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08-15 浏览次数: 154

来源:儿童空间网

事实上,空间设计为教育的重要成分,能创造并体现出幼儿园的文化,幼儿园的设计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空间的教育内涵。幼儿园的建筑空间规划从通常意义上是为适合于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而设计。一般在室内空间规划与布局上,比较倾向于考虑空间的大小、位置、功用等基本要素,疏于从细节和空间的风格上去思考空间所传递所富含的教育性意义。

班级门口与过道的精心设计

许多幼儿园各班级的主要出入口皆与楼道相连,在晨晚间家长接送孩子时十分拥挤,这时氛围就像“取包裹”,家长与教师都无法较坦然地沟通,大多只是紧紧张张地说上两声“挺好的”。孩子偶尔往门口跑,说不定撞上拿什么东两的成人,因为视线受限。因此我们在新建幼儿园过程当中可以考虑在班门内设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生活预备空间,可供孩子们更衣、换鞋、放置物品,同时利用为家长和教师交流的场所。这种设计带来了舒坦、愉快、温馨的感觉。
亲子公共图书区。

在幼儿园亲子公共图书区投放一些优秀图书、外宾赠书,让家长和孩子快乐地享用着幼儿园这一宝贵资源。如果担心如此开放的书架、绘本、沙发会被糟蹋,我们的办公室和教师通过环境温馨的提示与善意的告知,提醒家长和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

温馨、舒适的盥洗间

老师也常闹不明白为什么有时不少孩子爱在卫生间逗留 ? 那是孩子比较放松,感到私秘的场所。在旧有观念中厕所能不脏不臭吗 ? 少有人维持公厕的清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装修家庭卫生间时大大提高了舒适度与温馨感,这对孩子也一样需要。文明的入厕习惯从小自然养成,卫生间不应该是又脏又臭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得到生理上的松弛以及与小同伴自如的交往。同时,随孩子身高不同而设计的洗手台、镜子、坐便器以及盥洗间的宽敞度、增加透明度的玻璃采光等,均给孩子们带来了舒适和温馨感。
豁亮、愉快的室内公共区域

大多数幼儿园一进楼便感到光线暗下来,公共通道也只能挂几块告示牌,向家长传递一些园内信息。如果要装饰这个空间,便受到层高的严重限制。在新园设计时,一定要挑战和突破这个格局。挑空的大堂、大玻璃采光、自由的装饰、悬挂吊饰为这个空间带来了温暖、活泼、愉快的气氛,所有的空间均可利用进行教育咨询及孩子活动资讯的展示,以便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园里做了什么,欣赏孩子的各种表现与创造潜能。无疑这提供了社会交流的环境,增进了家园之间,家长孩子教师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理解和合作,成为具有活力的空间。

幼儿园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体现了空间美感与教育文化。新式的幼儿园需要成为一个以幼儿和家庭为主的机构,在那里,人人都受到欢迎,每个人都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