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好奇寶寶的Mita,今天在畫畫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古代人是怎麼取得染料的呢?」

她跑去問Mi媽,但Mi媽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讓Mita仔細回想看看,搓揉植物葉子的時候,手指上除了留下植物的味道以外,有沒有沾上綠色汁液?拔桑葚的時候,手指是不是變成紫紅色了?在製作紅龍果麵包時,麵包變成了什麼顏色呢?

「在這些生活細節裡,就藏有問題的答案。」

聰明的Mita立刻領會,她興奮地說:「我知道了!古代人是不是從植物裡取得顏色的?」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果皮、種子等,都可以提取出色素作為染料,這些可以染色的植物被稱為「染料植物」,並很早被古代人所知道。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古代遺址中,就發現古代人使用染料的痕跡。推算起來,植物染料的使用大概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

Mita知道後瞪大眼睛,5,000年的時間比她想得還要久,同時她也好奇,「什麼植物可以用來染色呢?」

▲ 生活中很多植物都可以做為染料使用。

Mi媽想了想說:「有非常多種,你吃的蔬果有不少也是染料植物。」

運用不同植物的部位,染出來的顏色會不同。根據植物染出來的顏色,可以分為紅色系、黃色系、藍色系、紫色系、茶褐色系和黑色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