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生卒年不详),
[43]
字伯灵,
[44
]
华夏族
,
[45
]
孙武
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
菏泽
市
鄄城
北)一带人。
[43]
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
唐德宗
时位列武成王庙64将之一,
宋徽宗
时位列宋武庙72将之一。
[45
]
人物生平
卫公子
惠孙
之后,以字为氏。卫有陶叔,为司徒后有,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衅,采于宁为宁氏。
孙权
号吴,而四世亡于晋,又有厉氏(
孙皓
以秀奔魏改姓厉。) 《唐幽州内衙副将、
中散大夫
、试殿中监乐安郡孙府君神道碑》与《
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
》等碑文,
孙武
源出卫国姬姓孙乙。唐代孙壬林自述家族世系的碑文记载孙膑是
卫武公
的后代。
[1]
孙膑曾与
庞涓
为同窗,庞涓后来出仕
魏国
,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
刖刑
和
黥刑
,砍去了孙膑的双足
[2]
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3-4]
公元前354年,
赵国
进攻魏国的盟国
卫国
,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
长垣县
),
[6]
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
邯郸
(今河北省
邯郸市
)。
[7]
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
齐威王
召集大臣们商议,
邹忌
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
襄陵
(今河南省
睢县
)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
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
田忌
、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
邯郸
,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
卫国
,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
声东击西
、
围魏救赵
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
大梁
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
平陵
(今
山东
省
菏泽
市
定陶区
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
宋国
,北面是
卫国
,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
庞涓
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
临淄
(今
山东
省
淄博市
)、
高唐
(今
山东
省
高唐县
)两城的
都大夫
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
桂陵
(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一举击败庞涓。
[8-16]
公元前342年,魏将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
汝州市
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
[17]
韩昭侯
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18-21]
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
韩国
撤军返回
魏国
,但齐军此时已向西进军。
孙膑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应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加以歼灭。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
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
马陵
,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孙膑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
太子申
。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1]
[22-31]
主要影响
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
孙膑兵法
》。在战争观方面,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但是他反对
穷兵黩武
,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战争认识论方面,孙膑提出将领要知“道”,“道”就是战争的规律。孙膑认为作战时人众、粮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证取胜,只有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指挥得当,才能保证取胜。为此他专门阐述了积疏、盈虚、径行、疾徐、众寡、佚劳六对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矛盾,还对“奇正”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认为将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矛盾的作用,把握了这些矛盾的转化规律,才能利用微妙的变化出奇制胜。
战略思想方面,孙膑强调“必攻不守”。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进攻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不仅能够有效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够转换攻守形势,掌握战争的
主动权
。战术方面,孙膑提出“因势”、“造势”的思想。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他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
在军队建设、管理方面,首先,他对君主和将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领必须忠于君主,君主不应该干涉将领的具体军务,将领要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其次,他对将领的素质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将领应当具备义、仁、德、信、智五个要素,他还分析了能够致使将帅作战失败的品德缺陷。最后,他就管理队伍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可以概括为任用贤能、严明纪律、奖惩公平、赏罚及时。
但是孙膑的军事思想也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对战争的性质分辨不清,把士兵纯粹当作被驱使的工具,有些战略战术的表述过于简单片面,有时还夹杂着迷信观念,这也是应当指出的。
[32]
唐朝
建中
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
颜真卿
向
唐德宗
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齐将孙膑”。
[37]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
田单
、
赵奢
、
廉颇
、
李牧
、
王翦
而已。
历史评价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33]
班固
:“当时吴有
孙武
,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
商鞅
,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颜师古注:孙武、孙膑、
吴起
、商秧、
白起
也。”
孔融
:“不能止人遂为非也,适足绝人还为善耳。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
葛洪
:“孙膑思骋其秘略,而司马刖之。”
周昙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曾巩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
吴起
、
李斯
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34]
《
十七史百将传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孺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徐钧
:“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知葵。”
轶事典故
田忌
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作为赌注。孙膑发现比赛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建议田忌加大赌注,并且向他保证必能取胜。孙膑在“
田忌赛马
”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
[5]
-
第一是制靴业、制鞋业神。
传说孙膑被庞涓暗害后,为保护被削去髌骨的伤腿,用兽皮制成有史以来第一双过膝皮靴,后世的靴匠于是把孙膑尊为制靴业神。
还有一个传说是孙膑一日下山,遇上一个被毒蛇咬伤的樵夫。为了不让蛇毒攻心,孙膑一剑把樵夫的双脚砍了。樵夫一见脚没了,很不愿意。孙膑于是把自己的双脚砍下来,安在樵夫身上。孙膑没脚了,叫樵夫把鞋脱下来安在自己脚上。樵夫忘了问孙膑的大名和住处,回到家被妻子、孩子埋怨。樵夫的妻子说:“为了报答恩人,我们多做几双鞋子送去,免得他鞋磨破了又要受罪。”于是樵夫拿着鞋子到处打听。后来,樵夫找不到孙膑,就把鞋子送给人们穿,以此来了却自己的感恩之情。樵夫夫妻俩一直不停地做鞋、送鞋,天长日久穿了他家做的鞋的人常送些钱粮来,然后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帮着为别人做鞋,于是鞋匠这一行当就兴起来了。后来,鞋匠们知道了孙膑救樵夫的事,就把他敬奉为鞋匠的祖神,称孙祖、孙膑老师、孙膑神师、孙膑真人。鞋匠们一般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师,感谢祖师传艺后代。鞋匠的徒弟们在祭祀祖师后,向师傅献鞋,请求师傅指点。旧时北京鞋靴业者还在正月二十八在
前门
外同兴堂饭庄,举行祭祀孙膑的活动和宴会。
-
第二是皮革业神。
传说孙膑被
庞涓
挖膝之后,只好跪步行走,这样要用皮张裹缠膝部。因为带毛的原皮非常硬,磨得膝部非常疼,他就将皮子去毛并使其柔软,用起来舒服,缝制也方便。从此便出现了皮革业,而孙膑也成了这个行业的始祖。旧时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们都要聚会为孙膑祖师爷举行祭祀活动;今云南
丽江古城
附近
束河古镇
的“三圣宫”楼阁,仍还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的塑像。
-
第三是烧炭业神。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
鬼谷子
命令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去找 “无烟柴”。 孙膑决心一定要找到“无烟柴”,而庞涓却为人十分狡诈,借故不去找。孙膑找了好多天没找到,忽然飞来一群乌鸦,一边飞,一边“哇哟”、“哇哟”地叫着。孙膑一听, “哇哟”、“哇哟”不就是“挖窑烧炭”吗?于是他挖了个土窑,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头砍成一段一段的,装入窑中。点火后,几天功夫,就把一窑木炭烧成了。他用火点燃一试,果然没烟。“无烟柴”找到了。
鬼谷子
对孙膑十分满意,而庞涓对孙膑也就更加忌恨了。从此,人们把孙膑尊为烧炭业的祖神。
-
第四,豆腐业神。
传说
鬼谷子
为考验孙膑、
庞涓
,假装生了病。孙膑为让老师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就磨了豆浆。正巧他晾的盐,被露水化成盐水流进了豆浆,豆浆就成了豆腐(还有一个传说是庞涓往豆浆里洒了泡尿)。鬼谷子吃完豆腐后,夸奖了孙膑,要求孙膑再做点。庞涓十分嫉妒孙膑,偷偷的往盐水里加了点石膏水,没想到也成了豆腐。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孙膑和庞涓供奉为豆腐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
-
第五是泥塑业神。
无锡
惠山
泥塑从业者,从很早就供奉孙膑为本行业祖神。传说孙膑曾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
齐国
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再后来,惠山人把孙膑捏泥人的技艺继承了下来,从此
惠山泥人
声名远扬。
出版图书
后世纪念
孙膑旅游城
•亿城寺位于
山东
省
菏泽
市
鄄城县
箕山镇境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获得“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基地”、“菏泽市魅力景点”等荣誉称号。由孙膑军事纪念区、
亿城寺
、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孙膑军事纪念区再现武圣孙膑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和辉煌业绩。形成了“一山、一池、六大殿”的格局,整个景区建筑宏伟、文化底蕴深厚、是参禅拜佛、旅游休憩的理想圣地。
[46]
孙膑墓
位于
山东省
菏泽市
鄄城县
箕山镇
孙花园村东北500米的向阳河东岸。孙膑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在月厌河畔建一花园著书立说。当时,齐王经常派员到此探视孙膑这位曾一度为
齐国
建立了卓越功勋的一代兵师,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供官员歇宿的驿馆。孙膑辞世后,葬于花园东北侧驿馆前,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久而久之,此处成为圣地,日渐繁华,驿馆进而发展成为驿城。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此处便又建起一座驿城寺。
1990年,在此地出土了明
嘉靖
三十七年(1558年)重修
亿城寺
的墓碑一块,上刻有“膑墓址深邃”,经考证确定孙膑墓址在此。经孙氏族人重建,孙膑墓占地600平方米,其中墓丘直径4米,封土高3米,立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孙膑拳
是广布于
山东省
境内的一种外家拳术,始创于
晚清
时期,由于习练者多穿长袖衣服,人称“长袖拳”;又因打拳时动作开合张显,又称之为“大架拳”。但孙膑拳是否为孙膑所创所传,已无从考证。2011年,孙膑拳被列为第三批中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