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精细动作?

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包括很多方面——1.伸手抓握;2.全手掌大把抓;3.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捏取;4.拇指与其它四指夹取;4、拇与食指掌面钳夹;5.拇指与食指远端捏取;6.敲击积木;7.搭积木;8.涂鸦;9.串珠子;10.书写等等。

根据宝宝的月龄而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一、1-2个月的宝宝

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动作都是通过原始反射完成,拳头总是攥得紧紧的,如果你轻轻的把他的手指打开,放一个摇铃在他的掌心里,他会反射性的牢牢抓住。这种抓握   反射通常会持续到2个月。

1.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的手自由的挥舞。

2.在宝宝醒着或者吃奶的时候,用你的手轻轻帮宝宝松开小手,并按摩刺激手掌心。

3.放一只摇铃在他掌心,你手握着他的手轻轻晃动。当摇铃进入他的视线时,他会很感兴趣的盯着看。

二、3-4个月的宝宝

到了第3个月,宝宝的小手突然就放开了,好像是张开双臂要拥抱整个世界似的。这时候他们的小手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半开半合状态,他还会张开小手又握起来。这时候如果放一个摇铃在他掌心里,他依然会立刻握住,甚至可能把它塞进嘴巴里,等到玩腻了,就松开手丢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不断的尝试将手塞进嘴巴里。

第4个月他们不仅可以自由的抓握摇铃,还可以摇晃,用嘴巴啃。

1.把小手清洗干净,让他们尽情的品尝自己的小手。这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

2.给宝宝准备颜色鲜艳、声音适宜的摇铃,让他抓在手心里摇一摇。

3.将玩具悬挂在宝宝头顶,或者利用健身架,鼓励宝宝去抓取,这将有利于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刚开始时他们还无法伸手准确的抓取到,只是急切的用手脚去踢打。如果他不伸手,你可以引导他去触摸和抓住这些物体,随着不断的练习和进一步发育,他会准确的抓住面前的物体。

4.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比如羽毛、毛绒玩具、毛线、毡布、塑料等各种材质,让宝宝去触摸。

触摸书也很不错,提供给宝宝不同的质感,促进感知觉的发育。

三、5-7个月的宝宝

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可以抓住面前的物体了,甚至将悬挂的东西拽下来。所以此时就不建议再在床头悬挂玩具,以免拽下来砸伤宝宝。

这个时期的宝宝抓握物体主要是采用全手掌抓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把抓,而且是较大的物体。对于类似豌豆这种较小的物体还无法抓起来,这些对手指灵活度的要求更高。

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靠着坐甚至独自坐了,这为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将宝宝放在床或者沙发的一角坐好,面前摆放一些鲜艳的玩具,鼓励宝宝伸手去抓握、触摸。

2.这时候的纸板书、布书以及塑料书,不仅让宝宝爱上阅读,在宝宝练习翻页的同时,对手指精细度也是很好的锻炼。还有洞洞书,都是很好的锻炼精细动作的玩具。

3.随着宝宝辅食的添加,可以适当给一些柔软的棒状或者棍状的手指型食物。开始时可能会捏烂,经过锻炼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力度并吃到手里的食物。

四、8-9个月的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不仅可以准确的抓起面前的物体,同时还可以用积木敲打桌面、摇晃或者将玩具扔出去。还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的掌面来钳夹类似葡萄干样的小物体。说明他们的手指灵活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准备一些可以敲击的玩具,比如玩具鼓,敲打不同的部位发出不同的音调。其实家里的锅碗瓢盆也完全可以拿来让宝宝敲敲打打,而且他们会乐此不疲。

2.准备一个开口大杯,让宝宝将积木块放进去。随着手指灵活度的锻炼,可以逐渐将洞口缩小,将积木块换成圆棒。

3.用食指伸进洞里拉物品出来。准备一个纸巾盒,里面塞上各种布料,鼓励宝宝用手指将其拉拽出来。

4.抓珠子或者豆子的游戏。准备一些珠子或者豆类,让宝宝练习用拇指和食指夹取。当大的珠子夹取熟练后,再更换小的珠子或者红豆等。

5.这个时期的手指食物可以准备块状或者片状的。

在玩较大物体时,可以鼓励宝宝短时间独立玩耍,以培养专注力。但是这种小物体,要注意时刻看护好,以免将这些小物品放进嘴巴引起呛咳、窒息。

五、10-12个月的宝宝

这个月龄的宝宝抓握物体更加准确,同时开始用拇指和食指远端来夹取小的物体。到了12个月末,有些宝宝可以模仿你进行涂鸦。

1.玩戳洞游戏。这个阶段的宝宝对洞洞十分着迷,可以准备一些橡皮泥或者面团,让他用手指去戳戳戳。

2.还可以用手指按压发出声音的玩具,也能吸引宝宝不断的用手指去戳。

3.看照片指人物也能很好的锻炼手指灵活性。比如和宝宝看全家福,让他指出妈妈在哪里,爸爸在哪里。在看绘本的时候,也可以问问他小猫在哪儿,小狗在哪儿。

4.玩“倒出来放回去”的游戏。之前用的都是大开口的箱子和大的玩具。现在可以换成小孔的容器,比如瓶子,让宝宝将瓶子里面的豆子倒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再捡回去。

5.玩滚球游戏。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板上,将球向宝宝那里滚过去,他接到球之后开始只会乱拍,但是尝试几次之后就可以再推回来。

6.涂鸦游戏。有些宝宝已经可以模仿你涂鸦了,给他一张纸和一只彩笔,开始先抓着他的手画,等到他掌握了这种握笔姿势之后,就能挥洒自如了。

7.翻书。用专供婴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或薄而耐用的书,边讲边帮助他翻着看,最后让他自己独立翻书。家长观察孩子是否顺着看,从头开始,每次翻一页还是几页。孩子开始时可能不分倒顺和次序,要通过认识简单图形逐渐加以纠正。随着空间知觉的发展,孩子自然会调整过来。

手的动作——继续和宝宝玩各种玩具,加强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

六、13个月的宝宝

重复12个月宝宝的训练游戏。

七、14个月的宝宝

接龙——用积木接龙,大人先示范,后让宝宝自己接,同样也可接火车,接好后,予以鼓励和赞扬。

穿珠子——家长先示范,然后扶着让孩子穿,如果不会,可练习穿塑料的,穿上后,表扬,并牵着塑料绳两端和孩子一起抡,以激起宝宝对这种因果关系的专注和思考。

八.15个月的宝宝

摆积木——3~4块积木“搭高楼”,或排5~6块“接火车”。大人不在时自己能玩 1~2分钟。

将小球投入杯内——宝宝拿着小球,拿到杯口时说“放开”,让小球落入杯内。孩子拿球时,大人要告诉他拿到杯口时“放开”。当孩子放入第一个球,家长点头表示赞同,以后孩子会继续将桌上4~5个球准确地放入杯内。倒出,再放入。

这是手——眼——脑协调不可忽视的训练,切不要怕浪费时间而不引导孩子做此游戏。

九、16个月的宝宝

穿珠子——用塑料绳穿固定瓶盖的小环,学会将绳子放入小眼内之后,再让孩子学穿大的别针后面的圆孔,逐渐孩子穿算盘珠子、扣子。

投小球入瓶中——示范用食指、拇指拿稳小球,拿到瓶口时手放松后,使球落入瓶中。熟练后可以计算每分钟孩子能准确投入几个。

十、17个月的宝宝

穿珠子——会用绳穿上几个珠子。孩子会将绳子穿入小孔内,但要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这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渐渐可加快速度,并提高准确性。是手—眼—脑协调训练的好方法。

开门——会拧开门把,推开门,或者会拉开横栓和扣吊,打开柜门,有些孩子会将钥匙插入锁眼,学着转动开锁。

十一、18个月的宝宝

倒来倒去——会用手泼水或用塑料小碗装满水倒来倒去。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将小瓶小碗装满水让它们沉到水下面,又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

玩沙——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或者用小碗将沙土盛满倒扣过来做馒头。孩子玩的沙土要先过筛将石头和杂物去掉,用水冲洗过。每次玩之前要用带喷头的水壶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尘土飞扬。玩耍完毕用塑料布将沙土盖上。玩沙是促进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十二、19个月的宝宝

穿珠、画画——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用尼龙绳穿珠子,用筷子夹菜,解系按扣等,要边示范边让小孩学做,反复练习。会正确握筷子后,可以用筷子吃饭。诱导孩子涂涂画画,如画直线、圆、曲线等。拼图是一种很好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可将一幅图如人头像或一个水果剪成两瓣或三瓣,让孩子试拼图,你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

玩套叠玩具——套碗、套塔、套桶等,是一种按大小次序拆开和安上的玩具。大人可以示范指导孩子按次序装拆,孩子会聚精会神地自己尝试。既培养了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孩子通过用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十三、20个月的宝宝

手的操作——真正形成大小、多少概念的基础上,再教孩子给物品配对。先配形状大小的同类物,如塑料瓶和瓶盖,即大瓶配大盖,小瓶配小盖,以及为两只鞋、袜、手套配对,动物亲子配对等。

倒米和倒水——其中一只放1/3碗大米或黄豆,让孩子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全不洒出来为止。再学习用两碗倒水。

按大小套桶——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每一个套入,并且摆好。

十四、21个月的宝宝

手的操作——练习手的精细技巧,如用面团示范捏成盘子、碗、勺等,鼓励小孩子模仿去做。

定形撕纸——把纸扎出一定形状,按照针孔撕纸,使之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宝宝学做。

拼出4~6块切开的图——用一图一物的美丽图片裁成4~6块,让孩子自己拼上。拼图能锻炼孩子从局部推及整体的能力,又可练习手的敏捷准确能力。

小宝宝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仅是运动 ,而且是智能。有心理学家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的心理学家说,动作是智力的砖瓦。所以,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对宝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能影响宝宝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宝妈宝爸的你可不能偷懒噢!不要让你家宝宝真正的输在 起跑线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