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浙江大学
前校长。
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
绍兴
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1909年考入
唐山路矿学堂
(今
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
哈佛大学
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
中国气象学会
会长;1934年参与创建
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担任
浙江大学
校长,历时13年;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同年11月
中国科学院
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1956年“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196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 毕业院校
- 唐山路矿学堂 、 伊利诺大学农学院 、 哈佛大学
- 代表作品
- 《气象学》《物候学》
- 主要成就
-
1936年至1949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字
- 藕舫
人物生平
年轻时期的竺可桢
(7张)
1905年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竺可桢与家人
(3张)
1915年,竺可桢获得
哈佛大学
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竺可桢也是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由留美学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使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有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并最终促使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
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
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8年的祖国。
竺可桢回国后,不受官职厚禄,先受聘到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他自编讲义,内容新颖、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学说,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深得同学爱戴。他的教学成绩与负责精神,也深为校方重视。
1920年秋,竺可桢改至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讲授气象学、地理学等。这年冬天,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始筹建
东南大学
,1921年竺可桢任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发表了有关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历史上气候变迁和阐述发展科学地理学等一系列专著,并当选为
中国科学社
讲演委员会主任(1923年)、
中国气象学会
首届理事(1924年)、副会长(1925年)等职。后因东南大学领导闹派系,竺可桢自1925-1926年曾转任
商务印书馆
编辑、
南开大学
教授各一年。
工作中的竺可桢
(3张)
1928年,应
中央研究院
蔡元培
院长之聘,在南京
北极阁
筹建气象研究所,辞去
中央大学
地学系主任职务,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出版了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自此至1936年4月,全力创建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业务,推动全国气象台站建设,培训气象人才,带头开拓气象研究,8年中发表论著约50篇。
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33年,参加第五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中国代表团做首席代表。
1935年,派人设立拉萨测候所,被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1938年,敌骑入赣,率校再迁广西宜山,倡立“求是”校训。
1939年冬,敌骑犯桂,12月率校迁黔北。
1940年初定居
遵义
、
湄潭
,直至1946年夏复员返杭。正当竺可桢忙于勘察第三次迁校新址时,他的次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病逝,竺可桢在这突来的打击下,以极大坚毅忍住精神创痛,顺利完成了迁校任务。至此6年中,竺可桢锐意发展浙江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扩充院系,设分校,培植良好学风,使浙江大学声誉大增。
1940年3月15日,竺可桢与陈汲在重庆举行婚礼。
1940年12月14日,陈汲生一女孩,小名毛毛,大名竺松。
1946年,组织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增设医学院。他本人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
1947年,“于子三案”发生,而围绕所谓“于子三系自杀”的定谳,竺可桢与国民党当局几成决裂之势。而围绕安葬和纪念于子三,竺可桢亦与“学运”方面发生摩擦,几乎受到“杯葛”。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4月下旬,婉拒教育部长
杭立武
电催赴沪去台,只身赴沪暂居。7月应邀至北平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8月先后参加人民政协筹备会议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讨论制订《
共同纲领
》过程中,提出专列发展自然科学一条的建议,被采纳。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被任命为
中国科学院
副院长,主要分管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竺可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调整、建立研究机构的原则,并组织实施;选聘研究人才,组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竺可桢一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亲自主持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晚年的竺可桢
(3张)
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
[4]
1956年1月1日,在竺可桢的推动下,“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亲自担任了委员会主任。
[2]
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
[4]
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
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他联合其他科学界代表由他领衔向人民代表大会呼吁开展自然保护工作。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
毛泽东
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4]
1974年2月7日去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6]
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
宛敏渭
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7]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在竺可桢担任
浙江大学
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
钱人元
、
程开甲
、
胡济民
、
叶笃正
、
谷超豪
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8]
学术作品
作者
|
作品名称
|
发表刊物刊号
|
|
竺可桢
|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
科学 1916.2(2)
|
|
竺可桢
|
钱塘江怒潮
|
科学 1916.2(10)
|
|
竺可桢
|
食素与食荤之利害论
|
科学 1917.3(12)
|
|
竺可桢
|
论早婚及姻属嫁娶之害
|
东方杂志 1918.15(9)
|
|
CochingChu
|
ANewClassificationofTyphoonofFarEast
|
MoutherWeatherRewea 1924,Vol.52(12)
|
|
竺可桢
|
空中航行之历史
|
科学 1919.4(8);1919.4(12);1919.5(2)
|
|
竺可桢
|
阴阳历优劣异同论
|
科学 1920.5(1)
|
|
竺可桢
|
吾国地理家之责任
|
科学 1921.6(7)
|
|
竺可桢
|
南京之气候
|
科学 1922.7(3)
|
|
竺可桢
|
改良阳历之商榷
|
科学 1922.7(6)
|
|
竺可桢
|
气象与农业之关系
|
科学 1922.7(7)
|
|
竺可桢
|
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
|
科学 1922.7(8)
|
|
竺可桢
|
说飓风
|
科学 1922.7(9)
|
|
竺可桢
|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东方杂志 1925.22(3)
|
|
竺可桢
|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
东方杂志 1926.23(13)
科学 1926.11(1)
|
|
竺可桢
|
风暴成因之新学说
|
科学 1926.11(4)
|
|
竺可桢
|
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
|
科学 1926.11(6)
|
|
竺可桢
|
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
史学与地学 1927(2)
|
|
竺可桢
|
南京之气候
|
史学与地学 1928(4)
地理杂志 1929.2(6)
|
|
竺可桢
|
科学对于物质文明的三大贡献
|
科学 1930.15(1)
|
|
竺可桢
|
近代科学与发明
|
科学 1931.15(4)
|
|
竺可桢
|
论新月令
|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1931(6)
科学 1931.15(10)
|
|
竺可桢
|
说云
|
国风 1932(10)
|
|
竺可桢
|
中国气流之运行
|
科学 1933.17(8)
方志 1933.6(11)
|
|
竺可桢
|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国风 1933.2(4)
|
|
竺可桢
|
科学研究的精神
|
科学 1934.18(1)
|
|
竺可桢
|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
地理学报创刊号 1934
|
|
竺可桢
|
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
|
申报月刊 1934.3(3)
|
|
竺可桢
|
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
|
气象杂志 1936.12(9)
|
|
竺可桢
|
南京的天气
|
气象杂志 1936.12(4)
|
|
竺可桢
|
杭州之气候
|
气象杂志 1936.12(12)
|
|
竺可桢
|
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
思想与时代 1941(1)
|
|
竺可桢
|
徐霞客之时代
|
国立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丛刊
1942(4)
|
|
竺可桢
|
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
思想与时代 1944(34)
|
|
竺可桢
|
科学与世界和平
|
科学 1947.29(10)
|
|
竺可桢
|
中国科学的新方向
|
科学 1950.32(4)
|
|
竺可桢
|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
|
科学通报 1951.2(3)
|
|
竺可桢
|
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
科学通报 1951.2(6)
气象学报
1951.22(1)
|
|
竺可桢
|
新中国的科学工作
|
中国新闻社通讯稿 1952.12.13
|
|
竺可桢
|
波兰伟大科学家哥白尼的贡献
|
科学通报 1953(5)
|
|
竺可桢
|
罗森堡夫妇的精神永垂不朽
|
新华月报
1953(7)
|
|
竺可桢
|
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
|
人民日报 1954.8.27
|
|
竺可桢
|
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视察报告
|
科学通报
1955(12)
|
|
竺可桢
|
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增产的一项根本措施
|
人民日报 1955.12.22
|
|
竺可桢
|
纪念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内诞生250周年
|
科学通报 1957(21)
|
|
竺可桢
|
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
|
科学大众
1957(7)
|
|
竺可桢
|
黑龙江流域资源丰富
|
人民日报 1957.7.31
|
|
竺可桢
|
地理工作者应该是向地球进军的先锋
|
地理知识 1958.8(6)
|
|
竺可桢
|
中国的亚热带
|
科学通报 1958(17)
|
|
竺可桢
|
纪念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逝世100周年
|
地理学报,1959.23(3)
|
|
竺可桢
|
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科学通报 1959(4)
|
|
竺可桢
|
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
人民日报 1959.3.2
|
|
竺可桢
|
综合考察是建设计划的计划
|
人民日报 1959.11.20
|
|
竺可桢
|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
地理知识 1960.11(5)
|
|
竺可桢
|
对于今后黄土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几点意见
|
土壤 1960(1)
|
|
竺可桢
|
向沙漠进军
|
人民日报 1961.2.9
|
|
竺可桢
|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
地理 1961(2)
|
|
竺可桢
|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
光明日报
1961.4.27,1961.4.2
|
|
竺可桢
|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
科学大众 1963(1)
|
|
竺可桢
|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
人民日报
1963.10.30
|
|
竺可桢
|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
新建设 1964.8(9)
|
|
竺可桢
|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
地理学报 1964.30(1)
|
|
竺可桢
|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
考古学报 1972(1)
中国科学
1973.16(2)
|
|
(注:按时间顺序排列,对于同一刊物刊号上的作品不分先后。资料来源:
[12-13]
)
|
人物荣誉
年份
|
荣誉
|
1956年
|
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
1960年
|
被提名为苏联地理学会外国会员。
|
1966年
|
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
1967年
|
被载入英国编印的《国际名人录》。
|
2008年11月16日
|
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
思想精神
竺可桢精神分开来说,就是: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奋斗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竺可桢自己积极践行求是精神
座右铭
:一丝不苟
做人原则
: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处世原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
教育思想
在竺可桢校长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竺可桢要求学生: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15]
学术研究态度
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
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
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15]
人物轶事
著名的气象与地理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生于1890年,逝于1974年,享年84岁,很是高寿,可是在早年他却并不善于养生。他在逝世3个月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从小身体就差,现已活到了83岁,何复所求?”原来,他早年读书上海澄衷中学,因学习过于刻苦,搞得身体很差,那时他的一个同班同窗叫胡嗣穈,也就是胡适,曾背后对人打赌说:竺可桢活不过20岁。竺可桢无意中听到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从此发誓锻炼身体。后来他与胡同学同船去美国留学。
1912年,两人相遇,打起赌来。竺可桢问:“我要是活过60岁怎么样?”胡适爽朗地回答:“你要是活到60岁,我在你60岁寿筵上当着所有亲友的面给你磕三个响头。要是比我活得长,你可以在我的尸体屁股上踢上一脚。”“行。你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啊!”竺可桢说。
后来,竺可桢活到了1974年,享年84岁,在北京溘然去世。直到去世的前夜,他还在坚持写日记。而胡适仅活到1962年,享年71岁。但由于两位朋友,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所以竺可桢60大寿时,胡适没有机会给他磕那三个响头。而胡适逝世时,竺可桢也没有在他的屁股上踢上一脚。
[16]
竺可桢在日记中感叹:当年胡适这个“聪明人”曾预言他的早夭,终成一句妄语。从那以后,竺可桢极其重视身体健康,也因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17]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
评价:纵观竺可桢精彩的科学人生,人们由衷地敬佩他崇高的科学精神、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巨大贡献。早在哈佛念书时,竺可桢就确立以研究中国科学史为己任;回国后虽忙于教书、创办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主持浙江大学,但他的科学史研究引领着中国,影响了世界;建国后,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组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使国家的科学史研究事业走上了正规化、职业化的道路。正是他一生的执着追求,才有今天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繁荣景象。
[1]
-
名人评价
路甬祥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中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0]
陆大道
:“竺可桢在地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地理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若干重大任务决策等方面,在长时期内(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50年代)都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处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第一人的位置。”
人物影响
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
1936年以来,这两个经典问题,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学子。每年浙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大学录取通知书上,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学校又会把这两个问题印在毕业纪念册上。
[15]
后世纪念
南京
颐和路
西侧的珞珈路48号大院内,一座灰色的砖木结构2层小楼里住了不少市民,这与其它公馆常年大门紧闭有所不同。这座小楼最早的主人,正是被誉为中国“气象学之父”的竺可桢。竺可桢20世纪30年代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建起了这座别墅。1936年,竺可桢调往杭州,离开南京故居。1962年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私人住房应该归国家所有,便将这座房子交给了南京市政府。2012年,竺可桢旧居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单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