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欣赏的认识与误解
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定在审美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必须具备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在各种美育中,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西方古典音乐、中国古代音乐,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拥有相当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表现力。音乐教育,不仅意味着教会人们去演奏或演唱,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艺术的欣赏。像众多艺术作品是想象的产物那样,音乐同样是需要想象并帮助人们产生想像的艺术。音乐教育不仅在智力因素开发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上也有其独特的功效。可以说,在美育的诸多手段中,音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表现力。
更重要的是,音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音符组合和随意的节奏安排,而是铸造人的灵魂且蕴含着人的精神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任何一种艺术的人,真正的目的并不仅是要造就少数卓越的人,而是要唤醒和激起整个人群的想像力,”只要对世界历史略有所知的人就会发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德国王阿尔弗莱和拿破仑,弗洛伦斯·奈亭格尔、达尔文、牛顿,再由你选择加上或抽掉一些人,你将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有些好,有些坏,有的有伟大的智能,有的只有较小的。但是,在任何一张单子上你都可以找出他们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幻想、想像力。”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法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会因而丑化。”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有三大作用: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他说:“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乐调……某些人特别容易受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理感到一种轻松舒适的快感。因此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
但是,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音乐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生活情趣,扩大心胸和拓宽视野,促进他们的专业技术和自身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误以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在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教材编写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均缺乏应有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只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和人文的情怀的现象,固然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精神面貌有关,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的严重缺失,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有鉴于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对专业以外的艺术和人文教育的忽视,本文拟从音乐的价值与意义、功能与作用,音乐教育的文化与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试图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加强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一起参与到《音乐欣赏》素质选修课的研究与探讨中来。
二、音乐的功能和作用
(一)音乐可以激活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种独有的天赋。动物缺乏想象力,所以不会有创造性思维。通常,具有创造思维的人都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在人类的一切创造性活动中,尤其是科学、文学、艺术甚至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想象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每一件美妙作品,都是想象力产生的结果。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中,就有很多人酷爱音乐。爱因斯坦就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却可以遨游世界。美国现代科学家M·路易浦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在一部著名的大学教科书《概率论》的序言中曾告诫读者,在数学中,也正如在各种体裁的诗歌中一样,读者从素质上必须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人才行。另一位科学家也说:“不伴随着想象的经验是贫瘠的,想象能使囚犯在斗室里做他的美梦,然后拿起笔写他的《天路历程》(指世界著名作家班扬),它可以使人变得仅次于天使,它可以使人站在最低贱的、枯燥无味的工作者旁边还有勇气说:‘起来,因为今天要显圣了’”。
确切地说,音乐这门艺术是对幻想的一种刺激剂,它在观众的心中,时时能唤起一些不连贯的想象图画和画面,使人陶醉在瞬息万变的感觉之中,而这恰恰就是音乐可以激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独特功能。而这种魅力并不在于音乐自身的情节,而在于它提供给我们的原是一个不断可以把新的人生体验放进去的想象空间,让你的思维插上翅膀在自由的境界中翱翔。
(二)音乐可以促进人格完善
人与音乐的关系是一种极其深刻的美学和人类学的关系。中国的孔子和庄子把音乐看成是一种乐教,认为乐教就是培养人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达到人生的完美境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孔子就指出,音乐既表现人的情感,又陶冶人的情操,最终能够感化人心。他提出音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际上就是给音乐制定了一个创作和评价的标准。这也是中国音乐通常保持一种比较理性的节制状态,曲调大多委婉、柔和、伤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以说,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是美与人的统一,是人与世界的和谐。
在《论语·秦伯》中,孔子说:“兴子诗,立于礼,成于乐,”将“成于乐”立于“兴诗”、“立礼”之后,说明在孔子的心目中音乐是人格完善的最终手段。 “成于乐”主要强调乐对人的伦理上和人格上的濡化作用,强调身与心、知与行、心理和伦理的交融统一,即人成为“仁人”。也就是说,在对音乐技巧或各种艺术技巧的熟练掌握的同时,人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一种人性的自由感。由此可见,音乐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它时刻存在于人的生活之中。通过音乐,可以实现人生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全面和谐。
(三)音乐可以调节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人们不得不承受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各种统计和研究数据显示,人类精神方面的疾病正在逐年增长,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因为大学生是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心理还没有真正成熟,人格也没有完全独立,步入大学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后,地域差异、家庭差异、个体智力差异等因素,给他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怎样解决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学习音乐也许是最佳的手段之一,因为音乐对治疗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灵创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优美轻松的音乐可以治疗精神抑郁症。康德就认为“音乐给人快乐,促进人的健康,并还可以达到激情。”汉斯立克甚至认为音乐可用于精神病的治疗。他说:“值得注意的是,医药中唯一应用音乐的实例,即精神病的治疗,主要地反映着音乐的精神影响的一面。……但这并不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了物质的刺激,也不是由于引起了热情,而是因为音乐的游戏使病人放松、散心而又吸引着他,对阴郁或过于激动心情发出一种安静愉快的影响的缘故。”
众多研究表明,听了一个阶段的音乐后,病人的精神会愉快开朗起来。音乐医疗的例证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效果也很好,甚至超过药物疗效。音乐只要作用于人脑,必然参与脑细胞的释放某种化学元素的活动,还会增强脑细胞的代谢功能。所以,优美的音乐声波对脑神经有强大的调节力量。
其次,音乐可以激活人的创造思维,可以完善人格,可以调节情绪,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正如学者所言:“音乐不会使你富有,但是它能使你幸福;它不能拯救你的灵魂,但会使你的灵魂值得拯救,但是二者的条件是不要把你自己的生涯看作是出售某种东西的小贩,而是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试图去促进世界的想像,使音乐艺术对更伟大的生活艺术有帮助”。
三、音乐教育的文化与传统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乐教也成为中国的一大文化传统。从古代乐教的常识和礼乐制度的形成,到近现代中西音乐进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乐教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
严格说来,礼乐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的原始礼仪活动。原始礼仪,主要是以祭祀为主的乐舞形式呈现出来。它不仅具有审美的意义,而且还成为一种社会性、人文性的情感,成为后世礼乐教育的先声。到了周朝,特别是西周,其乐教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从个体行为(“教之以文”)、观念(“化成于心”)的教育方式入手,达到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观念、意识、情感体验的契合一致,具有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性质。诚如学者所言:“周代的乐教,是一种整体上的美育,是在与德、智、体并不相悖、共为一体基础上的美育。乐教之美育不是作为一种技能,也不是作为脱离德、智、体教育的单纯情感教育而存在,相反,乐教之美育是在具备德、智、体诸教育因素的传习教育与活动中,在对行乐、习乐者整体素质的培养中实现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和人们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因为“一方面上古时代礼乐之兴,与政治教化的血缘即不可分;另一方面是由于孔、孟对乐的态度,不只是欣赏其美,尤其重视乐所象征之德。”
与希腊哲人柏拉图之重视音乐之美不同的是,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说:“不图为乐至于斯!”“《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办学,也是以礼乐为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为基本教材。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也,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荀子在《乐论》中更进一步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辩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汙之气无由得接焉”。
[13]
对具教化功能的音乐,荀子是从音乐的型态表现、情感意象以及乐舞表演的行为这三方面去认识和评价的。其讲伦理道德的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把乐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教于乐。《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也可以代表后世儒者对音乐的一贯看法。
到了近现代,这种沿续了几千年的音乐教育传统受西洋音乐教育和西洋教育体系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它的道德伦理和情感教育方面的价值,却增添了不少政治教化的意味和大众娱乐的味道。尽管西方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也进入到中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体系,但中国的高校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其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知识、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失去了其教化育人的旨趣和思维训练的作用。而且音乐教学的主题和内容也逐渐以西洋音乐为主体,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失去了其本来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各有特色,如在精神方面,西洋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分;中国音乐则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在美感形态方面,西洋音乐追求主题的深刻,表现的强度和音响效果的绵密厚实;中国音乐则追求韵味的深邃,表现的力度和音响效果的虚淡空灵,余韵悠长。在音乐的音色方法,西洋音乐接近“器声”,追求共性;中国音乐则接近“人声”,追求个性。在表现形式方面,西洋音乐注重音的固定、织体上的网状结构、节奏的整齐规则;中国音乐则注重乐音的变化、织体的单线延伸和灵活自由等。中西音乐在本体论上的不同特点,既是不同民族、地域、时代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不同个体和群体共同创造的结果。它们都具有修身养性、化民成俗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因此,在高校教育活动、特别是音乐艺术教育活动中,既要全面反映中西音乐的个性及其特点,又要充分看到中西音乐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情感、调动人的情绪、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共同性。总之,音乐教育,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现代西方,一直都受到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甚至直接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事实上,音乐教育早已成为中西方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一个不断强化和始终坚持的传统。
四、音乐欣赏的价值与意义
音乐对人的身心影响如此之大,当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又越来越高,因此音乐欣赏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对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普及已经到了不得不立即行动起来的时后。
音乐欣赏可以给学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欣赏可以增强多方面的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虽然是多方面的,音乐审美素质也只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音乐审美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因为,人性本身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音乐与其他美好的事物之间具有本质的联系。正如爱德华·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所说的那样:“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它跟人类其他活动一定有相互的关系;跟同时代的文学和造型艺术创作,跟当时的文艺、社会和科学的动态,跟作者个人的经历和信念都有关系。”他认为:“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和训练,在增强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音乐欣赏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而且能够加深对众多音乐艺术家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中了解各具特色的风俗人情、人文历史,因此其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大意义。法国自然科学家、音乐理论家马林·麦尔生曾指出:“音乐的动机可以描绘海洋、天空、一切存在于我们世界中的东西的运动。因而音乐中的音程能反映人的肉体、心灵、世界的首要因素,以及天空的运动。全靠这种性质,音乐才比绘画更多地为人的道德和风俗服务,因为绘画好像是死的,静止不动的,而音乐则充满活力,并且能把歌唱家和音乐家的心灵、思想、感情的活动传达给听者。”正因为音乐描绘对象是:“一切存在于我们世界中的东西的运动,包括自然运动,社会运动,人际互动和内心活动在内的‘世界的首要因素’,所以音乐欣赏能开阔人的视野,拓宽人的心胸”。
再次,音乐欣赏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柏拉图认为音乐不仅能使人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而且能成为“思想和哲学的导火线”。因此他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文人兼音乐人的迪伦·鲍勃、科学家兼画家的达·芬奇等事例就足以说明,跨界的人生更精彩。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中有不少人喜欢音乐,甚至认为音乐是其科学研究的启活器,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喜爱拉小提琴,尤其是研究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休息一下,听听音乐。他的妻子艾尔莎说:“音乐对他的物理理论研究帮助很大。他走进书房,过一会儿又走出来,在钢琴上弹奏两下,写点什么,然后又回到书房去。”爱因斯坦的儿子回忆道:“每次他感觉走到了死胡同或遇到困难时,就会求助于音乐。然后问题通常就会迎刃而解了。”弗洛伊德曾说:“对我来说,没有音乐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
大
量研究表明,音乐能调动人的情绪,开启人的思维,唤醒人的想象,增强人的记忆,因此它同样地从根本上有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方面的引导和指导,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热情,这也是专业教育所必需的心理和精神基础。
最后,音乐欣赏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贝多芬认为“音乐当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舒伯特也说:“他们对我在圣歌里所表现出的对圣母的虔诚表示惊服,这种虔诚好像抓住了人们的心灵并变成了人们的信仰。”门德尔松甚至认为“音乐则胜过用文字的千百科美好的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依据柏拉图的看法,成长中的孩子会受到他所听到的曲调的影响,从而僭取曲调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性格的特征。他认为某些音乐旋律会产生优雅、温和、勇敢以及其他的德性。有些旋律却引起笨拙、放纵、懦弱以及其他的恶习。中国哲人对音乐也有相同的体认。《乐记》说:“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溢之音作,而民淫乱”。黑格尔也认为:“音乐的基本任务不在于反映出客观事物,而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按照它的最深刻的主体性和观念性的灵魂进行自我运动的性质和方式。这番道理也适用于音乐的效果。通过音乐来打动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汉斯立克同样表示:“我们时常看到听众被一曲音乐所感动,怀着欢乐或忧郁,他内心深处受到了振动或震动,远远超过了纯审美性的愉快……音乐比任何其他艺术美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尤其当我们很激动或忧郁的时候,我们特别强烈地感到音乐对我们的心情的特殊力量。”
由此可见,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好音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也能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人生观的形成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美,音乐欣赏就是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美,从而对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情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符合高校对学生开展德育、美育的要求。因此,音乐欣赏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音乐欣赏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音乐欣赏》素质选修课在高校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音乐欣赏》是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素质选修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音乐基础薄弱的群体。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灌输文化知识为主,而作为艺术门类的音乐、美术,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后,音乐知识基础极其薄弱,给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和推广造成了较大的阻碍。而且很多学生认为,素质选修课、特别是音乐欣赏课并不重要,检查和考核都相对容易,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出于“玩一玩”的目的选择了《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他们中多数人以为音乐欣赏就是听听音乐,放松放松,不用死记硬背,不用演算推理,但一旦进入音乐史或乐理知识的学习时,就立即出现畏难情绪,进而抵触应付,因此较大地影响了课程效果和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自从1995年教育部提出在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目标以来,一个涉及领域广泛、学科门类众多的素质选课体系虽然已在一些高校中初步形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忽视音乐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音乐欣赏》课程设置方面有着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对学生学习《音乐欣赏》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而且缺乏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的原则、目标和检查考核的标准,尤其是缺乏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从而使《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其教学效果因而也不十分明显。
(三)音乐教师自身缺乏自信。
在普通高校里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的角色往往十分尴尬,不是安放在公共课教研部门,就是挪移到体育或学生工作部门,因其教学的课程不是学生专业必修课,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微乎其微,因此他们在与其他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人员交往中,往往缺乏自信,也缺乏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晋升,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六、音乐欣赏的方式和方法
《音乐欣赏》素质选修课,对于大学生在真、善、美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如前所述,高校和学生本身对此并未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转变师生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观念,将音乐欣赏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变革传统教学的模式。
高校音乐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视听、鉴赏、讨论和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因为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造成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热情不高的现象。另外,可以引入校外优秀音乐团体的专业人士或知名音乐人兼职授课,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环节,又改进了教学方法,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对高校音乐教师不足的师资也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二)转变学生错误的观念。
《音乐欣赏》的课程设置、宣传推介和正确引导,对音乐教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应在高校中适当地宣传《音乐欣赏》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和正确地认识到音乐欣赏对其专业学习和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有必要创造一种音乐欣赏的文化氛围,比如利用学校广播站和校园网络,以及各种文体比赛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音乐欣赏和音乐教育,改变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片面的或错误的思想认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而且也活跃了校园学习气氛,丰富了校园文化;再次,学校应该重视音乐教师师资力量的储备,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其音乐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在提高音乐欣赏课的吸引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教学管理的方法。
高校素质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虽然纳入专业课教学管理的范围,但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征订、教案编写、教学检查和考核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管理中,应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针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其多样化的教学和差异化的考评,切实尊重学生的长处、个性和兴趣,鼓励或允许他们自由地选择音乐欣赏课程和考试的方式方法。
(四)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
学生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个人。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营造学音乐、爱音乐、赏音乐和用音乐的氛围,在校园内适当地融汇中外音乐文化的元素,普及中外音乐历史文化,推介古今中外音乐名家名作,举办一些高精尖的音乐演奏会或音乐歌唱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音乐的韵味和文化的气息,如定期邀请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等进校园传播他们的技艺,加深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音乐欣赏的信心和积极性。
(五)搭建音乐交流的平台。
音乐欣赏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音乐之间的互动,缺乏音乐对话和师生交流的环节,音乐欣赏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无论是校内校外,还是课内课外,都应存在一个相互交流、彼此对话的空间和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应创造一个师生互相交流音乐欣赏的体会,共同研讨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之美的机会;在校园内,设置一个公共交流和展演的平台,如演播厅和大舞台的设置,就有利于音乐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创造者、演唱者等之间的交流。
(六)建立音乐教育的队伍。
音乐欣赏需要高雅的艺术和人文的修养,而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队伍,无论是对于音乐教育,还是对校园文化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育的队伍建设,首先应注意中外音乐、尤其是中西音乐专业教师的配备,避免过于单一和非专业化。其次,应注意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和音乐批评等方面的专业训练,避免教师只会表演而不会评论,只知音乐理论而不识音乐艺术,只懂音乐本身而不解音乐文化的片面现象。可以说,高校音乐欣赏的效果,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是高校音乐欣赏课摆脱困境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