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个回答
离散数学,国内国外的讲法完全是两条路。
国内讲离散数学,主要是一门逻辑运算类课程,捎带手教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外国讲离散数学,主要是计算机学科的入门课程,大部分知识都是介绍理解性质的。
但是说来也奇怪,国内因为是强制选课,所以离散必须很早就学。而国外的离散数学虽说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但往往学生们都到大三了才会学,大概是因为他们大一大二需要补习我们的高中数学吧。。。
但不管怎么样,国内外离散数学涵盖的·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毕竟都叫discrete maths。
干货!国内外学习内容对比
(因为不同大学有差异,这里只是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来讲)
就像最开始说的,国内国外focus的点是完全不同的,国内学习主要精力放在 数理逻辑 和 集合论 上,而后面几章的内容大多是一带而过,考试也考的很简单,甚至都不怎么考。原因简单粗暴,数理逻辑和集合论好出题,还能变着花样地出,可深可浅,可繁可易,简直是老师们出题的福音,学生们考试的梦魇。
那么怎么学好呢(或者说考好)?
再上干货!
国内考试我遍历了一些大学的期末考题,得出结论,大部分都是雨露均沾形式,也就是每章都考几道题。
但是第一章数理逻辑一定是占比最多的!!
少则30分,多则50分,甚至一些学校能到80分(好幸福)。
如果各位实在实在没时间复习了,只能复习一章的话,就复习第一章!
当然,这是下下策!
既然以应试为主,肯定是要做题的,不过好消息是不用做太多。
在我看来离散数学不像高等数学或是其他传统数学科目,离散数学的解题过程不存在太多的技巧而言。方法会了,那基本就能做对,不像其他的数学,不光需要掌握大的解题方法,同样需要很多的解题技巧,不然很容易解题解一半然后卡壳致死。
所以离散数学的考场上大体呈两种鲜明画风,一种是看不懂题,以至脸色发白印堂发黑;另一种是则是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很少看到其他数学考试中的,先胸有成竹,然后逐渐印堂发黑的情况。
扯点别的
说实话数理逻辑和集合论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确实没必要抠的那么细。对于入门计算机而言,其实后面几章的内容更重要点,是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所以国外教授离散数学是一种雨露均沾形式的,数理逻辑和集合论是前两章的内容,讲完了就接着讲后面的。
那国外考试啥画风呢
这就说到我作为离散助教的事了,老师给我的任务是负责出题,我开始是按国内学的难度出题的,老师看了以后表示,不行不行,你这出的太难了,学生们会丧失对于计算机的兴趣的,你需要出的简单、再简单一点。
于是现在大部分都是送分题了,占了几乎70%到80%,这是对于国外学生来说,对于国内学生来说毫无疑问100%都是送分题。
如果是中国的话,老师才不管你有没有兴趣,没兴趣正好,都牛逼最后保研名额给谁?
没办法,中国学生多,竞争激烈啊,好学校就那么几所,无论保研还是考研都需要把学生的档次区分开,那只能考得难一点了。相比之下,国外人家人少并且资源丰富,可以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不至于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
以至于外国没几个人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而这个是中国考试里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考点)
最后,目前最权威的书籍应该就是这本Rosen_Discrete_Mathematics_and_Its_Applications_7th_Edition
但人家Rosen写这本书的初衷,是给学计算机的同学入门用的(应用向非应试向),所以如果你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是为了考研,还是看国内教材吧~
多说一句,在离散的世界里,一个命题非错即对,所以离散学多了容易非黑即白抬杠。
但不要忘记现实是连续的,不要做非黑即白的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