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是人们的衣食之源。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 山顶洞 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1枚 骨针 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图1)。骨针长约82mm,通体磨光, 针孔 窄小,针尖尖锐,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明代 罗颀 《物原·衣原第十一》就有:“ 有巢 始衣皮”的记载,说 有巢氏 [1] 最早教民用动物毛皮做成衣服。中华服饰 文化史 可以看作由此发端。小石珠、 穿孔兽牙 等装饰品上有长期佩带的磨蚀痕迹。其中5件出土时呈 半圆形 排列,可能是成串的 项饰 。另有25件还用赤铁矿粉涂染着色,联系山顶洞下室埋葬的尸骨上也散布有赤铁矿粉粒,或关系一种饰终仪式,还可能是在衣服上着色所用,反映出山顶洞人的某种审美感情。
从河南 安阳殷墟 妇好墓发现的玉石人雕像得知,商代衣着通常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领窄袖式短衣,衣上织、绣种种花纹,领缘袖口用花边装饰,以宽带 束腰 ,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韦鞸,下着裙裳(图2)。而 四川广汉三星堆 发现的青铜人像,头上着冠,窄袖 长衣 ,外加短袖开衩齐膝衣。结合诸多文物看,商代人可能已穿裤。商代一般男子头上戴短筒状帽箍,并一直流行了近千年;奴隶主贵族戴弯曲高冠,上面还有许多珠玉装饰,也有用许多小玉鱼编成一组加在顶发上的。男子发式,通常是编发成辫,自右向左旋盘顶一周。女子则多把长发上拢成髻,或卷发齐肩。小孩头发梳作两个杈状 丫角 儿,叫作丱角。平民、奴隶,有裹发作羊角状斜旋而上的,有自顶心向后垂一短辫的,也有剪发齐颈的。种种样式反映了商王朝不同阶级阶层的差异。
[3]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648页 [4] 从一件汉服,看中国古典服饰美学的流变 .中国日报网 [引用日期2024-10-22] [5] 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中新网 [引用日期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