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

什么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 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 集中化管理 ,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 规模效益 。 以发展会员、加盟等名义要求您缴纳资金、购买产品、发展下线,并以下线所交纳的资金或销售额为报酬依据的,均涉嫌传销违法犯罪,请提高警惕! [1]

连锁经营的特征

连锁经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连锁经营是一种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也就是说,授权人与被授权人的关系是依赖于双方合同而存在和维系的;

2、连锁经营中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不存在 有形资产 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由各自独立承担对外的法律责任;

3、授权人对双方合同涉及的 授权 事项拥有所有权及(或)专用权,而被授权人通过合同获得使用权(或利用权)及基于该使用权的 收益权

4、连锁经营中的授权是指包括 知识产权 在内的 无形资产使用权 (或利用),而非有形资产或其使用权;

5、被授权人有根据双方合同向授权人交纳费用的义务;

6、被授权人应维护授权人在合同中所要求的统一性。

连锁经营的特点

连锁经营的特点即六个统一:统一 采购 、统一 配送 、统一标识、统一 营销策略 、统一价格、统一 核算

连锁经营模式的优点

连锁经营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

1、授权人只以 品牌 经营管理 经验等投入,便可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不仅能在短期内得到回报,而且使无形资产迅速提升。

2、被授权人由于购买的是已获成功的运营系统,可以省去自创业不得不 经历的一条“学习曲线”,包括选择盈利点、开市场等必要的摸索过程,降低了经营风险。

3、被授权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掌握自己的收支。被授权人的经营启动成本低于其它经营方式,因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 收回投入并盈利。被授权人可以在选址、设计、员工培训、 市场 、营销等方面,得到经验丰富的授权人的帮助和支持, 使其运营迅速走向良性循环。

4、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不是一种竞争关系,有利于共同扩大 市场份额

连锁经营这一经营模式的实质,是企业 运用无形资产进行 资本运营 ,实现低风险 资本扩张 和规模经营的有效方法 和途径。这也是连锁经营能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连锁经营的三种形式

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三种形式:直营连锁、 特许经营 和自由连锁。

特许加盟 ( Franchise Chain ,简称FC)即由拥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部,指导传授 加盟店 各项经营的技术经验,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权利金及指导费,此种契约关系即为 特许加盟 。特许加盟总部必须拥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运作技术优势,从而转移指导,让加盟店能很快的运作,同时从中获取利益,加盟网络才能日益壮大。因此,经营技术如何传承,则是特许经营的关键所在。

直营连锁 ( Regular Chain ,简称RC)就是指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本部 直接经营 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此连锁型态并无加盟店的存在。总部采取纵深似的管理方式,直接下令掌管所有的零售点,零售点也毫无疑问地必须完全接受总部的指挥。直接连锁的主要任务在“ 渠道经营 ”,意思指透过经营渠道的拓展从消费者手中获取 利润 。因此直营连锁实际上是一种“管理产业”。

自愿加盟 ( Voluntary Chain ,简称VC)即自愿加入连锁体系的商店。这种商店由于是原已存在,而非加盟店的开店伊始就由连锁总公司辅导创立,所以在名称上自应有别于加盟店。 自愿加盟 体系中,商品所有权是属于加盟主所有,而运作技术及 商店品牌 则归总部持有。所以自愿加盟体系的运作虽维系在各个加盟店对“命运共同体”认同所产生的团结力量上,但同时也兼顾“生命共同体”合作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则要同时保持对加盟店自主性的运作,所以,自愿加盟实际可称为“思想的产业”。意义即着重于二者间的沟通,以达到观念一致为首要合作目标。

连锁经营的发展

  • 1859年第一家颇具规模的 连锁商店 市由 乔治•F•吉尔曼 乔治•亨廷顿•哈特福 特在纽约创办。
  • 1865年,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 , 首创连锁经营式分销网络,从此雄霸美国市场。
  • 20世纪50年代, 麦当劳 肯德基 引入连锁经营体系,公司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完善连锁 经营业态
  • 20世纪60-70年代,连锁经营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冲破 贸易保护主义 的篱笆,从美国向世界各地蔓延。
  • 1963年,日本成立了第一家连锁经营性质的连锁店----"不二家"西式糕点咖啡店,开始抛弃传统的直营式连锁经营业态。
  • 70年代以后,日本的连锁经营以零售业和饮食业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连锁经营体系。
  • 从80年代,全球连锁经营飞速发展,美国几乎每6.5分钟就有一家连锁店开业;马来西亚、新加坡连锁经营已上升为这些国家的国策。

    连锁经营的基础理论 连锁经营最早出现在美国,第一家颇具规模的 连锁商店 是1859年乔治•F•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特在纽约创办的大美国茶叶公司,在六年时间内,该公司发展了26家正规店,全部经销茶叶。在1869年更名为“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到1880年时已经发展到100多家分店的规模了。在同一时期的另一家通过连锁经营取得成功的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它于1865年开始采用“特许经营” 分销网络 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收到很好的效果,迅速打开产品销路,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一经营形式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尤其是日本的连锁店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以 7—Eleven 为例,1974年5月,日本的7—Eleven第一家本土便利商店在东京都江东区开张,到2003年时,7—Eleven的本土商店的总店数达到10000家,2005年5月,它在广东省开出中国内地的第200家店。

    在中国内地,中国连锁经营的起步应该是皮尔•卡丹专卖店在1984年落户北京。随后连锁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发展迅猛,尤其是以食品、 零售 餐饮业 服务业 等行业最具代表性,如上海“荣华鸡”、“华联”等。连锁经营的概念及分类连锁经营的概念 连锁店 连锁店是指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在总部的领导下,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态。对于连锁店的规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欧美一般认为连锁店至少要有10家店铺。 连锁经营是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若干 经营单位 ,以同一商标、统一管理或授予 特许经营权 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 企业形象 和经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共享规模效益,获取 竞争优势 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连锁企业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连锁经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所有权和 经营管理权 的集中程度来划分,包括:直营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直营连锁又称 正规连锁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连锁形式,也是连锁经营的基本形态。它是指连锁公司的店铺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 商流 物流 信息流 等方面的统一经营。

    连锁经营进入中国还不到10年的时间,真正发展起来也是近两年的事。随国际大企业闯入中国市场,这种经营方式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流通体系。连锁经营在中国火爆起来,连锁经营已遍布整个第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被广泛地应用于服务业领域。 连锁经营正迅速成为中国最具 获利能力 投资方式 和创业途径。中国发展连锁经营的时机正在成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潜力的连锁经营市场。

    连锁经营的技术集成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先进的商业组织形式,其先进性体现在它是一整套 商业运作 的集成。这一 技术集成 至少应包括五项 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