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逆袭的墨镜  ·  File.Create(zipFilePat ...·  1 年前    · 
留胡子的打火机  ·  (连载)Android 8.0 : ...·  1 年前    · 
小胡子的石榴  ·  PHP array_flip() 函数 | ...·  1 年前    · 
月球上的啄木鸟  ·  窗体、控件 | ...·  2 年前    ·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是自然的历史进程,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得不好,也会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患上“城市病”,影响现代化进程。我们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15日),《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9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37页

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如果城镇化路子走偏了,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则可能积重难返,带来巨大风险。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38-39页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既然是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我们就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39页

城镇化是涉及全国的大范围社会进程,一开始就要制定并坚持好正确原则,一旦走偏,要纠正起来就很难了。城镇化不同于其他建设,房子造起来了,路开通了,水泥地铺上了,要走回头路就很难了。基本原则,我看主要是四条。一是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二是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三是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四是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

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推进城镇化,还要注意两对关系。一是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二是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省及省以下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40-41页

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土地,农业现代化要保证土地数量和质量。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压倒了农业现代化,打败了农业现代化。在这个问题上博弈时,一些地方输的往往是大量良田,赢的是工化、城镇化,而且很多人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因为土地一转让每亩可以产生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利润,在自己这一任中就能体现出效益来,而种地种一百年也没有这样的效益,有人就会想,凭什么要用这些地搞农业?以后要有硬杠杠,有些农业用地是不能动的、硬性的,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考虑城镇化规划,要避开这些农业用地。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46页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涉及面很广,要积极稳妥推进,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大中小城市有不同要求,要明确工作重点。推进城镇化不是搞成城乡一律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巨大,要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02页

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指示》(2016年2月21日),《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9-10页

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点六,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4月10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98页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