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招生章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18 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士招生章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设计;八个硕士学位培养点:①建筑学(学术)、②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③城乡规划学(学术)、④城市规划学硕士(专业学位)、⑤风景园林学(学术)、⑥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⑦设计学(学术)、⑧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具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以及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室内设计及其理论;设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共有教授23人,副教授48人,讲师35人,助教2人。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学系四个教学单位。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含风景园林设计(甲级)(建筑遗产保护(乙级))二个设计机构。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与环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和科研单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3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3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800余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涵盖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内一流建筑、规划设计机构,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工作。
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本院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1.建筑学科研究方向
(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建筑历史与理论
(3)建筑技术科学
(4)城市设计及理论
(5)建筑系统工程
2.城乡规划学科研究方向
(1)区域与城镇发展规划
(2)可持续城市规划与设计
(3)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
(4)地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
(5)城乡治理与规划管理
3.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
(1)园林与景观设计
(2)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3)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
(4)工程景观研究
4.设计学学科研究方向
(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
(3)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
(4)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6)会展空间与展示设计理论研究
2018年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公开招考生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风景园林基础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择优录取。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风景园林基础的考试应考范围包括: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近现代景观史)、园林工程(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三、评价目标
综合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 正确理解各门课程的有关概念、理论、规律和论断。
  •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明辨是非。
  • 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建设、城市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 准确、恰当地使用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表述。
  •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的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 答题时间:150分钟
  • 名词解释:30%
    简答题:40%
    论述题:30%
  • 各门课程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50分)
  • 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20%
    ②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原理30%
    ③中外园林史30%
    ④园林工程20%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一、园林绿地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城市园林绿地树种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程序等。
    1、了解城市园林绿地四大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功能和游憩功能、景观功能与减灾防灾功能;
    2、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分类、各类绿地特征及用地选择;
    3、掌握城市园林指标的计算方法,理解指标的作用、影响因素及指标的确定。
    4、理解园林绿地的系统布局目的、要求、原则和形式。
    5、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
    6、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程序及有关的基础资料。
    二、工业园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考试内容:
    工业园区的总平面布置,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意义和特征,工厂企业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工厂企业特殊树种选择。辅导
    考试要求:
    1、了解工业园区的总平面布置特点共
    2、了解工业园区园林绿地的意义,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化的特点
    3、了解工业园区园林绿地的设计原则,理解工厂企业绿地规划和工厂企业的各组成部分绿地规划设计院
    4.了解工业园区园林绿地的植物选择有关原则,掌握工厂企业园林绿地的常用树种。
    三、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考试内容:
    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特点,城市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
    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掌握城市防护绿地的特点
    2、理解城市防护绿地布局形成
    3、了解城市各类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
    四、城市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考试内容:城市道路类型、城市道路绿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基本要求、城市广场和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以及树种选择。
    考试要求;
    1、了解城市道路规划的一般知识、城市街道功能、道路系统的基本类型;了解城市街道绿化的作用。
    2、掌握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和绿化设计,掌握安全视距、交通岛等有关概念,理解街道游园绿化设计有关原理,了解市郊公路、铁路绿化种植设计
    3、理解林荫道路的规划设计,了解城市广场类型、作用、绿化特点。
    4、掌握行道树选择有关原则,了解广场绿地及其它道路种植设计的树种选择。
    五、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考试内容:
    居住区规划基本知识、居住区绿地的种类、居住区绿地有关标准、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原则、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学校、医疗机构绿地规划设计
    1、了解居住区规划基本知识:组成、规划、结构;
    2、掌握居住区绿地的种类;
    3、理解居住区绿地绿化作用、定额指标、规划原则以及规划布局;
    4、理解居住区绿地各组成部分绿地设计;
    5、了解学校、医疗机构绿地规划设计的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考试内容: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时代性要求、园林绿地组成要素、园林风景构图有关基本原理、公园规划设计理论、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理论、园林规划设计的法规性和规范性、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
    考试要求:
    1.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园林艺术、园林美学的概念;园林艺术布局的基本原则;园林造景的方式;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序列布局;园林色彩布局;园林艺术特征;园林美的创造、园林美的欣赏;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中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价值取向与哲学思维基础。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文学与画论;功能理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减灾防灾功能);环境美化理论(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休闲游憩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门槛理论、社区理论、市场供给需求理论);绿地空间结构理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觉景观理论;景观感受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生态规划理论;生态都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低碳城市、后现代主义等 。
    3. 当代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旅游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博览园规划、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自然保护规划、世界遗产保护地规划、休闲娱乐场地规划、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
    4.熟悉国内、国外著名风景园林师的理论与设计作品。
    5.熟悉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常见的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如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2010年最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等。
    一、中国古典园林史
    考试内容:
    了解并掌握我国园林发展一般历程,各历史时期园林类型、代表作品、主要园林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及相关历史文献。
    在掌握古典园林发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了解传统园林艺术富具特色的理念和理法,阐发传统园林艺术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价值意义。
    考试要求:
    1、  先秦时期: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掌握苑、囿、台、园圃等园林原始雏形的特点和内容。
    2、  秦汉时期
    了解秦汉建筑宫苑及私家园林建设的一般情况。掌握秦兰池宫、汉上林苑、建章宫、袁广汉园、梁冀园,等重要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的主要思想和特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风尚,及园林发展特点;了解邺城、洛阳、建康三地宫苑园林的基本情况。掌握此时城市私家园林特点,金谷园、谢灵运山居等庄园别墅特点,掌握兰亭等邑郊风景游览地的形成,掌握《 洛阳伽蓝记 》等相关文献。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理念和手法的转变。
    4、隋唐时期
    了解隋唐社会、文化、建筑技术,发展的一般状况及其对园林的影响。掌握大明宫、兴庆宫、隋西苑、仙游宫、华清宫、九成宫,宫苑园林的基本情况。掌握白居易履道坊宅园、平泉庄、白居易庐山草堂、辋川别业等私家园林的内容及特点,掌握唐代文人园林的兴起。了解隋唐寺观园林基本特点。了解绛守园居池、曲江池等其他园林形式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掌握《 平泉山居草木记 》、《 草堂记 》、《 辋川集 》等相关文献。
    5、两宋时期
    了解两宋时期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园林的影响。掌握北宋艮岳、金明池、南宋临安宫苑等皇家园林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宋代私家园林的兴盛及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了解杭州西湖等其他园林形式的建设。掌握《 洛阳名园记 》等相关文献。
    6、元明清时期
    了解元明清时期园林建设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掌握北京城及各皇家园林、离宫别苑的建设发展过程,和园林艺术特点。掌握江南私家园林的园林艺术特点和主要园林。掌握岭南园林的园林艺术特点和主要园林。掌握《 园冶 》、《 长物志 》、《 闲情偶寄 》等文献作者、主要园林艺术观点。掌握主要造园师及其代表作品。
    二、外国园林史
    考试内容:
    了解世界园林发展一般历程。掌握各主要园林流派的园林艺术特点,代表作品及主要园林设计师。
    考试要求:
    1、古埃及、巴比伦、希腊园林
    了解世界园林发展初期形态,掌握古埃及园圃、巴比伦空中花园、古希腊庭园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2、古罗马花园
    了解古罗马花园基本特点。掌握哈德良离宫的园林艺术特点。
    3、日本庭园
    了解日本庭园发展沿革。掌握各时期园林艺术特点、主要造园师和代表作品。掌握《 作庭记 》等文献。
    4、意大利园林
    了解意大利园林各发展时期的园林艺术特点。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构成特点。掌握美第奇别墅、埃斯特别墅、郎特别墅等代表作品。
    5、法国园林
    了解法国历史文化对勒诺特尔式园林艺术的影响。掌握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基本特点。掌握孚勒花园、凡尔赛宫园林等代表作品。
    6、英国自然风景园
    了解影响英国自然风景园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了解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形成过程。掌握自然风景园的基本理论和风格,肯特、布朗等园林师及其主要造园观点和手法。
    7、美国城市公园
    了解美国城市公园的形成过程。掌握风景园林师奥姆斯特德的主要工作及其代表作品。
    1、土方工程
    (1)了解竖向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3)了解土方施工的基本知识。
    2、园林给、排水工程
    (1)掌握景园给水、排水工程。
    (2)了解园林污水处理。
    3、水景工程
    (1) 掌握驳岸、护坡、挡土墙、水池的设计与构造。
    (2) 掌握喷泉设计与施工。
    4、园路工程
  • 了解园路的基本知识。
  • 掌握园林道路的横断面、纵断面及线型设计。
  • 掌握园路结构设计。
  • 了解园路施工。
  • 5、园林假山工程
  • 了解假山的功能。
  • 了解假山的材料。
  • 掌握假山、置石的布置。
  • 掌握假山的结构。
  • 506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一、考试性质
    景观规划设计考试是为招收景观学专业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建筑类、农林类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考题类型:
    城市小型公园设计、城市居住区中心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沿街绿地设计、城市景观大道园林设计、学校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化广场设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工厂园林景观设计、体育休闲绿地景观设计以及绿地景观的概念设计等。
    考生应能:
    1.准确地理解规划设计任务的特点、要求,绿地定性准确,满足园林绿地功能需求;
    2.正确地处理好规划基地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关系,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
    3.合理地进行功能安排与规划结构设计;
    4.运用有关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合理进行用地与空间布局,合理布置园林建筑与园林设施;
    5.提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6.能较好地表现规划设计方案,绘图基本功较为扎实。
  •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6小时;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50分):
    (1)总平面设计(1:500-1:1000),占90%;
    (2)重点景区(点)园林(建筑)小品平面立面,占15%;
    (3)局部透视及鸟瞰图,占10%;
    (4)地形地貌利用与竖向设计(重要节点的标高设计),占10%;
    (5)植物景观设计,占15%;
    (6) 技术经济指标及简要说明,占10%。
    4.参考书目:不限制。
    五、考试要点
    (一)设计任务的性质及特点
    考生应能正确地理解规划用地的性质、特点及其规划设计与功能要求。
    (二)规划区用地功能布局
    1.规划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反映当代园林设计的特征、时代风貌与发展趋势;
    2.规划区用地功能划分是否合理;
    3.规划结构是否清晰及富有创意;
    4.与基地周边地域景观环境结合情况;
    5.是否合理组织人、车交通,安排停车场地;
    6.是否创造生动、舒适、方便、优美的景观环境。
    (三)规划区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
  • 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郁闭空间的营造效果;
  • 规划区景观空间序列设计效果;
  • 规划区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效果;
  • 规划区绿地景观与周边道路沿线景观设计效果。
  • (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 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内容是否齐全;
  • 指标数值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 (五)图面表现技能与效果
  • 图面表现方式(钢笔墨线、水彩、水粉、彩铅或其他)不限;
  • 图面大小达到题目要求;
  • 图纸用非透明质。
  • 第三部分招录情况

    1.2014-2018年风景园林学报录比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接受推免生招生简章

    一、院系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等相关专业合并组建。目前学院开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八个硕士学位培养点:①建筑学(学术)、②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③城乡规划学(学术)、④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⑤风景园林学(学术)、⑥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⑦设计学(学术)、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有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学院共有教授23人,副教授48人,讲师35人,助教2人。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学系四个教学单位。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学院有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与环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33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3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800余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所属四个一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近年来硕士、博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内一流建筑、规划设计机构,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以及出国深造。
    学院所有硕士点学制均为3年。 针对达到学院提前毕业规定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二、招生计划
    2018年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推免生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公开招考所占考生比例为50%左右。
    三、申请条件
    1. 申请推免生应获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并在教育部推免系统报名成功者。
    2、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学科不接受艺术类推免生,各学科接受跨学科的推免生不超过推免生总数的20%。
    2、 2018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申请、复试、录取程序和时间节点
    1. 考生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并提交相关材料。
    1、10月5日前考生提交申请;
    获得推免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阅读拟申请院系专业的《接收推免生简章》(含招生计划、招生院系联系方式等)和《推免招生专业目录》,符合条件者,尽早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的“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专业志愿(按照中国研招网规定时间,建议提前2天),网上缴费,通过该系统提交材料电子版:本科所在学校或院系教务部门加盖公章的本科正式成绩单、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各种获奖证书、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证明和《攻读学位研究计划》以及推免复试档案,其中《攻读学位研究计划》为复试重要依据,医院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胸透、五官科、肝功能两项(ATL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
    报名材料以考生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提供的材料为准,不再接收其他电子邮件或纸质材料。
    填写推免复试档案并通过系统提交,表格下载见:http://gszs.hust.edu.cn/GradAdmission/Show.asp?id=816
    2、在考生申请后,学院二十四小时内发出复试通知;
    3、考生得到复试通知后,二十四小时内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是否同意复试;
    4、考生确认同意复试后,学院将分专业在统一时间内面试。面试后,二十四小时内学院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
    5、考生接到“待录取”通知后,二十四小时内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同意待录取”。逾期未确认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待录取资格,本院将撤销该生待录取通知。
    6、网上公示拟录取名单。
    7、按教育部要求进行其他相关录检工作。正式录取通知书将在政审后,于2019年6月下旬寄发本人。
    五、复试细则
    获得2017年建规学院夏令营“优秀营员”的考生,无需提交《攻读学位研究计划》和专业面试,以夏令营的成果为复试成绩,优先发放“待录取通知”。
    未参加2017年建规学院夏令营和参加2017年建规学院夏令营但未获得“优秀营员”的考生以提交的《攻读学位研究计划》的评分和网上(电话)专业面试作为其复试成绩。
    正式录取后新生报到时,交验相关材料原件,如查验为虚假材料,取消入学资格。
    六、学费与奖助学金
    学费: 按照湖北省物价局有关物价文件执行,以物价局核定为准。
    奖学金: 按照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校研[2014]11号)执行。硕士免推生和硕博生(硕士阶段)原则上在第一学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从第二学年开始统一参加评定;硕博生(博士阶段)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助学金: 按照关于印发《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业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校研[2014]10号)执行。硕博生资助标准高于一般硕士生。
    七、咨询、监督与申诉渠道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教务科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27-87559134

    第五部分 考研真题

    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某城市新区中心绿地规划设计
    一、基地现状
    该地块位于华中某城市的高新技术新区的中心地段,服务居住人口为30万人。基地内主要有水塘、山体及乡村住宅组成。周边道路已形成,山体植被良好,乡村住宅拟全部拆除后改进为新区中心绿地,其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6.20公顷。周边用地性质及其它情况详见所附《华中某城市新区中心绿地用地现状》。
    根据《新区总体规划》及《新区绿地系统规划》,该绿地性质定位:城市新区市民休闲活动中心,城市新区形象窗口,并兼有城市新区综合公园职能。
    二、规划设计要求
    1、设置满足4000—5000人的市民休闲主广场,但需对广场进行有效的空间组织与划分,该广场的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设计的景观小品与景观建筑物需反映新区特色或时代特征。
    3若设置自然水景,尽可能的利用场地现有池塘进行水体整理,其水体总面积不得大于规划总用地面积的20%。
    4、规划布局应有效保留山体地貌及植被。
    5、充分考虑中心绿地内景组织、周边环境条件及城市景观与城市交通组织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布置各方向入口,有效组织休闲人流。
    7其它要求,参考《公园设计规范》。
    三 、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A:报考“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方向成果要求  B:报考“工程景观学”科学位方向成果要求
    1、规划总平面图1:1000(100分)         1、规划总平面图1:1000(90分)
    2、功能分区图及必要的相关分析图  比例自  2、功能分区图及必要的相关分析图 比例自
    定。(20分)                                 定。(20分)
    3、某一景点鸟瞰或透视图。(15分)         3、某一主要景点详细设计平面图(比例1:
    4、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说明。(15分)        500)、立面图及鸟瞰图或透视图。(25分)
    4、技术经济指标及设计说明。(15分)
    三、其它说明
    1、考试用时为6小时(含午餐时间)
    2、图纸尺寸为A1图幅、不透明纸表达、表达方式不限。
    3、考试时不得携带任何参考资料。

    第六部分 经验交流

    风景园林基础
    首先认真研究官网上的大纲(虽然大纲每年变化不大,但是对于备考整理整个框架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历年真题也基本在大纲涉及的范围之内)、历年真题。在研究历年真题后,会发现华科的出题会结合每年的行业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且出题灵活,考研你从各个方面阐述一个问题的逻辑和论述能力。在复试中,应注重语言的表达。针对每种题型,总结出自己答题的思路。
    针对名词解释,这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整理阶段的理解过程。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把握一个主题的核心意义,从构成元素、特征、意义及作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2.在复习中,注重风景园林大师、古今中外园林案例等素材的积累。
    3.2018年的理论为15道名词解释加上专业英文的考验,在复习的同时,留意重要的英文专业名词。 4.在总结名词解释是,应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由园林规划想到园林布局、园林设计;由景点想到景区。
    对于 简答题和论述题 ,前期复习时,界限可以加以模糊,不必过于区分。但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也有技巧可言:
    1.对于不同的专题,应该注重那些论文中、书中,“有意思”的部分。比如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最后对于文化各个层面演变发展的总结,天人合一的思想、佛教的禅宗思想以及士大夫道教等等,这些思想的演变在思考中反映着我们对于中国传统园林的进一步思考。这是你在考试中答题的亮点,同时也体现着你对于专业的深入理解。
    2.擅长对比。从中日园林的比较;从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基础设施的比较理解;从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对比……能从中对于一些概念有更系统的掌握。
    3.框架与细节并在。论述详实有理是一个需要巧妙把握的度,不仅关乎语言节奏的韵律,也在于适时引入一些充实的细节。这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对于一些案例、人物、或是一种思想产生的由来作充分的理解。但我们应牢记的是,框架是论述产生“美感”的基础。
    4.在考试中,也许未能把握一个新概念的意义。但经历过整个复习阶段,我们通过字面的解读会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系统,将自己的理解分条罗列,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完成题目。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西方园林史》、《现代景观设计思潮》、注意,在整理笔记的过程要 详略得当、懂得取舍 ,有些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有些内容需要自己整理出一个更加逻辑条理清晰的框架分析。而有些内容要进行“通读”,把握想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培养自己进行 论述的语感以及能力
    在这之后,我进行了 论文的阅读以及知识体系的整理 。比如景观感知、乡土景观(也包括当代乡土、文化景观、乡村景观)、景观水文(包括雨水花园、海绵城市、水敏感城市、雨洪管理)、中外园林哲学思想、中日园林比较等等……论文的来源可以是知网上的检索,也有《中国园林》、《建筑学报》、《建筑技艺》、《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在自己的整理与补充中,要始终铭记“融会贯通”这一要义,归纳整理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解的过程,也应该是思考的过程。在脑海中一点点摆正框架、丰富细节。
    整个理论的复习,没有太多捷径,只是注重归纳、理解和思考,不断为风景园林这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增加枝干上的叶片。

    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七月份,系统的训练了快题设计的思路、从课程作业到快速表达的一个转换、各种图面的训练,包括平面图、鸟瞰图、剖面图、分析图、节点放大图、景观效果图。这个过程所训练的题目设计各种类型:体育公园、广场、街头绿地、CBD公园……
    八月份,对景观效果图的表达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找到自己的风格,在实地的感悟中对景观设计增进了一份了解。
    国庆节期间,训练了茶室、社区服务中心、展览类、艺术家工作室等几种景观建筑类型,对于建筑的平立剖、效果图进行规范的训练。
    前期的快题系统训练,对 图面的表达 进行了完善。之前积累的一些园林案例中的精巧表达、喜爱的风格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类,包括停车位设计、建筑入口、沿街开放景观、滨水节点、跌水景观等等。在之后每周一套题的训练中针对华科的 出题风格 进行了筛选练习,更注重整个 景观平面,建筑功能分区以及形式的考究 。在周末花六个小时左右完成一套图,一次一次地提高速度。同时在周一到周五,利用中餐之后的休息时间,进行一些节点的积累与揣摩、建筑平面布局与空间安排的技巧、立面的积累,同时注重解决上一次快题中 急需改进的方面 。在宝贵的快题训练时间里,争取每一次模拟能 比上一次画的更好
    手绘培训 上海手绘培训 广州手绘培训 武汉手绘培训 西安手绘培训 快题培训 建筑手绘培训 建筑快题培训 景观手绘培训 景观快题培训 考研快题培训 城市规划手绘培训 产品手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