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 [5] 朱常洛生母王氏出身低微,且一直不为 明神宗 所喜。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 国本之争 ”、“ 梃击案 ”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 泰昌 ”。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但他“惑于女宠”、“导以荒淫”。 [33] 即位一个多月,就在服用鸿胪寺丞 李可灼 所进之“红丸”后驾崩,享年三十九岁。 [38] [42]
朱常洛数十年间饱受明神宗的漠视与 郑贵妃 一党的欺凌,战战兢兢的人生更使其形成了懦弱阴柔的个性。直至继位为帝之时仍受郑妃与 李选侍 的影响和控制,这为后来的“ 红丸案 ”、“ 移宫案 ”埋下了伏笔。他的离奇暴崩也为其子明熹宗 朱由校 留下一个剑拔弩张、分崩离析的统治集团。《 明史 》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庙号光宗,葬于 庆陵 [33]
全    名
朱常洛
别    名
泰昌帝
谥    号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封    号
皇太子 [35] (即位前)
庙    号
光宗
年    号
泰昌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北直隶顺天府 [2] (位于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
1582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
1620年9月26日
逝世地
紫禁城乾清宫 [34] (位于今北京市)
陵    墓
庆陵 [34]
安葬地
北京市 昌平区 天寿山内
在位时间
1620年8月28日 至 1620年9月26日
前    任
朱翊钧 (明神宗)
继    任
朱由校 (明熹宗)
主要成就
废除矿监和税监,拔擢良臣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时期

朱常洛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所生。 明神宗 的皇后王氏、昭妃刘氏自万历六年(1578年)册封后,都无子嗣。
万历九年(1581年),神宗在其生母李太后的 慈宁宫 中私幸宫女王氏,后来王氏有孕,神宗忌讳这件事情而不敢承认,但在内起居注中记载了这件事情,并有当时赏赐给王氏的实物为证,再加上李太后盼孙心切,最后被迫承认这件事情。
万历十年(1582年),明神宗册封宫女王氏为恭妃,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生子,是为明神宗长子,取名常洛。 [3-4]

国本之争

明神宗 正宫皇后没有子嗣,众多嫔妃中对郑氏尤为宠爱,万历十二年(1584年),晋封为贵妃,产下皇二子 朱常溆 ,可惜夭折。皇帝对她宠爱不减,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生皇三子常洵。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并借机乞求明神宗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自己则做皇后。两人写下合同,在道教庙宇中立誓。 [5] 神宗的承诺,违背了祖制和封建礼制,势必引起重大的政治危机。
朱常洛
明神宗专宠郑皇贵妃,迟迟不立太子。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他们争相提及皇储问题,奏折累计成百上千,无不是指责后宫干政,言辞之间矛头指向郑皇贵妃。明神宗搁置不管,仍旧宠爱郑氏。 [6]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 )十月,皇帝终于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 朱常洵 为福王、五子 朱常浩 为瑞王、六子 朱常润 为惠王、七子 朱常瀛 为桂王,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 申时行 王家屏 赵志皋 王锡爵 ),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就因为有谣言说 万历皇帝 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结果皇帝仅仅是让福王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了。
恭妃王氏仍旧寂居幽宫,见不到万历帝,整日以泪洗面,流泪度日,渐渐的双目失明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氏薨逝,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是皇帝居然不同意。再进言,皇帝才勉强同意追谥皇贵妃。 [7-9]

梃击之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逢人便打,伤及守门官员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内官韩本用将持棍男子抓获,宫内才平静下来。事发过后,张差供认系郑贵妃手下宦官庞保、刘成。郑贵妃为免心腹受罪,向皇帝哭诉。但是太子差点遇害,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皇帝无奈,说这件事最好是你向太子争取谅解。郑氏跪拜太子,太子慌忙回拜。最后,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癫奸徒为罪名,杀张差于市,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 [10-11] 史称“梃击案”。(《明史》中未曾证实这一案件,但郑贵妃企图夺嫡之事确有此情。)
但梃击案过后,太子检讨 缪昌期 认为“梃击”后台是 魏忠贤 为首的阉党,于是义愤地说:奸徒狙击太子宫,能以“疯癫”二字开脱乱臣贼子之罪,以“元功奇货”抹煞忠臣义士吗? [12] 后缪昌期被阉党陷害致死。

短暂在位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皇帝驾崩。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宣布改元 泰昌 [1]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13]

命丧红丸

朱常洛举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十日,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 万寿节 ,也取消了庆典。据《 国榷 》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 崔文升 治病。 [13]
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朱常洛即位以后,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后来,廷臣们对于崔文升进药的资格和所进药物是否符合医学原理两点,对其进行猛烈的抨击。给事中 杨涟 说:“贼臣崔文升不知医……妄为尝试;如其知医,则医家有余者泄之,不足者补之。皇上哀毁之余,一日万几,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杨涟认为,朱常洛本来身体就虚弱,应当进补,而崔文升反而进以泻药,其心叵测。当时,朱常洛生母王氏外家、原皇太子妃郭氏外家两家外戚都认为其中必有阴谋,遍谒朝中大臣,哭诉宫禁凶危之状:“崔文升药,故也,非误也!”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常洛召英国公张惟贤、 内阁首辅 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的意思并下令将崔文升逐出皇宫。 [14]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说:“彼称仙丹,便不敢信。”接着,内阁大臣们进乾清宫探视朱常洛。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方从哲说:“ 鸿胪寺丞 李可灼自云仙丹,臣等未敢轻信。”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泰昌元年九月初一日(1620年9月26日)五更,朱常洛驾崩。于是,廷臣纷纷议论,指定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熹宗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红丸,其实与 嘉靖皇帝 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 辰砂 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便暴毙而亡。 [15]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年仅三十九岁。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废矿税

朱常洛即位后便下令罢免全国范围内的 矿监 、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的采榷活动。矿税早为人们所深感厌恶,所以诏书一颁布,朝野欢腾。 [16]

饷边防

朱常洛即位后,便借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百万犒劳边防将士,由大内银库调拨二百万两银子,发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九边巡抚按官,让他们犒赏将士;并拨给运费五千两白银,沿途支用。朱常洛还专门强调,银子解到后,立刻派人下发,不得擅自入库挪为它用。 [17]

补官缺

朱常洛先命令 礼部右侍郎 、南京吏部侍郎二人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随后,将 何宗彦 等四人均升为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启用卸官归田的旧辅臣 叶向高 ,同意将因为“上疏”立储获罪的三十三人和为矿税等获罪的十一人一概录用。 [18] 召回在万历一朝因为上疏言事而罢免的官员,像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等一些正直敢言的大臣都是在这一时间被起用的。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明光宗实录》赞曰:自古帝王仁心仁闻洽于天下,未有不须久道而后成者,必世后仁,圣人言之矣。乃光宗贞皇帝在位仅三旬,升遐之日,深山穷谷,莫不奔走悲号,何圣化之神感孚若是速也!盖帝睿质夙成,蚤亲师傅,养德青宫,已洞悉四海之艰难,故当神皇晏驾,时遗诏未颁,德音遽播。大宝初嗣,仁政沛施,捐朽蠹而九塞饱腾,撤狐蟊而万廛欢动。政地广股肱之助,谏垣充耳目之司。黄发并升于公庭,白驹不滞于空谷。至于虚怀延接,一月而三召臣工;锐意图几, 浃旬 而两蠲税额。德意独行独断,燮理莫施其功;威权自揽自综,𥊍御不参其柄,铄乎盛矣!旷千古而仅见者也。乃其尤难者,以何思何虑之天,处若危若疑之地。 冲龄 出讲,已历艰辛,而容色温然,动止泰然。内庭有 菀枯 之形,若弗知也者;外庭有羽翼之激,若弗闻也者。即册立,寻常事耳,时而举棋,时而 反汗 ,大臣去,小臣谴,宜如何动于耳目者?而帝也有 夔夔 ,无 栗栗 ,潜之又潜,巧伺者不能窥,善孽者不能中。福藩就国,恸哭抱持,张差发难,帝侍神皇左右,亲传 睿旨 ,晓谕百官,群嚣遂息,所全实多。登极后即遵遗命,进封皇贵妃,廷臣力争,竟不忍夺,以 戚畹 哀请而后止,毫不芥蒂于前事也,此即 虞舜 大孝,何以加兹?以舜之孝,扩尧之仁,然则帝之所以感动人心,又自有在,而非仅仅更张注措之迹者矣。夫官天下者,寿在令名;家天下者,寿在长世。神皇即不豫,何难四十日留也?使帝之 出震 未及,而 干蛊 莫施,天下之事,将不可知,然则我国家亿万年无疆之祚,皆帝四十日之所延也。帝之功德,又岂但在普天之思慕已哉?天眷宗社,不虚也! [29]
明史 》赞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19-20]
谈迁 :仁宗监国二十一年,谗毁狎至,光宗青宫十九年,虽罹群疑,而神祖悬注,深为宗社虑,固无俟商山之羽翼,而今犹以臆见窥,独不睹毓德宫谒拜之序,慈宁宫执手之情乎?圣性惇慱,即位之始,曲遵遗旨,而迟回于贵妃之册立,继立之善,其谁曰不然,闻在储养,嫔御稀少,又震索受代,乾飞乍跃,内廷无轩龙之席, 谅闇 多惨墨之容,而一再临朝,天地摧裂,仁宗趣驾于前,而帝又加迅,哀我人斯,莫不涕恸,究其所自,或有微端。仁宗之疾,宿有虚喘,光宗缵极之时,万灵呵护,药石未闻,改日改旬,而云天之颂,尫瘁莫支矣,则谁为之耶?天未厌祸,大丧三见,求之往牒,亦不屡遘, 鼎成 之泣,外臣往往至失声,感德悲遇,伤哉盖难言之也。或曰:“帝而少延,衡量人物,高下在心,党事且立解。”洛、蜀之争,玄黄之战,气运系焉,即帝之 懿铄 ,不能以磐石之基移漏刻之晷也。 [39]
蔡东藩 :光宗之昏淫,甚于神宗,即李选侍之盅惑,亦甚于郑贵妃。郑贵妃专宠数十年,终神宗之世,不得为后。光宗甫经践祚,李选侍遽思册封,是所谓一蟹不如一蟹,每况而愈下者。然莫为之前,即无后起,有神宗之嬖郑贵妃,始有光宗之宠李选侍。且郑贵妃进献美姬,戕贼光宗,又令不明医理之崔文升,进以泄药,一泻如注,剥尽真元,虽无李可灼之红丸,亦难永祚。是死光宗者实郑贵妃,而贵妃之致死光宗,尤实自神宗贻之。 [41]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参见: 晚明三大疑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长辈

高祖: (追尊)睿宗献皇帝 朱祐杬
高祖母: (追尊) 慈孝献皇后 蒋氏
曾祖: 世宗肃皇帝 朱厚熜
曾祖母: (追尊) 孝恪杜皇后
祖父: 穆宗庄皇帝 朱载坖
祖母: 孝定太后 李氏
父亲: 明神宗 朱翊钧
嫡母 孝端显皇后 王喜姐
生母 孝靖皇后 王氏(王恭妃)

后妃

皇后
孝元贞皇后 郭氏, 原配 太子妃 ,生 怀淑公主
孝和皇后 王氏,初为 才人 ,生明熹宗 朱由校 、简怀王 朱由㰒
孝纯皇后 刘氏,初为淑女,生明思宗 朱由检
妃嫔
选侍 ,生齐思王 朱由楫
李康妃 ,初为选侍,即"西李",光宗最宠爱的妃子,生怀惠王朱由模、乐安公主朱徽媞,“ 移宫案 ”中的风云人物;
李庄妃 ,初为选侍,即“东李”,抚养过崇祯皇帝,以仁慈著称;
傅懿妃 ,六公主宁德公主、七公主遂平公主。 [31] 湘怀王朱由栩。 [32]
敬妃 ,生惠昭王朱由橏;
慎嫔 ,生最小的女儿悼温公主朱徽姃。
郭定嫔 [40]
张襄嫔 ,清军入关后被清廷赡养 [28]
李恪嫔 [40]
赵选侍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被朱由校的奶妈 客氏 诬陷,赐死。

子女

儿子
序列
姓名
生卒年
封号
长子
1605年-1627年
明熹宗 [21]
次子
1606年-1609年
简怀王 [22]
三子
朱由楫
1609年-1616年
齐思王 [23] [32]
四子
1610年-1614年
怀惠王 [32]
五子
1611年-1644年
明思宗
六子
生卒年不详
湘怀王 [32]
七子
生卒年不详
惠昭王 [32]
女儿
皇长女 朱徽娟 (1604年―1610年),母孝元皇后郭氏,七岁殇,追封怀淑公主。 [24] 天启时追封悼懿公主。 [36]
皇二女 朱徽姮 ,母不详,早夭。崇祯时追封悼宁公主。 [37]
皇三女 朱徽嫙 ,母不详,早夭。崇祯时追封悼康公主。 [37]
皇四女 朱徽㜲 ,母不详,早夭。崇祯时追封悼恭公主。 [37]
皇五女 朱徽婉 ,母不详,早夭。 [30] 崇祯时追封悼顺公主。 [37]
皇六女 朱徽妍 ,母懿妃傅氏,封宁德公主,下嫁刘有福。 [30-31]
皇七女 朱徽婧 ,母懿妃傅氏,封遂平公主,公主下嫁于齐赞元。生有四个女儿。崇祯六年正月初一日病薨。 [30-31]
皇八女 朱徽媞 ,母康妃李氏,封乐安公主,下嫁 巩永固 [25] 巩永固此后因李自成起义焚烧全家,举剑自刎身亡。 [26]
皇九女 朱徽妱 ,母不详,早夭。崇祯时追封悼淑公主。 [37]
皇十女 朱徽姃 ,母慎嫔邵氏,早夭。崇祯时追封悼温公主。 [32]

陵寝墓地

播报
编辑
明朝第十四帝光宗朱常洛死后,葬于 庆陵 。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庆陵的地下玄宫自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定穴营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龙门,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50万两。且工程质量精细,除玄宫全部用石料外,其“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27]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张廷玉 《明史·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19]

影视形象

播报
编辑
1986年电视剧《 白发魔女传 》:区永汉饰演朱常洛;
1986年电视剧《 白发魔女传 》: 马德钟 饰演朱常洛;
1991年电影《 半妖乳娘 》: 曹查理 饰演朱常洛;
1999年电视剧《 白发魔女 》: 王伯昭 饰演朱常洛;
2005年电视剧《 锦衣卫 》: 刘文治 饰演朱常洛;
2007年电视剧《 明宫谜案 》: 刘欢 饰演朱常洛;
2010年电视剧《 大明嫔妃 》: 宋洋 饰演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