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 , 也称万佛峡 , 开凿在甘肃省瓜州县城南约70公里的榆林河 ( 也叫踏实河) 峡谷中,现存唐至清代洞窟43个,东崖分上下两层共 32个,西崖只有一层共11 个,保存有彩塑270余身,壁画约5千余平方米。因榆林河畔榆树丛生,榆林窟因此而得名。1961年 , 榆林窟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的始建年代由于缺乏相关的文献史料,至今仍悬而未决,但就保留下来的洞窟和彩塑、壁画来看, 榆林窟的始建年代不会早于初唐。其中第 17窟、第28窟、第39窟当属榆林窟最早的洞窟,为初唐所建。此外,榆林窟第 6窟内的弥勒大佛高约 25米,虽经历代多次重修, 但其规模和气势仍体现着唐代的恢弘气象。从这身大佛的规模和倚坐形式看,也应属于唐前期。

榆林窟第17窟内景

榆林窟第28窟中心柱

榆林窟第6窟弥勒大佛

唐大历十一年 (776), 吐蕃人占领了瓜州。吐蕃人信佛 ,在榆林窟也开凿了不少洞窟, 但大多已被后人重修重绘 , 只有第25窟和 15窟前室完整地保存了中唐时代壁画的原作。尤其是第 25 窟,画家用多种线描法刻画人物形象, 特别是用圆润流畅的兰叶描表现富于动态的人物和衣纹, 显得轻快潇洒。

画家还利用线描的轻重缓急表现衣服飘带等的不同质感。房屋建筑、山水树木等, 也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描绘,颇具质感。在色彩的应用上, 基本上趋于浅淡而又富有变化, 用以突出线描的特色,显得典雅庄重。总之,第25窟全窟壁画构图严谨、线条流畅、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充分体现了精湛高超的绘画技艺,成为敦煌石窟中的经典之作。

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佛经变》

榆林窟第25窟《舞乐图》

榆林窟第25窟《弥勒经变 老人入墓》

榆林窟第25窟《大日如来》

榆林窟第25窟《普贤变》

第15窟的前室壁画风格与25窟完全一致。南壁的东方天王,身著铠甲, 双目圆睁, 一手持箭待发, 表现出一个将军的威武气魄。窟顶的飞天或手持凤首箜篌, 或吹奏横笛, 悠然而下,别有情趣。

榆林窟第15窟 天王

榆林窟第15窟 伎乐天

五代、北宋时期,由于当时的丝绸之路已经衰落, 敦煌与中原的经济文化往来也越来越弱,瓜沙地区逐渐变成一个相对来说较为封闭的地域,敦煌石窟开始走向衰落。尽管此时的曹氏归义军政权以官方的形式有组织的开凿洞窟, 而且从规模到技法也都保持了相当的水平,但终因缺乏强大的中原文化影响,给敦煌石窟艺术造成了较大的局限。这一时期,壁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梵网经变、地狱变等。有的虽然不是新产生的题材, 但在表现技巧上却有着自身的特点。 第12、16、19、32、33、35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榆林窟第16窟 曹议金

榆林窟第16窟 曹议金夫人甘州回鹘公主

榆林窟第19窟 曹元忠及儿子

榆林窟第32窟《维摩诘经变》 围棋

榆林窟第33窟《地狱变》

榆林窟第35窟《五智如来曼荼罗》

天圣八年 (1030), 曹氏归义军最后一位节度使曹贤顺投降西夏,西夏占领了瓜州。1036年,西夏又攻占了沙州。在曹氏末期到西夏初,回鹘在瓜、沙一带的势力较强,对敦煌石窟艺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敦煌石窟中,有不少洞窟具有高昌回鹘壁画的许多特征。榆林窟第39窟的壁画就具有典型的回鹘风格。本窟始建于唐代,现存壁画为回鹘时期重绘。前室甬道两壁有回鹘供养人像,窟内壁画的内容主要有千手千眼观音、罗汉像、儒童本生、说法图、药师佛等。其中如药师佛、儒童本生等都是回鹘高昌石窟壁画中最流行的题材,风格上也与高昌壁画相近。

榆林窟第39窟 回鹘男供养人

西夏在建国之后, 很重视吸收汉文化,以巩固其统治。西夏对佛教极为崇拜,多次派人到北宋求取佛经,同时还派人到西藏请藏传佛教大师来传教。因此,西夏佛教具有汉藏结合、显密双修的特点。西夏在河西一带大兴佛事,在张掖建了大佛寺,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处都开凿了石窟。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都有西夏开凿或重修的洞窟。尤其是榆林窟,被西夏高僧慧聪誉为“白日圣香烟起,夜后明灯出现”的“世界圣宫”。第2窟、第3窟、第10窟、第29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窟。

第2窟西壁门南、北侧各画有水月观音一铺。下部还画有西夏供养人的画像,并有西夏文题记。南侧的水月观音娴雅地坐在一片岩石上,身后的岩间伸出几枝嫩竹,天空飘着彩云,两只青鸟自由飞翔。下面碧波荡漾的绿水中生出两枝红莲。这优雅的环境衬托出观音菩萨庄严,恬静而又不乏温婉的情怀。画家以华丽的金色染出观音的形象,在青绿色的映衬下,显得高贵而富丽。北侧的水月观音与南侧相对称,也坐在一片岩石上,身后有竹树环合,下面是流水淙淙,一弯新月升起在天空,显得那样空旷、静谧。

据画史记载,水月观音最早为中唐时代画家周昉所创,中唐以后以后渐趋流行。五代初,敦煌石窟中出现了水月观音画像。藏经洞出土的五代绢画中也有水月观音像。榆林窟第20、21、38等窟分别绘有五代、宋、回鹘时期的水月观音。但像榆林窟第 2 窟这样意境优美、线描精致、色彩浓丽,达到较高艺术境界的水月观音像,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白居易曾写诗咏叹水月观音画像:“净渌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像,万缘皆空。”这正是第 2窟水月观音的写照。

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北侧

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南侧

第 3 窟主室东壁南侧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非常独特,共画有 51个头。佛经上记的千手千眼观音持物手为41只,而这里所画出的器物多达140余件,除了经中所记的内容外, 还增加了一些 , 如牛耕手、冶铁手、酿酒手、百戏手等。通过观音的手,展示了西夏时代很多生活资料和生动的场面。其中的胡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拉弦乐器图像,研究者认为它是拉弦乐器的始祖。

主室西壁南北两侧的《文殊变》和《普贤变》是敦煌石窟中价值和成就最高的山水画,画面气势宏大,表现独特,均以水墨山水画作为背景,表现出了宋代山水画的最新成果。在西夏之前,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山水画都是青山绿水,大多都是作为经变或故事画的背景,没有太多的独立性。在这里,山水采用了全新的技法,在布局上继承了北宋范宽、郭熙的画法:正面画主峰占据整个画面,显得气势磅礴,以雄健有力的长斧劈皴表现出峰体积、质感,并用淡墨染远景寒林中的云气,体现出葱笼蓊郁的情趣,不论在表现山石、树木还是流水、云气方面,都可看出画家驾驭笔墨的高超技艺,是不可多得的古代山水壁画佳作。

榆林窟第3窟《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变》

榆林窟第3窟 二胡

榆林窟第3窟 酿酒图、冶铁图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

榆林窟第3窟《普贤变》

在第2窟、第3窟的壁画中,还保存有我国最早的《唐僧取经图》。自玄奘取经成功返回中原后,唐僧取经的故事就开始流传,至宋代已经流传很广。北宋欧阳修曾记载,当时在扬州寿宁寺经藏院有“玄奘取经图一壁独存,尤为绝笔”,但时至今日,寺毁画失,无以得见。但在榆林窟和瓜州的东千佛洞却奇迹般的保存了4幅《唐僧取经图》,其中榆林窟2幅 ( 第2窟一幅,第3窟一幅) , 东千佛洞第2窟两幅。这4幅《唐僧取经图》均为西夏时代绘制,要比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早三百余年,是研究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西游记》成书极为珍贵的历史图像资料。

榆林窟第2窟《唐僧取经图》

榆林窟第3窟《唐僧取经图》

西夏绘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装饰图案非常讲究,其中最完美的装饰画要数第10窟窟顶的藻井图案,极为丰富、精美。计有回纹、连珠纹、卷草鸟兽纹、连续龟甲纹、轮形纹、垂角纹等。最外层为赴会佛、伎乐飞天等。画家把“天”、“王”等字变化成为图案 , 极富创意。在卷草中着意刻画象、狮、飞马、凤鸟等形象 , 生动有趣。在四披下部 ,垂角纹下面 , 又画出飞天伎乐悠然自得地弹奏乐器。画家在线条的处理、色彩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榆林窟第10窟 藻井

榆林窟第10窟 飞天

榆林窟第10窟 飞天

榆林窟第10窟 天马

第 29 窟是西夏晚期的洞窟,也是敦煌石窟中西夏民族气息最为浓郁的一个洞窟。由于此窟保存了大量的西夏供养人画像及西夏文题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研究者根据西夏文等相关信息,确认此窟为西夏时期赵祖玉、赵麻玉家族开凿的。榆林窟第19窟甬道北壁上有一则刀刻汉文题记:“乾佑二十四年......甘州住户高崇德小名那征到此画秘密堂记”。

经过很多学者研究,“那征”是西夏党项族的人名,题记中的“高崇德小名那征”,说明这位汉名叫高崇德的画家为西夏党项族人,来自甘州(今甘肃张掖市)。而“秘密堂”,就是今天的第29窟。这则题记说明了第29窟开凿营建的时间为乾佑二十四年,即公元1193年。

由此,榆林窟第29窟成了敦煌石窟中唯一一座可以确认开窟年代、营建工匠,而且是由西夏党项族工匠开凿的洞窟,弥足珍贵。本窟在绘画技法上以铁线描为主,辅以兰叶描和折芦猫,显示出画师们良好的线描造型功底。敷彩使用颜料比较简单,仅赭红、铁朱、黄丹、石绿及黑白而已。壁画以暖色为基调,赭红、铁朱使用较多,善于运用浓淡深浅之对比及多种晕染等手法,以求变化,使壁画的色彩并不感到贫乏单调,并富有体积感。

榆林窟第29窟 西夏党项族供养人

榆林窟第29窟 西夏国师

榆林窟第29窟《普贤变》

榆林窟第29窟 金刚

榆林窟第29窟 童子

榆林窟第29窟 经变画局部

西夏末到元朝初 , 瓜、沙二州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 ,至元十四年 ( 1277) , 复立瓜州、沙州。但不久“尽徙二州居民于肃州”。直到 1303 年 , 才派兵屯戍瓜、沙 , 恢复生产。榆林窟现存的元代题记多是较晚时期的。正十三年,西宁王速来蛮下令重修榆林窟。

元代的佛教受西藏佛教影响很大,因此艺术上具有浓厚的藏密色彩。第 4 窟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窟。该窟绝大部分壁画具有浓厚藏密风格,在画法上也主要是外来手法,注重色彩,善于利用强烈的对比色,造成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人物形象的刻画比例准确,强调动态,线描精细,严谨。此外,元代时还重修了榆林窟一些洞窟,绘出供养人和一些密宗图像,这些供养人像,对于了解元代人物服饰制度等有重要意义。

榆林窟第4窟《绿度母》

榆林窟第4窟《灵鹫山说法图》

榆林窟第4窟 天王

榆林窟内容丰富,艺术精湛,是敦煌石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中晚期佛教石窟寺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尽管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与莫高窟一致,甚至一些壁画的作者也是与莫高窟共有的。但是,榆林窟艺术并非莫高窟的翻版,而是具有许多自己的特色:如在洞窟形制上,有完整的前室和长甬道,主室壁上画出十二根排柱支撑窟顶宝帐的窟室样式,都是莫高窟所没有的。壁画中西夏和元代的密教曼荼罗和水月观音图,显密结合加以汉密、藏密结合的画法,尤其是大量的民族人物画像、画工画师画像,以及汉藏婚礼图,弥补了莫高窟的不足。

注:文章转载自榆林窟艺术研究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 举报不良信息 | 投诉侵权信息 | 申请删除词条 | 意见反馈 | 贴吧讨论

    ©202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