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上岸经验分享
一、关于上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上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办学理念:诠释世界、成就未来。
二、关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所属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主修课程:语言学史、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文字学、修辞学、语用学、语义学、对比语言学、语言学名著导读、语言测试与现代技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方法论、论文写作与学术辅导等。
招生情况:统招人数基本稳定在9个左右,报名人数180左右,录取比例1:20。
选择考上外的原因:
1.上外位于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属于211高校,含金量较高;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不考大综合或者小综合,备考书目较少;
3.有更多机会见到语言学界的名家;
4.研究生期间有出国学习机会。
三、关于初试(专业课)
(一)初试科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619现代汉语、819语言学概论,满分分别为 100 分、100 分、150 分、150 分,考试时间都为180分钟。
(二)考试大纲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能力。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基础理论、应用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各流派,涉及汉、英及其他语言。
(三)参考书目
官方参考书目:
1.《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
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
5.《语言学概论》(王德春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或《语言学通论(修订本)》(王德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它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等著),商务印书馆;
3.《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现代语言学流派》(冯志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5.《语言学纲要》课后习题册。
必备材料:
专业课真题(2005-2021)(须向往年备考生购买)
(四)真题特点
1.考察内容较为细致。每一句话都可能以填空题形式考察,这对考生的细心度要求更高;
2.考察范围较广。以“现代汉语”真题为例,题目中会出现课本以外的知识,例如:语言学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语言学流派的划分及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等;
3.考察题目灵活。以2020年现代汉语真题为例,考查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学界最新的学术观点及课外储备。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对考研初复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很不错的。
(五)备考时间安排
时间 | 学习着重点 | 书目 | 备注 |
3月-6月底 | 打牢基础,把所有知识点尽量搞懂。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次:《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 | 不骄不躁,安心进行自己的第一轮复习,不要在乎他人的复习进度。 |
7月-8月底 | 把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搞懂的知识点进行深化,把没搞懂的知识点尽量搞懂。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次:《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 | 暑假是备考的“黄金期”,得暑假者的天下。 |
9月 | 开始背诵《新编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语言学概论》等必考书目;看《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了解语言学中的各种分析方法;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总结常考及有可能考到的“近义词”;开始真题的整理。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往年真题的整理次: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 | 如果第二轮复习提前结束,可提前进行背诵。 |
10月 | 第一轮背诵大概在10月上旬结束,真题的整理也在这个时间段结束,第一轮背诵结束后立即开始第二轮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注意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10月底“近义词辨析”的笔记应整理完毕;《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看完2-3遍。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次: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 | 不要急,急是大忌,慢慢来才比较快。第一轮背诵是最痛苦的,后期的背诵速度会越来越快。 |
11月 | 11月上旬第二轮背诵结束,11月底第三轮背诵结束。背诵完一个章节后要及时复习再开始下一个章节的背诵;整理的“近义词”笔记要天天看,不要死记硬背,学会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进行记忆;真题要天天看,并且开始总结简答题和论述题答题模板。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整理的真题整理的“近义词”笔记次: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 | 11月开始后,重心要逐渐倾向于公共课,这时候的专业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巩固背诵的内容,不要崩溃。 |
12月 | 考试之前,再进行2-3遍的背诵,这时候的背诵不在“全”,在于“巧”,背诵的应该是重点内容;整理的各种笔记反复看。 | 主:《新编现代汉语》(张斌)《语言学纲要》(叶、徐)《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整理的真题整理的“近义词”笔记次: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语言学概论》/《语言学通论》(王德春) | 稳住,注重查漏补缺,无须进行新知识点的记忆。 |
四、关于复试准备
(一)复试比例
进入复试比例为150%。
(二)复试科目
1.外国语:通过口语方式考察,共2道大题,满分为150分,时间大约为5-10分钟。
2.专业课笔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目量较大,题型有:名词解释、判断、填空、简答、论述。
3.专业面试。时间大概为15分钟,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回答的问题,题目多为常规性知识,只要条理清晰、不出错就好。
4.其它:2020级和2021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复试形式由线上改为线下,专业课笔试取消,此环节和专业面试环节合并,时间大约为25分钟,面试环节题量增大,大概有4道大题,题目涉及到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近义词辨析等。
(三)复试准备
复试题目较为常规,不会偏难或者偏怪,所以只需要复习初试书目即可,为了以防万一,还可以看一本课外书,防止老师提问关于读的课外书的情况。
无论成功与否,考研都是人生路上的一段难忘旅程,我希望你在这段旅程中收获最多的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