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金融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能进行金融实际业务操作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并注重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成为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民国初期,新学制为金融学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同时由于民族资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社会急需各类经济、金融专才。教育界应时而动,加快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建设进程
1998年,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金融学专业(专业代码:020104)由货币银行学(专业代码:020105)、国际金融(专业代码:020112)、保险(专业代码:020116)与投资经济(部分)(专业代码:020117)合并而成,属经济学类专业 [4-5]
1999年,西南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金融学专业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洛阳工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金融学专业
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沈阳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河南大学、江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甘肃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金融学专业
2003年,北京交通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杉达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五邑大学、贵州工业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延安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金融学专业
2004年,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东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铜陵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金融学专业 [10-11]
2012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中,金融学专业由经济学类(部分)(0201)调整至金融学类(0203),专业代码由020104变更为020301K,属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202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 》中,金融学专业属金融学类,专业代码仍为020301K,属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为:热爱祖国,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般要求,或者具备在中国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等级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的资格条件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还应结合学校特色和社会需求,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或技能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实际开设专业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中国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
  • 学制与学位
具有良好的中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金融市场变化所必需的其他能力

金融学 总体框架

附表1 金融学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学分要求
知识领域
指定课程
建议选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24学分左右
思想政治
品德修养
身心素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另行安排伦理学、拓展训练等其他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体育
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
通识课程
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10学分左右,数学类12学分左右
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逻辑学
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另行安排哲学、艺术、心理学等其他课程
大学语文(或中文写作)
大学外语
数学分析(或高等数学、微积分)
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专业基础课程
24学分左右
经济学
管理学
政治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学、系统工程、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市场营销、民商法等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统计学
会计学
财政学
金融学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
22学分左右
“5+X”模式(详见 附表2
专业选修
20学分左右
根据特色培养目标自行安排备选课程
跨学科选修课程
20学分左右
根据特色培养目标自行安排备选课程,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兴趣课程

金融学 理论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三个方面,总学分24学分左右。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慨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另行安排其他课程
附表2 金融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5+X”模式
专业名称
专业必修课程22学分左右
5
X(备选课程菜单)
金融学
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货币金融史、信托与租赁、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计量学、常微分方程、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数理金融、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投资组合管理、项目评估与管理、资产评估、投资价值分析与评估、房地产金融与投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产品设计、期货与期权、金融伦理学、金融心理学、银行会计、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经济学、保险法、再保险、保险会计、社会保障学、保险经营管理学、保险营销学、利息理论、信用经济学、信用管理学、信用评级、征信理论与实务、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等

金融学 实践教学

金融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实践能力、调研能力、创业能力等。教学方案中应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实践包括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训和专业类实习等多种形式。专业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加强专业类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各高校应与相关实务部门建立常态联系机制,确立实践教学的准入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可以选用教师自编教材;没有成型教材的,要求教师编写书面讲义

金融学 教师队伍

  • 规模与结构
从事金融学本科专业教学的教师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对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金融学 设备资源

  • 信息资源
开设金融学本科专业时,学校图书馆应有大致覆盖金融学类专业各领域数量充足的图书、刊物和资料。学校图书馆应拥有金融学类专业教学和科研所需的数字化资源,并且能够提供简便畅通的检索和获取服务
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实习需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原则上须至少配设1个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以金融机构为主,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辅

金融学 质量保障

  • 组织保障
学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制定相应的生源战略与招生政策,以优良的培养效果吸引优质生源,确保可持续发展。按照师资规模、教学条件等合理确定招生规模。高度重视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保证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
  • 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在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强化岗位能力为主轴,重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学专业应在开设新国标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层次定位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充模块化课程(如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期货与期权、担保理论与实务等)和新金融业态衍生课程(如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大数据市场调查与分析、行为金融学、区块链金融、财富管理、云营销等)。高校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金融风险管理师 (FRM)、 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证券或期货从业资格证等考试的相关课程,开拓学生眼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考取行业证书。此外,新商科提出要系统开设多学科课程,构建文理交叉、相互融合渗透的课程体系。金融学专业可适当增设与计算机、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协同工作、沟通交流和为人处世能力。此外,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邀请金融机构或企业参与其中,针对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一方面,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可以降低学位方面的要求,吸引一批有业界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由这些具有业界实践经验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实验教学部分,能够更清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在岗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交流,或者参加培训的方式,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金融学 人才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因素。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从而加大了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金融人才,也带动了金融专业的蓬勃发展

金融学 就业方向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一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如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二是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金融公司(一般要求求职者有硕士学历);三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金融租赁、担保行业中更有作为);四是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五是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六是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七是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
院校名录(不完全统计)
北京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外交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天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天狮学院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杉达学院
重庆
四川外国语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
河北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金融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
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燕京理工学院
河南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中原工学院
郑州西亚斯学院
安阳学院
郑州财经学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商丘工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
青岛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山西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安徽
安徽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学院
铜陵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合肥经济学院
蚌埠工商学院
马鞍山学院
江西
九江学院
赣南科技学院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城市学院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理工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常州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无锡太湖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浙江
嘉兴南湖学院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
台州学院
嘉兴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
温州商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江汉大学
三峡大学
长江大学
湖北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学院
武汉文理学院
湖北商贸学院
文华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工商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
武昌首义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广东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商学院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五邑大学
深圳大学
汕头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东莞城市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西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桂林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昆明城市学院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锦城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延安大学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工商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黑龙江财经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外国语大学
长春科技学院
长春光华学院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
渤海大学
辽东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化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东北大学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沈阳工学院
大连财经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沈阳科技学院
西藏
西藏民族大学
西藏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理工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财经大学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包头师范学院
海南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江夏学院
闽江学院
集美大学
华侨大学
福州工商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仰恩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