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战记》将出第二部 慢热动画为何能燃?

《罗小黑战记》将出第二部 慢热动画为何能燃?

50个人四年做出一部动画电影,这从艺术家层面无疑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对于行业则意味着人才贫乏的表现

记者 刘爽爽

“导演木头跟我说,这周末做完最后一场包场交流后,就不再路演,他要回去画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出品人、 基因映画影业 董事长许亮告诉财新记者,《罗小黑战记2》确定开拍,已经进入剧本筹备阶段。

《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又一部电影延续了动画电影的热度。9月7日上映,截至9月23日,票房累计达到2.83亿元,在国产二维动画电影中,这一成绩仅次于《大鱼海棠》的5.65亿元。

影片讲述了猫妖罗小黑因家园被破坏踏上流浪之旅的奇幻温情故事,豆瓣评分8.2,与《哪吒》相差无几。但二维动画制作成本较低,《罗小黑战记》的制作成本为3500万元,以目前票房计,各个出品方已经盈利。

《罗小黑战记》同名动画番剧从2011年开始在网络更新,每集五六分钟,讲述猫妖罗小黑误入人类世界的故事,第一集木头只花了3000块用flash制作完成,却积累了数十万粉丝,番剧在豆瓣评分高达9.6。“罗小黑”形象也开发了表情包、玩具等相关衍生。

2015年,许亮看到《罗小黑》的潜力,找到导演木头,商量做一部《罗小黑》的院线电影。“在所有内容产品中,电影业态虽然古老,但是分账模式最清晰。“许亮说。而几乎所有动画人心中都有一个成为宫崎骏的梦想。此后,基因映画方面担任电影制片人,和木头团队共同推动电影项目:“选择了这个人,信任他的能力,我们就尽量放手让他去做,过程中尽量忍住自己作为副驾驶指挥的冲动。”

过程中,许亮和木头在节奏、人设和故事上都有过分歧:“但他当时没听我的。”但最终电影呈现出的情节、故事和最初的剧本差别很大。“他内化了建议,说服木头这样的人需要技巧,冷不丁提建议他会很抗拒。”

许亮和木头曾希望电影与番剧可以同时开发,但木头的团队一开始只有10个人,逐渐扩张后也仅有50人。从2017年开始,木头因筹备电影停止动画更新,整个电影几乎没有用外包,全部由木头团队独立制作。

50个人四年做出一部动画电影,这从艺术家层面无疑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从整个行业来看, 卓然影业 CEO张进认为,“这是人才贫乏的表现,是可笑的现状。”

卓然影业是《罗小黑》的出品方之一,主要负责电影发行和宣传。2017年初,卓然加入《罗小黑》项目,此前,张进曾操盘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白蛇:缘起》《猪猪侠·不可思议的世界》的宣发。

“动画IP的核心形象必须特别打动人,让人喜欢,罗小黑就是这样,特别适合长线运营。”张进说。

9月4日,原定一周后上映的《罗小黑》宣布电影提档到9月7日。这源于两轮点映的反馈。第一轮点映41场,座无虚席,第二轮300场的上座率也达到92%以上,豆瓣开分接近9分。这些都给了许亮和张进提档的信心。

“如果等到中秋再上映,到国庆之前只剩下两周时间,容量太小。《罗小黑》不是《哪吒》那种一下子让人很燃的电影,它慢热,需要口碑发酵,”在宣传上,张进选择先从动画粉丝开始,逐层破圈,带动周围人群。

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后, 光线传媒 追光动画 东方梦工厂 纷纷布局动画赛道,近些年陆续推出《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功夫熊猫3》等动画电影。《哪吒》创造了近50亿元票房纪录后,更是带动了动画市场热度。(详见《财新周刊》2019年第36期:

许亮分析,动画电影近两年快速发展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动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真人电影中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人”。主创团队中的演员、导演,在整个拍摄、制作、发行的漫长过程中,有一万个出错的可能性,让出品方承担风险。

张进则认为,动画电影行业目前最核心的弱项是人才,真正优秀的动画导演和团队太少。“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可能就不太合理。动画人才绝大部分去做游戏和广告,能留下来做动画的人太少。整个产业不成熟,从根上就有问题。”

卓然目前设置了“苗圃计划”,寻找有潜力的动画制作团队,投资其片单,目前已经投资了五六个团队,通过投资项目和片单,帮助有潜力的团队把剧本变成电影。

原文链接:

编辑于 2020-02-08 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