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发展研究院 +收藏本文



去年以来,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杂志创刊一百周年为契机,学术界不断进行着关于现代性的反思。日前,由《复旦学报》《学术月刊》和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现代性:反省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为近一阶段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本刊摘录部分会议讨论内容,以飨读者。

图1.jpg

法国早期刊物上反映清末剪辫易服的画报图片(来源于 http //cent.ans.free.fr)

魏楚雄(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现代化指工业化,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部社会转型,是大革命,不是小革命。现代性一开始是艺术词语,后来被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持续到今天的社会文化观念就是反传统的。这个词本来是特指中世纪之后的特定现象,但后来成为表示一种非常普遍的、有关联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特指因现代化而导致的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思想方面等各个领域里出现的反传统现象。这种现代性既有主观的方面,也有客观的层次,有个人的层次,有国家社会层次,有经济政治领域的,也有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的。现代性的标志、主要内涵是什么?很重要的就是,个人主义至上,主张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化和专业化,坚定信仰,社会科学技术不可避免地进步,以及人类走向完善的必然性。这也代表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一场运动,这其中包括市场经济、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族国家以及相关的机构发展、公共教育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现代这个词最早跟现代性是不分的,到了19世纪以后,两者才区别开来。现代性是指对之前、对最近的过去否定,但是这种否定不是取代,而是重建。现代性同时具有历史的非连续性和连续性,具有革命性和非革命性。现代性其实是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在各个领域里面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的人类活动现象。但是因为它是分好多领域,所以它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领域中发展过程并不一定同步,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就是现代性在某些方面并非一定要在现代化的过程完成以后,它是可以输入的。比方说晚清中国要求妇女解放,妇女平等,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从整体发展来说还没有到那一步,但是因为有些人士提倡呼吁,就出现这样一些运动。同样,现代化也不一定就带来现代性,经济领域经历了现代化过程,不一定必然导致文化社会领域也出现现代性。比方说亚洲“四小龙”,经济上实现现代化,但保持了儒家传统,不主张西方现代性中的核心成分——自由与个性。

西方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导致的现代性属于相对常态性。现代性在各个领域步调比较一致,总的来说先是经济上的变化,然后政治变革,然后是社会现代化,然后是文化现代化。比方说英国,在16、17世纪手工业工厂蓬勃发展,然后在1640年发生革命,革命之后在1760年代就开始了工业革命。法国在17世纪的时候就参与了殖民扩张,在北美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从英国引进了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然后又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的工业化也差不多在18世纪晚期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就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美国内战也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人劳动制与南方奴隶制斗争的导致。实际上美国是经过19世纪20到60年代的工业化,到了20世纪初期出现了政治进步和民主规范,这时候社会道德规范也随着政治改革出现。中国现代性的性质由于具有革命性和突变性,所以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的现代性又常常被政治性所取代,比如辛亥革命之后现代性以“剪辫子”为标志。中国的现代化滞后发展,是在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后现代化时期才开始。中国开始现代化过程时,已经看到了西方很多现代化的弊病,它已经有了某种先知先觉。


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就中国而言,在现代这个词以外,还有一个近代的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现代看成是历史的概念。但是我们在讨论现代性的时候,现代不是纯粹时间上的意义,更多的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意义上的。而现代化的理论呢,是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过来的,主要是中国人接触韦伯的思想,这样过来的。在我看来,现代性这个概念是对现代化历史过程的一个概念化,现代性,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保持现代性质”,所以实际上是个概念化。因此现代化本身是反思的结果,它当然有具体的内容,所以这方面的讨论,各人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三个概念本身界定的方式不太一样,“现代”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现代化”更偏向社会学的概念,“现代性”本质上我觉得是哲学的概念。


巴斯蒂(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不一样的。在中文里,现代化和近代化都是从日语中来的,开始只有“近代化”,没有“现代化”,后来才出现“现代化”。现代化和近代化都表示一个历史过程——怎么样跟文明这个概念有关系?落后的文明发展到现代的文明,这样一个过程的内涵是什么?等等。近代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域,而是发生在很多领域。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意愿,比如德国近代化、意大利近代化,是不一样的,我们法国的近代化也如此,每个地区的近代化也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过程,所以没有一个概括的理论可以去套用。现代性是另外一个理念,我不知道在中文现代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好像是最近,以前是不用的。现代性不是一个过程,是你达到了一个文明的最高领域,是完全的,是标准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 史系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喊“现代化”,这个概念当时受到了美国60年代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相应的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预设了以美国为标准的一套现代化理论,以帮助不发达国家尽快实现美国式的现代化。“现代性”到了90年代以后才出现,和现代化非常不一样,甚至对现代化有强烈的质疑和反思。90年代以后出现的现代性,不再是一个中心,而是蕴含着多元的现代性,有欧洲的,有美国的,后来也出现了亚洲“四小龙”、日本的多元现代性。甚至对现代性在世界整个演化中它自身的历史有一种批判和质疑,所以现代性的含义更复杂。


黄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所理解的现代性,其实和作为历史概念的现代,不必然的有对应的关系。它是知识界创造出来、用来进行思想分析的一个概念。这可能是它的一个核心。另外它有憧憬,有强烈的价值倾向——知识分子们、思想家们在讨论现代文明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所以,可能它是有主观成分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概念这么模糊,不同的人对现代性内涵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如果把现代性看成是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有某种追求,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要考虑到它和现代、和当代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联。现在我们面临全球化这个背景,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在世界几千年历史上没有先例。对现代性的讨论要考虑这样的一个大的历史背景。


李宏图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也同意各位说的,要回到历史当中才能辨识出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性。举个例子,各个国家的启蒙运动不一样,差异性很强。法国启蒙运动讲自由、平等,在这个当中发展现代性,其经济纬度、社会纬度、工厂制、劳资关系和组织的市场方式等,有自己的特征。在历史进程中看,现代性在各个国家有具体体现。

第二点是,要理解西方所谓多元现代性,现代性的基本内涵、成长历程和实践方式是不一样的。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要在中国的背景下重新反思、理解和实践。除了要在历史中理解现代性,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产生一种博弈。现代性不是唯一的,不是几个人占据有利的位置说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现代性,要让所有的人,包括弱势群体都参与到这场博弈当中去,现代性的展开和最后的确立就不一样。


章可(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我主要想从概念史的角度来看看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概念,在近代中国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大家用这样的一些关键词而不用其他的词来表达。  先讲“传统”。第一个想法是,尽管我们现在都把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一场反传统的运动,但实际上在1920年以前,没有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或者反对者,用过“传统”这个词。现在我们看到“传统”,最早是1919年,而且是通过日本的渠道。一开始我考虑,是不是后来的学者把新文化运动中被反对的东西称为“传统”。第二个想法是,“传统”这个概念现在有多种变化。比如我们说,这个人思想太传统,可能是指过时的、落后的、保守的。我们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并不是指落后保守的文化。

中国古代文献当中有“传统”研究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基本上出现在正史中,大部分在实录中。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尽管很多研究者不把“传统”视为一个新词,因为古代文献当中也有“传统”,但是“传统”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新意的“传统”,在汉语里面是1919年之后才出现的,实际上是受到了日语用法的影响。与其他源自日语的新词不同,在大正初期,相对应中华民国初期这个年代,日语当中“传统”这个词本身发生了变化,它的含义从传承皇统,慢慢变化到传承文化、文学上的传承、家族的传承等等,是日语中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有的学者觉得它可以对译西方的tradition,所以有了这样对译的关系。英语中的tradition,目前所知最早的用例出现在1380年。tradition主要指口头的传递,后来慢慢有了尊敬、责任这样的含义。到了20世纪初,tradition带上了负面的意思,保守、过时。

图2.jpg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实用了“现代”一词。

新意的“传统”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在《申报》1919年的材料中,说所谓“‘传统的’排日主义者……”。梁启超在1920年说“国民视其固有之传统的思想”。郭沫若在1927年写了《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文章是用日语写的,后来他的同事翻译成中文发表。最早的一些讲传统的例子,就是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重新讨论中国传统是什么。

为什么近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语言结构中会出现“传统”?19世纪大部分士人思想世界中没有整体的“中国传统”概念。我觉得传统概念最大的变迁是大家把它视为一个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存在。1900年之前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思考这个概念。后来怎么会有呢?首先有了中和西的空间差异。另外一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空间叙事的冲击和打破,割裂新和旧的时间。这样割裂出来,就有了“传统”,有了“当下”。传统是普遍的,各个地方都有传统,有了这样一个新的普遍的意义对空间叙事的冲击之后,最后,就是“传统”在我们整个思想和语言结构当中被对象化了。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

再谈“现代”的出现。首先在中国古代文献当中,“近代”“近世”非常多见,但是“现代”很少见。近代、近世可以指最近的时代,清朝人可以说明代是一个近代。是先有“近代,”后有“现代”。汉语和日语不一样,日语现在还有很多近世、近代这样的说法,但是汉语现在都说现代性。在引入了西方的三代分期历史观念之后,近代这个词身上有一个包袱,它需要和古代发生联系。近代中国以来,我们经常说知识分子的体验不断加速化。很有趣的现象是,不管在晚清还是五四运动时,很多学者,他们用近世、更近世、更更近世……说明他们认为时代变化太快了。

“现代”一词最早是在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当中说,“凡此皆现代各国之主动也”。1904年《余之死生观》说,“美国博士占士李者,现代著名之哲学家也”。现代这个概念是怎么样从单纯的时间概念向一个价值概念提升的? 新文化运动之后,现代逐步被表述为一整套的标准和一种理想,所以它超越了当下性、超越自然时间概念的提升。现代的核心问题是自我确认。1930年代有很多“现代化”大讨论,讨论“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同样在1930年代,出现了“传统”和“现代”对立的表述。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有一个很麻烦的东西,一开始它创造出来是为了表达文化上的延续,但“传统”很快遭到了很强大的敌人——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