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
进入4月后,A股最大的特点就是轮动加速,近一个月,几乎是一天一个热点板块,热也就是热一天,第二天必高开低走,就算是有最强政策加持的地产,也没有活过72小时。
一直以来,A股有“轮动过快,大盘必跌”的说法,但实际上也不全是,常常轮动了一圈后,忽然找到一个新方向,带领大盘向上突破。
所以“轮动”没那么简单——
轮动的原因是什么?
轮动的机制是什么?
轮动什么情况下助涨,什么情况下助跌?
首先,从纯技术的角度分析,
轮动是助涨还是助跌,跟市场的平均仓位水平有关。
造成板块轮动的直接原因是,市场上有更多的人在杀跌A板块,追涨B板块,而这里有一个“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一买一卖等于不涨不跌,但从操作上却并非如此,一卖一买有个时间差,
“先买后卖”会给大盘带来向上的动力,“先卖后买”会给大盘带来向下的压力。
到底是“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又
与你的仓位水平有关
,你觉得自己的仓位水平不太高,一般都是“先买后卖”,如果你仓位很高甚至满仓了,那就只能“先卖后买”。
我之前的文章分析过,
仓位水平的背后是风险偏好
,投资者总是根据现在的风险偏好,调节仓位水平,所以一轮上涨到下跌的完整行情中,风险偏好提升在交易操作上的特点是:
只卖不买(风偏低,降仓位)→先买后卖(仓位低,风偏升)→只买不卖(风偏高,仓位升)→先卖后买(仓位高,风偏降)→只卖不买(风偏低,仓位降)
所以,市场快速轮动造成的大盘下跌,往往代表市场平均仓位水平比较高了,
大部分参与者都在“先卖后买”,而且是“快卖慢买”。
理解了板块轮动与大势涨跌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继续分析——市场为什么会轮动。
二、主补切
轮动从品种特征上看,可以分为
“主(线)补(涨)切”
和
“高低切”
两种,先看主线板块与补涨板块的轮动。
主线:一轮中级上涨行情,基本上会有两个以上的主线,行情涨幅越大,需要的主线数量越多,像2020年的行情就有“茅指数、消费医药、新能源”三条相互交织的主线,今年年初到现在也有高股息、大宗通胀、出海和低空经济等四条相对持续的主线。
主线板块的规模和强度,决定了一轮行情的高度
,今年虽然有四条主线,但也就红利板块市值稍大,四条主线规模加起来,比不上2020年的“茅指数”。
补涨:一轮行情中,主线的上涨是持续的,但并不是连续的,调整的时候,有接力上涨板块,形成主线与补涨板块的轮动,这就是“主补切”。
主线和补涨板块的区别在于,
通常有宏观支持的板块是主线,不支持的就是补涨
,像今年,宏观上的特点是“内需不足、外需不弱”,红利、海外定价的大宗商品,以及与出海板块,都与这一宏观特征有关,而与内需相关的板块,没有持续性,一般都是补涨。
所以
“主切补”容易跌,因为谁也不知道主线是不是走完了,补涨的板块又很难升级为主线。
反过来说,
“补切主”(从补涨板块回归主线)就不容易跌
,一方面主线高位上涨甚至创新高,代表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上升,另一方面,说明做多的主力资金坚持主线,筹码没有松动,甚至可能向加速抱团方向发展。
不过,主线和补涨板块并没有绝对的区别,从走势上说,走出来的叫主线,走不出来的是补涨,一个新的板块起来时,谁都不能保证它无法成为主线,
如果有外部重大利好刺激,也有晋级主线的可能。
不过多数情况下,
主线有“排它性”
,特别是没有基本面支持的题材股,越在行情的早期启动的板块,成为主线的概率越高,比如低空经济;越到高位,行情持续的时间越长,主线板块越固化,新出现的板块,越难成为主线。
比如房地产板块,政策组合拳可谓是一年来最强,但板块还是只涨了两天半,正是因为板块的套牢筹码和埋伏资金太多,几乎没有“信仰盘”,每次上涨都会引发资金出逃。
除了主线和补涨板块的切换,还有“高低切”。
三、高切低
“高切低”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本轮行情的涨幅由高向低的板块切换,这是“主切补”的另一个角度。
第二种“高切低”是指绝对估值的高低
,这种通常是
“成长价值风格切换”
,因为一般高估值的都是成长板块,低估值的都是价值板块,属于风格切换。
A股历史上都是成长风格主导,大部分成长板块中都有长期资金,相对风险偏好较高,持续上涨动力较强,强烈看多的人,一般都是配标准成长风格;价值板块并非A股的主流风格,如能源有色钢铁化工银行等,偏防御特征。
防御型品种就是防止大盘下跌用的,上涨就是意外收获,很容易引发减仓。当一个市场的主要赚钱机会属于谨慎的人,强烈看多的人没有超额收益,就没有加仓的机会,这种风格切换结果往往不太好。
“成长价值”风格的大切换,要么是短期的无意义的风格波动,要么切换失败导致筹码松动,要么意味着宏观面的变化(比如去年年中经济复苏被证伪),都可能导致下跌。
第三种“高低切”是指或者
估值历史百分位的高低。
低历史估值百分位的板块,一般都是跌了几年的低位品种,即使有地产政策那种实质性利好,上涨的速度也很猛,但因为其中有大量套牢筹码和埋伏筹码,都会趁着上涨卖出。所以整个盘面往往缺乏兴奋感,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
当然,这一类跌到估值低历史百分位又有基本面拐点的板块,还是值得重视的,但
在主线的压制下,就算接下来还有行情,往往要到下一轮了。
以房地产为例,真正的做多资金(如果有的话),要等销售方面的高频数据出来了。
总体上说,高切低往往是大盘涨起来,资金能进场的大部分都进场了,大家情绪高,但仓位也高,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相互不给对方抬轿子,但又坚守自己的筹码,等待基本面的利好继续兑现。
分析完两类轮动,可以总结一下轮动对大盘走势的利与弊。
四、轮动的利与弊
轮动,有利有弊,但总体上弊大于利。
轮动之利:在市场风险偏好没有完全回升时,基于“主线+补涨”的轮动,可以推动投资者渐渐提升风险偏好。
以此轮港股行情为例,以互联网和红利两条主线交替上涨,同时医疗、消费和原材料板块补涨,相比一哄而上的普涨,其上涨的持续性更强。
轮动还是以弊为主,包括三点:
其一:造成筹码的松动
一轮行情的上涨,从筹码结构上说,就是资金从散布在各板块向主线集中的过程
,而“主补切”是“资金分散”,必然会造成筹码的松动,“主补切”三次以后,就要小心切不回来了。
特别是在后期,如果有新的较强主线出来,连续上涨,反而导致主线筹码加速松动,一旦新主线涨不上去,就是一轮剧烈的下跌,比如这一次向地产的切换。
其二:容易在技术上造成顶背离
轮动一般在高位或高点稍微回落的横盘震荡,这种轮动到后期一般都会形成技术分析中的中期“顶背离”,造成技术分析派资金的谨慎。
其三:浪费了向上突破的机会
轮动到后期,市场形成了主线意识和轮动节奏,任何新出现的机会,都会倾向于当成是补涨机会,短线一涨就卖,兑现的氛围非常浓,
很容易让那些真正有基本面变化的板块无法成为新主线,从而浪费基本面给的向上突破的机会。
不过,行情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特点,比如本轮的红利风格,其轮动就与其他板块不同。
五、红利风格轮动的特殊之处
一般板块的轮动,都是“基本面+资金趋势”,因为基本面的变化而被先知先觉的资金挖掘,再靠后来的资金推动形成上涨趋势,所以板块下跌后总是一哄而散。
但以股息率为核心估值的红利板块不一样,
股息率越跌越高、基本面又属于没有变化的稳健品种,下跌不会让资金净流出,反而形成吸引力
,导致轮动的次数理论上可以不断持续下去。
其次,红利板块是跨行业的,
每一支红利股都有各自的行业基本面,以体现行业逻辑为主
,比如煤炭和石油板块的行情主要体现能源价格,服装主要体现终端动销,银行背负抗跌任务,家居板块受地产影响,各自为战,往往很难形成全面共振。
另外,红利板块往往有很多单独的个股逻辑,一家公司忽然提升分红率,并提出未来的股东回报规划,就成为红利股,跟行业没有关系。
这些特点都导致
红利板块每一波的幅度不大,但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一直到最终整体股息率上升到红利资金无法接受的水平
,或者宏观面发生较大变化为止。
六、应对轮动行情
这种快速轮动的行情,最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今天追房地产,明天追新能源,后天追低空经济,最后反复被套。
对于散户而言,一定要抓大趋势,
大趋势是宏观决定的,宏观是由无法改变的经济社会矛盾决定的,无法改变就意味着持续
,就像美联储既不能加息也不能降息,只能天天嘴炮。
这些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主导的投资逻辑,就是最持续的逻辑。
很多人可能觉得主线天天看,都审美疲劳了,但投资就是如此,能赚到钱的都是朴实无华的逻辑,一段时间内要有定性,天天搞花样,一天赚20%,看上去刺激,长期必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