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秦明:生死语者》正在热映,法医之刀,剖析人性。不过观众评论说,影版秦明感觉就是套了秦明大宝林涛的名字,演了一部与小说无关的电影。感情戏偏重,作为秦明最重要的根据尸体寻找线索的破案过程,反而被忽略了,只是寥寥带过。看得不够尽兴。
一位法医留的评论就比较客观了,说真正的法医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有意思、有挑战的案例,更多的是枯燥的记录;电影的细节基本到位,但是有几个地方还是应该戴手套的。
说起法医,自然必须要提鼻祖宋慈。
宋慈有关的剧集一共有3部,分别是1999年欧阳震华的《洗冤录》;何冰的《大宋提刑官》,和王庆祥演的第2部《大宋提刑官2》,其中以何冰的宋提刑最为经典。
要说古装剧的服化道,还是央视的好,从四大名著,到神探狄仁杰,再到大宋提刑官。服装、台词、人物形象,都非常考究,一下把你带进那个时期。
在网络上,大电影也出过两部与宋慈有关的破案电影,一部是爱奇艺上映的《宋慈洗冤录》。
一部是2018年的《大宋断狱神手》。
网络上的这几部,宋慈的服装、官服等就没穿对过。女一穿的羽翼装特别像张柏芝的《无极》。
其实古代中国的服装,是各有各的特色的。夏商周尚不论,就从春秋战国开始,史书都能明确的查找出各个朝代的服饰特色。上至王侯将相的冠帽,下至妇女儿童的肚兜子。一丝一毫不能乱。
因为在封建王朝衣服也是权利的一种象征,乱穿是犯法的。
而现在的古装戏里乱穿衣服,可能是跟制作成本有关。比如TVB以前古天乐主演的《乾隆大帝》,一天几百块就想让那些龙套把前额都剃光?更何况现在拍戏的大部分资金都被几个主演给瓜分了,剩下的道具能省则省。都是凑合的。
《宋史·舆服志》记载宋代男子的常服是这样穿的: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腰带),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
这是一种衣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样式。
可《宋慈洗冤录》这电影的画风真的是十分混搭,男主女主都是奇装异服,油光满面,服装上,男一围着个小白围巾,领子上镶嵌一圈铝合金装饰,根本搞不懂是哪个朝代的,完全跟悬疑严肃、推理破案的画风不沾边。
同样,欧阳震华的《洗冤录》,就是典型港剧服装风的一种,第一部偏娱乐,很倒霉的一角色,“棺材子”的设定让人很无语;第二部太过料事如神,人设反转太快,紫霞郡主准备那么多年还是被他拿下了。
古装影视服装道具的粗制滥造,大约就起于TVB:留着个长发,披着一身渔网或破床单,就能演古装剧。一套武官的盔甲,能从商代演到明代。
只要提到关外游牧民族,那一定是不论冬夏穿一身皮袍,就这一身皮袍既可以演匈奴人,也可以演蒙古人,更可以演女真人。
在早期金庸剧中,是美女一定蒙面纱,侠客一定带斗笠,掉下深渊或悬崖一定能遇到开挂级的宗师。
古早的台湾古装剧偏戏曲化,就是粤剧京剧里的那类服饰,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包青天》里包拯穿的那身,就非常的戏曲化,其实就是古代服装的一种抽象化。
可TVB不是穷嘛,道具服装什么的这部剧用完,下部剧接着用。
限古令的一部分原因,也跟如今国产古装剧光怪陆离的服装滥用有关。很多港台导演转战内陆,那一套不求严谨,商业运作,各种戏说,娱乐到死的做法,就迅速铺展开来。
很多集言情、侦探、武侠于一体的抗战神剧,更是相当多都是港台导演执导的。 这股风气其实并不利于古装剧的发展。
港台导演是拍不好历史剧,他们只擅长拍古装外壳的现代搞笑剧。
比起TVB剧,内地剧本用起心来,尤其是古装剧方面,绝对比港剧拍的有厚度,人物个性也表现得十分厚重。
《大宋提刑官》的服装道具才是神还原。这是一部被喜剧演员演出严肃性的电视剧。现在想起那时候电视上飘的那些白色的纸钱,妥妥的还是童年阴影啊。
先说一下提刑官这个官职,北宋真宗以后各路(相当于省)单设提点刑狱司,主管叫做提点刑狱公事,尊称提刑使。相当于某个省的高级法院院长兼任检察院检察长。
真正的位高权重。
相比其他古装偶像剧如《重耳传奇》里亮瞎眼的服饰配色,《大宋提刑官》中的服饰显得相当低调。不仅是配色,样式也很有讲究,什么阶层穿什么衣服,毫不乱来。
除了提刑官等人的服装造型,人物剧情、逻辑衍伸都是可圈可点,何冰的宋慈绝对是一绝,一群小品演员飙演技,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而宋提刑为人狷介,不慕权贵,恨极了裙带关系。却偏偏几次三番被岳父的关系关照着。狄仁杰有武则天罩着,包拯年代有明君宋仁宗,宋慈是生不逢时,早前要不是岳父关照早被人弄死了。
《大宋提刑官》的剧情,更是很有层次,前半段是描写人情冷暖,后半部分集中写官场黑暗。后边的内容怕是比现在的反腐剧尺度都大。
有一次采访何冰,主持人问何冰:你知道你在整部戏里面,最有派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何冰说:开。开什么?当然是开棺。开棺之后,验!
这句台词,小编的记忆也很深刻啊!特别有气势。
当然,何冰的演技真是没的说,老爸的爱情,情满四合院,芝麻胡同,白鹿原,何冰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而这部提刑官中,郭达的演技更在何冰之上,激宋慈喝毒药那段郭达的表演绝了。
没有郭达老师的话剧基础和台词功力以及丰富的表演经验,那种内心深藏的仇恨隐忍多年蓄意陷害而得逞,发自内心的仇恨释放和成功后的喜悦感是迸发不出来的。刁光斗内心的仇恨和得意演的很含蓄也很嚣张,很有张力和弹性感。
而在推理方面,《大宋提刑官》充其量只能算勉强及格,大量的重复闪回以及很多场就预先推断出了凶手的桥段,实在不能算是推理剧。
论推理论反转,《神探狄仁杰》《少年包青天》都在提刑官之上,提刑官评分高的原因,更多的是演员的演技、破案现场的细节描述,以及它更偏向于历史剧的方面。
神探狄仁杰并不仅仅是传奇,当年狄仁杰当大理寺寺丞一年断案一万七千多件,没有一个人喊冤,然后直接升职。官位也是狄仁杰做到最高,一直到了宰相,死后武则天亲自为他主持丧礼。废朝三日。
除了宋朝服饰,唐朝、明代服装都是古装剧的雷点。
涉及到古装历史大剧,盔甲都是古代题材影视剧的硬伤。唐代因为紫色最难染、染料最贵,所以一二品大官都是穿紫袍的;
宋代以后,商贸手工业发达,与其他各国的贸易中,紫色染料便宜了,反而红色成了上品。
因此五代十国中张艺谋的黄金甲,那种土豪金真是越看越出戏;反而是像《水浒传》这种质朴但又考究的服装风格,反应古人生产水平有限,却又能体现出历史独特的生活气息的剧,更让人看的顺眼。历史感也扑面而来。
至于明代大剧,古装男子居然都没有山河一统巾,还有很多清朝之前的电视剧男子都披头散发,真的很无语。《女医明妃传》是近年来对明朝服饰还原最高的。
要是有更多的剧集,都像是《知否》这样追考细节,就更好了。
2019-06-16
阅读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