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秦汉帝国的南土。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汇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雨林,湿地,瘴气弥漫的土地。这里是南越之地,也是两千年前秦始皇眼中一块诱人的沃土。
/「蕃禺」汉式铜鼎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acdd8efdd52ab7708b1fe2b3f59e5c76c8fc7919.jpg)
/花山岩画 收藏单位-宁明县文物管理所 年代-战国—东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c9ec4214f67568b292b5383b2bbe773ffdaca72b.jpg)
赵佗,便是奉秦始皇之命而来,征服五岭之南的江山。也是他,为汉代守护一方平安。
《史记》中记载,这位来自中原,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王。从外表上看,他就是个越人。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650e6952b92d583615363bbeece98277e084aebb.jpg)
/西汉南越王墓/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1fc61af1e694fd0f4bbd1683fdba5dfa8d50219c.jpg)
王二代赵眜即位时,历史已进入汉代。在他死后不到二十年,南越国被汉武帝的十万大军所灭,而他的墓葬安静地在地下。1983年被发现的这座墓室,呈现给世人一个汉代玉石艺术的巅峰。
玉,本是美好的石头,中国人赋予了它丰富的生命和意义,可以象征品德,可以炫富,也成为生死的陪伴。
/角形玉杯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8ea37f5a5b6cccddf518c083e0fd98557c1d7bae.jpg)
到了汉代,玉器出现在人们生前、死后的各种场所,从礼仪到装饰再到器用,记录了一个朝代想象力的维度和气度。
南越国,虽然身处统一国家版图的边缘,却和中原地区对于玉的追逐一样浓烈。
/铜承盘高足玉杯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e79689356e7481c23e4d717bf4855135b5d11c35.jpg)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5e2cb261e815bc720b1415db37bb6cca4f3c9562.jpg)
/墓主组玉佩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10d18a8e71dde030c043989821ac7fc2cde04cb3.jpg)
/六博棋子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c5184bd6651ad80b78c2580a77a9acf80925b311.jpg)
喝酒有玉杯,穿衣有玉带钩,挂在脖子上的“项链”,系在腰间的玉佩,甚至连下棋也要用温润的玉棋子。
/赵眜玉印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716c5e28e412842db50aae18e82749ca600b7fbe.jpg)
南越王墓的主人赵眜,显然是一位“玉粉”。
/角形玉杯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b0ed045f07c8ae509bd945bd8c5a5f0b506d0b64.jpg)
这是一只玉角形杯,也许是玉匠希望借意犀牛角能溶解毒物,便成就了这只无公害杯。
杯子的主人一定好酒量,因为玉角杯不能直立,超过100毫升的酒必须一饮而尽。杯子的外侧,雕刻了一只中国传统的夔纹。
/虎头金钩扣龙形玉佩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a6ad72335e55e53bb212ece65ef8955e65f1824d.jpg)
/大玉璧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01ad086a4411deef2b142a2c110cfdcf9b78339d.jpg)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8a40475e8d1f6081ac56cd5bef0b8c0203672ed1.jpg)
龙的形象,几乎遍布汉代装饰用的玉器。它是龙形玉佩,它是龙纹玉壁,它是龙凤纹重环玉佩。
两千年前,它叠放在南越王脸上,一如瞳孔,望向人类不可见的地方。身处内环的龙托起外环的凤,执手相看,雕刻者将内外环的纹饰设计为不同的方向,让人错觉双环旋转,气韵便由此而生。
/八节铁芯龙虎玉带钩/ /兽首衔璧玉佩/ /墓主组玉佩/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0eaff3cb5f7492cab193ca8661e6d7942af63a94.jpg)
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敛玉,以慰其灵。随葬用玉在汉代表现得更为极致,当时流行的观念是,用玉器随葬可以保住墓主人精气不散。
/丝缕玉衣 收藏单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年代-西汉/
![](http://i0.hdslb.com/bfs/article/bfae1ab3763f2059a70d4997b45f2445d2a720f9.jpg)
在汉代君王的葬礼上,堪称奢侈品的玉衣风靡一时。愿在体内而为衣,安君王于九泉。这2291片玉被红色的丝线串联,与那些金、银、铜缕相比,这件属于南越王赵眜的丝缕玉衣,有了属于自己的红色血脉。
南越国,秦汉帝国的南土。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
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生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