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鞍嶽地處北阿爾卑斯(飛驒山脈)之南端,是一座以劍峰(3026公尺)為其最高峰的群山之總稱,擁有23峰7湖以及8塊平原,橫跨高山市和松本市,山脈綿延寬廣。由於從飛彈高山市方面眺望時頗似配鞍之馬,故謂「乘鞍」並深得人心。
從平湯溫泉和樸木平途徑景觀美麗的乘鞍環山公路,至乘鞍山頂(疊平),歷時約60分鐘,限期也有公車運行。終點站疊平海拔2702公尺,有道是「公車站海拔日本第一」。在高山植物鮮花盛開季節,於花圃周邊作徒步遊或利索地登上海拔3000公尺以上,享受登山的樂趣,無疑是該旅遊景點的魅力所在。
從疊平徒步走單程約1小時30分鐘 海拔3026公尺
劍峰為乘鞍嶽的主峰,是日本百大名山之一,作為一座方便遊客挑戰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深受人們歡迎。在晴朗之日,從山頂可眺望到槍嶽(3180公尺/第5高)、奧穗高嶽(3180公尺/第3高)、白山(2702公尺)以及禦嶽(3067公尺),如運氣好的話甚至可以眺望到遙遠的富士山(3776公尺/第1高)。途中經過頗有神秘感的深藍色火口湖和權現池。
[画像提供/飛騨乗鞍観光協会]
滿天的星空
在海拔2702公尺,觀賞滿天繁星飄灑的星空。周圍無任何燈光和噪音,可盡情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浪漫的空間度過一片屬於您自己的時刻。疊平有「乘鞍之宿-銀嶺莊」和「白雲莊」兩座旅舘,在前往劍峰途中,位於長野縣縣界附近則有「肩之小屋山小屋」旅館。觀賞星空美景需要有住宿。(在乘鞍疊平附近不可搭建帳篷等住宿設施。)
[画像提供/飛騨乗鞍観光協会]
盛夏之時亦舒適涼快
據說,海拔每高100公尺氣溫就下降0.6℃。高山市內海拔約570公尺,因此其海拔落差約達2100公尺。當高山市內氣溫30℃時,乘鞍疊平的氣溫在17~18℃左右,通常很少會超過20℃的。
※即使在盛夏季節,也會起風,有時非常寒冷。
當乘坐公車前往乘鞍時,就會發現四周的景色漸漸地會產生變化。
樸木平附近是通常的森林景色,當靠近平湯峠一帶時,可看見許多擁有白色樹幹的白樺和维氏熊竹,過了平湯峠之後看到的則是很多的嶽樺。
嶽樺與白樺看起來很像,其實識別方法很簡單。白樺樹皮較白,多生長在海拔1000~1500公尺附近,而嶽樺的樹皮特徵為微紅褐色,多在海拔1500至2500公尺附近生長。
透過觀察這2種樹木的生長,您可大致了解自己的攀登高度。
乘鞍疊平的花圃可謂高山植物之寶庫。生長著30種以上的高山植物。每到7月,可愛的花卉就會一起綻放,根據花的種類雖有開有謝,但大致可持續至9月上旬。由於高山植物在嚴峻的自然環境下生長,開花之前通常需經歷令人難以置信的漫長歲月。其中有的根莖長1mm粗就需花費10年以上的時間。
※中部山嶽國立公園內禁止採集植物。為了將乘鞍的自然環境完整地留給後世,請大家在參觀遊覽時保持節制。
濃飛巴士自1948年起開始運行至乘鞍的區間公車。
至乘鞍的登山道路(現乘鞍環山公路),原是舊陸軍為開發能高高度對應的飛機發動機,計畫建設試驗場而規劃的軍用道路。軍方原打算建設可供卡車通行的寬度,但是濃飛巴士第一任總裁上嶋清一考慮在戰爭結束後轉作觀光道路使用,在總費用(42萬日元,折合現在貨幣價值約4億日元)中,投入8萬日元的私財以獲取陸軍同意,按寬度3.6公尺的公車運行許可標準建設。
道路於1941年開工後經歷各種複雜工程的曲折,在1942年秋天通車,之後沒過幾年,戰爭就結束了,實際上並未以軍用道路使用。此後,於1948年7月起,作為至乘鞍的公車路線開始了試運行,並首次在日本使用了天花板玻璃貼車輛「浪漫巴士」。該車型是專為從車內觀賞乘鞍絕景為目的而特別開發的車輛,從車廂裡觀望車外景色有超群感受。但是,當時的公車無空調設備,乘車時夏天的燦爛陽光從天花板直接射入,乘客們感覺太熱,結果反應不佳,很遺憾沒過幾年,其身影便消失了。
當年開通時至乘鞍的登山道路尚為很窄的泥土路,道路上大小碎石遍地,需要售票員下車去除後方可前行、有時急轉彎時公車太重導致無法攀登,此時需要客人下車幫助推車。
1959年,曾有運行天數56天,載運11萬6千人的記錄。但在進入昭和40(1965)年代之後,私家車急速普及導致登山巴士的利用人數逐漸减少,取而代之的私家車使用數量不斷增加。在1967年最高峰的一天,有5600輛私家車通過。此後,縣道乘鞍公園線實施了大規模改良工程,並在1973年完成建設山嶽收費道路「乘鞍環山公路」。經過了30年的收費道路運營之後,自2003年起,為緩解道路堵塞,保護自然環境,開始對私家車實施交通管制。現在該公路僅可通行公車、計程車以及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