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棉花糖被控抄袭?倘若你还不知道这件事的话,下面笔者给你来个简短的概括:
近日,著名俄国DJ兼制作人Arty以Happier的Drop部分的4小节旋律与自己的Remix作品I Lived中所用的旋律近乎一致,将自己的同行Marshmello告上了法庭。
“ 石 锤 ”
那Happier这歌真的抄袭了Arty Remix的I Lived吗?真的抄了,而且真就像Arty所说的那样,就像一个个音符复制下来的一样,这里笔者把两首歌的旋律走向扒了下来。
可以看到这完全就是一模一样的走向,两首歌在虽在不同的调上,但仍然掩盖不了两段旋律走向惊人的相似(但如果要硬洗的话,有两个音还是不一样的哈哈哈,但Arty说的也只是20个音符里有19个相似,而不是完全一致),随便街上找一个路人你给他们听两段旋律,他们都会毫无疑问的告诉你:“它们是一样的”。
但作为全球知名的DJ兼Producer—棉花糖以及家喻户晓的流行乐队—Bastille,他们真会这么明目张胆地照搬另一首歌的旋律进行吗?我觉得至少会再改多几个音符、或者这段旋律走向占歌曲篇幅安排得更少一点?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整个BuildUp跟Drop部分都是这个旋律走向。更何况抄袭的还不是什么冷门艺人的冷门单曲。
所以这不禁让人思考,抄袭行为的背后是有意为之还是命中注定?
把话说简单了就是,两人会不会意外地想出了同一个旋律走向,Arty用这个旋律Remix了I Lived,而棉花糖则用这个旋律写了Happier?那当然了,笔者并不是试图洗棉花糖,而是想谈谈“撞旋律”这个事儿。因为不仅仅只有上文这两首歌撞了旋律,如果你稍加留意的话,我们身边的歌曲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情况,比如下面这两首
所以我们透过问题看本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歌曲会跟其他歌曲撞车?
化繁为简的二十年
近二十年来,流行乐是越来越简单了,有数不尽的歌曲全曲只有一个和弦进行、也有数不清的歌曲全曲只用了4个和弦,有很多人都奉行着简单就是另类的复杂,喜欢把歌往简单的编;有的人则是被迫要把歌曲往简单的编,复杂了甲方还给你来个退稿警告。当这些歌曲火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都开始播这些歌的时候,资本则会加大力度,要求音乐人做出更多这样的歌曲,他们的目的不在于音乐,他们只知道大众喜欢这么简单的歌曲,既然简单的歌曲多人听、能赚钱,那我为什么要带头冒险去做一个跟大家不一样的东西?要是大众不喜欢,我的钱岂不是白花了?
如此就掉入了一个死循环:歌越出越多、越出越套路、越简单。那热门的和弦进行跟调式也就那几个,这样算一算撞旋律还真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呢。
如果你是靠音乐吃饭的,接商单的,其实做出来的东西套路也不能怪你,毕竟工业化地制作曲子,哪容得下你停下来想想,我这里要怎么写得与众不同?同样,不想去冒险也是无可厚非,因为你得保住你的饭碗。
但如果你只是一个独立的唱作人或独立制作人,你大可放慢脚步,自己想想我应该怎样做出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什么火我就做什么、怎样赚钱我就怎样写。为什么?因为你独立呀,既然不靠写歌来养家糊口,那为什么要一个劲迎合资本?最恐怖的其实不是商业的东西越来越商业,最恐怖的而是原本不应该商业的东西也跟着商业起来了。
简单来讲就是,既然你是独立制作人,那么就不要那么在意钱途,虽然这话听起来有点天真。
对判决结果的一点小忧虑
这题貌似跑得有点偏了,我们继续回到这事儿上。事实上,如果最终真就判了Happier抄袭了I Lived(Arty Remix)的话,一方面这可以说无可厚非,毕竟两首曲子在篇幅上都很依赖这个旋律走向;但另一方面,这么一个简单的旋律线条,如果真被判决了抄袭,那是不是这个旋律线条就变成了Arty独占了?如果这样的话其实一定程度会让其他创作者更加疑神疑鬼,你也说不准哪天就收到其他音乐人的律师函了。但最终的判决结果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
今日互动话题
对于如今越来越甚的抄袭现象你怎么看?
简明音频知识科普
带你迈入音乐制作的大门槛!
THANK YOU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