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卸载「360免费wifi」以及有相同目的的移动端(WIFI万能钥匙等)
它与等同类APP的差别就在于取消WIFI分享的步骤是非常麻烦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被360引导领取所谓的积分奖励之后,那么你可能就会上套,为了获取奖励而不断地分享WIFI。
我并不反对别人自愿的分享自己的WIFI(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当然如果你未经别人允许分享了别人的WIFI,那我就呵呵了。
可360免费wifi的APP中是无法直接取消分享(APP中用词是「占领」),要知道喜欢占便宜的人是很多的,为了领取奖励不断的滚雪球分享自己的WIFI、商家的WIFI、亲戚朋友的WIFI,可想而知这WIFI分享的规模和扩展速度是极快的。
如果你为了奖励而分享WIFI,等你想取消共享的时候要么是把原来的WIFI密码改了,要么就必须给360的工作人员发邮件申请从360免费wifi的WIFI库里删除这个热点,否则你就没法干净利落的取消分享。
大多数谨慎的人可能就不会使用类似免费wifi的APP,谁知道背后干点什么不干净的事。但WIFI是个普遍的刚需,流量是要花钱的,免费的WIFI足以吸引很多人使用。但小白仍旧是很多的,他们不懂路由器怎么设置怎么修改,手机上的WIFI设置也玩不转,你给它们说改WIFI密码、过滤MAC、关SSID广播,他们根本不懂怎么弄。这样,这类APP潜移默化的就将WIFI分享的目的铺开了。
关于WIFI分享的APP,如果实在要用,可以使用猎豹的,猎豹目前没有奖励机制,也没有鼓励用户分享, 相对而言 较为“干净”。像迅雷的雷锋我也不推荐,因为它目前也是使用了和360相同的路数来推广APP,就是微信现金。为了促使用户分享WIFI,使用了现金奖励,但一旦你上了套去一昧的分享别人的WIFI,你会发现雷锋的现金提现门槛是很高的,并且在雷锋APP上没有明显的取消分享的按钮,所以基本和360没什么区别。
至于题主问「有无窃取手机记录的WIFI数据」,你可以想象360雷锋已经用奖励机制来鼓励用户大肆的分享,甚至有人为了奖品疯狂的分享别人的wifi,这种变相的获取WIFI密码的方式已经从道德上美化了所谓的「窃取」。如果是安卓用户,那么在获得权限后也是可以获得你的WIFI密码。
毕竟我们这些普通的小白用户人手都有支付宝,何况一部手机都联动着你的社交和私密,若因为贪便宜连接了不明免费WIFI导致财产损失,都是得不偿失的。比如之前知乎上都有人介绍过一些基础的防范方法:绑MAC(过滤)、改路由默认密码、关远程、关闭SSID广播、密码的复杂程度等。
更多可以参见知乎上关于乌云等白帽分享过的问题回答,里面介绍过普通用户该如何保护WIFI的安全,如何提高使用第三方WIFI的安全意识,以及可预见的WIFI环境风险,做到有备无患不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