长6公里。1972年日本建成的 大阪港 的港大桥为悬臂梁钢桥,桥长980米,由235米 锚孔 和162米悬臂、186米悬孔所组成1964年美国建成的纽约维 拉扎诺 吊桥,主孔1298米,吊塔高210米。1966年英国建成的塞文吊桥,主孔985米。这座桥根据 风洞试验 ,首次采用梭形正交异性板箱形加劲梁,梁高只有3.05米。1980年英国完工的恒比尔吊桥,主跨为1410米,也用梭形正交异性板箱形加劲梁,梁高只有3米。
桥梁图片
20世纪60年代以后, 钢斜拉桥 发展起来。第一座钢斜拉桥是瑞典建成的斯特伦 松德海峡 桥,建于1956年,跨径为74.7+182.6+74.7米。这座桥的斜拉索在塔左右各两根,由 钢筋混凝土板 和焊接钢板梁组合作为 纵梁 1959年联邦德国建成的科隆钢斜拉桥,主跨为334米;1971年英国建成的厄斯金钢斜拉桥,主跨305米;1975年法国建成的 圣纳泽尔 桥,主跨404米。这座桥的拉索采用密束布置,使节间长度减少,梁高减低,梁高仅3.38米。通过对钢斜拉桥抗风抗震性能的改进,其跨径正在逐渐增大。
钢桥的基础多用大直径桩或薄壁井筒建造。

中国历史

播报
编辑
历史和现状上看,绝大多数桥梁均架设在水面上,只有阁道桥和 现代城市 的行人天桥和行车天桥,是架设于高楼崇阁之间或通衢大道之上。
从对天生桥的利用到人工造桥,这是一个历史的飞跃过程。从简单的独木桥到今天的 钢铁大桥 ;从单一的梁桥到 浮桥 索桥 、拱桥、园林桥、栈道桥、 纤道桥 等;建桥的材料从以木料为主,到以石料为主,再到以钢铁和 钢筋混凝土 为主,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 桥梁建筑 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著名的科学技术史学家、英国 剑桥大学 李约瑟 博士(J. Needham)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说, 中国桥梁 “在宋代有一个惊人的发展,造了一系列巨大的板梁桥”。到了当代中国,所建造的武汉、 南京长江大桥 等,更受到世人称赞。可见,中国的桥梁,经过了一个从童年、少年、青年到壮年的发展过程,愈趋成熟。中国在发展桥梁方面于14世纪以前处于领先地位,今天,她依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桥梁大国。

桥梁类别

播报
编辑

结构分类

桥梁按照受力特点划分,有梁式桥、 拱式桥 、钢架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 斜拉桥 )五种基本类型。
梁桥 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 桥板 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 桥洞 ,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悬桥 是如今最实用的一种桥,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早期的悬桥就已经可以经住风吹雨打,不会断掉,吊桥基本上可以在暴风来临时岿然不动。 [3]

长度分类

1、按多孔跨径总长分: 特大桥 (L>1000m);大桥(100m≤L≤1000m); 中桥 (30m<L<100m);小桥(8m≤L≤30m)。
2、按 单孔跨径 分:特大桥(Lk>150m);大桥(40m<Lk≤150m);中桥(20m≤Lk≤40m);小桥(5m≤Lk<20m)。 [4]

其他分类

按用途分为: 公路桥 公铁两用桥 、人行桥、 舟桥 、机耕桥、 过水桥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 特大桥
承重构件 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 永久性桥 、半永久性桥、 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 圬工桥 钢筋砼 桥、预应力桥、钢桥。 [3]

巩固方法

播报
编辑
桥梁使道路、铁路或 人行道 跨越河流、 湖泊 、河谷、峡谷或其他道路。桥梁大多是固定的,但有些桥梁可以升起或旋转。无论是哪一类桥梁,工程师面对的设计及建筑问题是使桥梁结构牢固,不会因承受重量而下陷或破裂。解决这个问题有好几种方法。
悬臂 桥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 桁梁式桥 ,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梁式桥 :包括 简支板 梁桥 悬臂梁桥 连续梁桥 。其中简支板梁桥跨越能力最小,一般一跨在8-20m。连续梁桥国内最大跨径在200m以下,国外已达240m(世界上最大跨径梁桥最跨是330m,是位于中国 重庆 石板坡长江大桥 复线桥)。
拱桥:在 竖向荷载 作用下,两端支承处产生竖向反力和水平推力,正是水平推力大大减小了跨中 弯矩 ,使跨越能力增大.理论推算,混凝土拱极限跨度在500m左右,钢拱可达1200m.亦正是这个推力,修建拱桥时需要良好的地质条件。
钢架桥:有T形钢架桥和连续 钢构桥 ,T形钢架桥主要缺点是 桥面伸缩缝 较多,不利于高速行车。连续钢构主梁连续无缝,行车平顺。施工时无 体系转换 。跨径我国最大已达270m( 虎门大桥 辅航道桥)
缆索 承重桥( 斜拉桥 悬索桥 )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 钢缆 吊在半空,缆索悬挂在 桥塔 之间。斜拉桥已建成的主跨可达890m,悬索桥可达1991m。
组合体系桥 梁拱 组合体系,如 系杆拱 、桁架拱、多跨拱梁结构等。梁刚架组合体系,如 T形钢构桥 等。
桁梁式桥:有坚固的横梁,横梁的每一端都有支撑。最早的桥梁就是根据这种构想建成的。他们不过是横跨在河流两岸之间的 树干 或石块。现代的桁梁式桥,通常是以钢铁或混凝土制成的长型中空桁架为横梁。这使桥梁轻而坚固。利用这种方法建造的桥梁叫做 箱式梁桥 悬臂桥 :桥身分成长而坚固的数段,类似桁梁式桥,不过每段都在中间而非两端支承。
拱桥:借拱形的 桥身 向桥两端的地面推压而承受主跨度的应力。现代的拱桥通常采用轻巧、开敞式的结构。
吊桥:是建造跨度非常大的桥梁最好的设计。道路或铁路桥面靠钢缆吊在半空,钢缆牢牢地悬挂在桥塔之间。较古老的吊桥有的使用铁链,有的甚至使用绳索而不是用钢缆。
拉索桥 :有系到桥柱的钢缆。钢缆支撑桥面的重量,并将 重量转移 到桥柱上,使桥柱承受巨大的压力。
玻璃桥:纯玻璃制成的一种桥梁。(平板桥)
廊桥:加建亭廊的桥,称为 亭桥 或廊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

文化内涵

播报
编辑

引申含义

由于时代的进步,赋予了“桥梁”新的词义,泛指为机构与机构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沟通有无、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友好交流等诸如此类工作的人的统称。这种人从事的工作和职业也被统称为“桥梁工作”。

相关名言

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 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先导和桥梁的作用。—— 周海中
要搭建好政府与企业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为中外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 市场环境 ,共同促进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向前发展。——张茅

发展

播报
编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桥梁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世界大桥总量和总长度正急剧增加。21世纪以来,在 国家经济 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中国桥梁 以每年3万多座的速度递增,建成了一大批世界级的重大桥梁,目前桥梁总数(公路、铁路总计)超过10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5]

数据统计

播报
编辑
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公路桥梁107.93万座、9528.82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4.61万座、952.33万延米,其中特大桥10239座、1873.01万延米,大桥17.77万座、4994.37万延米。全国公路隧道27297处、3023.18万延米,增加2447处、344.75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2050处、924.07万延米,长隧道7552处、1321.38万延米。 [6]
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年末全国公路桥梁110.81万座、10197.58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87万座、668.76万延米,其中特大桥11329座、2060.47万延米,大桥19.14万座、5397.05万延米。全国公路隧道28724处、3259.66万延米,增加1427处、236.48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2261处、1032.87万延米,长隧道8047处、1410.18万延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