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是一处等级齐全、保存完好的大型邦国公墓地。虢国墓地发现于1956年,先后经过五次钻探及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第一次共发掘234座墓葬,3座车马坑,1座马坑。共出土工具、武器、车马器、礼器、乐器等14000余件。第二次共清理了各类墓葬18座,车马坑4座,马坑2座。所有的发掘单位均位于国君兆域区内,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君家族。此次发掘共出土青铜、玉、铁、金等二十多个品类的各类文物23000余件。

第一次发掘找到并确认了虢国墓地的所在。第二次发掘不仅找到了本墓地的国君兆域区,确认了虢国墓地是一处大型邦国公墓地的性质,而且发掘了2座保存完整的国君墓,收获甚丰。虢国墓地的发现填补了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尤其是两座国君墓葬的发现使对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国君墓葬的丧葬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大量遗物出土为周代考古增添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资料。虢国墓地等级齐全、保存完好,其研究成果可树立中原乃至全国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断代和研究标尺,对深入探讨两周之际考古学文化及社会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大学等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 姜涛、林寿晋、贾连敏、王龙正、宁景通、杨海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