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围绕市政府发展“特”“优”产业战略目标,将中药材产业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重要聚焦点,通过“精准指导+产品创新+信用工程+科技赋能”四轮驱动,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全方位助推运城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10月末,运城市辖内中药材产业贷款余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15.32%,实现快速增长。

一、精准指导,唱好“服务曲”

一是出方案,定基调。制定《运城市金融支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导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打造“金融服务站+银行网点+移动金融”的“线下+线上”融资方式,为中药材全产业链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二是办讲堂,谱乐章。指导辖内农商行联合农业部门先后开展15场“中药材知识课堂”活动,邀请市农业专家就中药材种植、采收、晾晒、装运等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并与相关经营主体进行现场交流。三是讲政策,奏合响。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与县、乡(镇)两级政府、村委会的密切合作,深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经营主体开展实地调研400余次,开展金融政策及信贷产品课堂190余场,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2场,大大提高了金融政策及相关产业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二、产品创新,按下“提档键”

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经营主体,量身打造专属信贷产品,满足中药材产业经营主体的多样化资金需求。一是针对药农,农业银行运城分行以“惠农E贷”为依托,创新推出纯信用产品“药材贷”。通过村委会推荐、村民大会评议,对符合条件的药农分批建档审批授信,给予不高于LPR上浮5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药农可通过手机银行线上快速用款。二是针对药材种植合作社,工商银行运城分行以“税务贷”为依托,创新推出纯信用产品“药材纳税贷”,给予不高于LPR上浮3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合作社通过手机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根据合作社纳税情况审核授信,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两个工作日即可放款。三是针对药材收购、加工类企业,邮储银行运城分行创新推出“药材流水贷”,对年资金流水达300万以上的药材企业,可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贷款额度,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药材收购、加工等环节中的大额资金需求以及抵押物不足等难题。截至2022年10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向1.2万户药农发放贷款10.94亿元,向255个药材种植合作社发放贷款0.78亿元,向229个药材收购、加工类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39亿元。

三、“再贷款+信用工程”,搭建“振兴桥”

根据药材收储旺季收购大户“随借随还”的大额资金需求特点,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指导辖内农商行以“信用示范户、示范村创建活动”为抓手,借助支农再贷款,着力推行“再贷款+信用户”普惠放贷模式。以药材种植大镇“薛店镇”为试点,将药材种植户的授信额度由5万元提升至30万元,执行3.75%的贷款优惠利率。截至2022年10月末,累计向226户中药材信用户发放贷款4618万元,助力该镇建立起由38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500户药农组成的产、供、销一体中药材产业链条。今年以来,在“薛店模式”的带动下,辖内农商行共评定中药材信用户6251户,授信7.32亿元,通过“再贷款+信用户”模式支持药材农户1277户,金额3.01亿元。

四、科技赋能,创建“云平台”

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与中农融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全国首家“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以“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着力点,通过对农村农业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让资产更加便于评估、抵押、流转、交易、招商等。由辖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农商行的6家分支机构通过平台提供相关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10月末,已有20余个中药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721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282个中药材家庭农场、6.7万户药材种植户入驻平台。累计通过该平台向15个药材经营主体授信1120万元,有效丰富了农村资产线上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