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国电影《观相》?

关注者
338
被浏览
224,596

31 个回答

整体评价,不谈其在韩国的热度,只看在国内的受关注程度的话,《观相》称得上一句:沧海遗珠。



--------------------------------------------------------------------------------------








《观相》:算不尽的天道无常





《观相》不是为了讲故事,是在讲道理。作为历史剧,想在已有结局和大致过程的史实下讲好一段故事实在是难。所以电影很大的比重并不是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而是把故事当背景,从观相师金乃敬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命运叙事体系。


观相讲述了观相师金乃敬从一个叛贼家庭出身的读书人到成为震惊汉阳观相师,由于一次误打误撞的查案观相,卷进了一场谋权篡位的阴谋里,最终家破人亡的过程。

整个影片前半部分中心意味不明,线性叙事结构明显,从乡下进城到在妓院给人看相再到当官,有近一个小时的时长花在了这些铺垫上,商业式的无厘头,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形成了影片基础风格。


(图:金乃敬用观相术找出真凶,误打误撞接触了首阳)


金乃敬作为一个能通过观相看透他人命运的人存在是一桩悲剧,正因为他的观相术,他可以轻易从一个人的面相看出他的未来,他深知身边的人最终会走向何处。而他全部的悲剧就在于:他也是这群人之一。

影片中交代了金乃敬的人物背景:

1,叛贼之子,曾是汉阳大户


2.学习观相术本来只为算自己一生的命



3.身为读书人,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高、自负。且带有小市民的好色、市井、自恋。同时完整保存了读书人的“气概”,就是 不屈




4,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人物身上的有情有义。



金乃敬的角色如此,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影视人物形象,立体,生活化,不书面,意味无穷。

再说选角,才是整个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金乃敬的饰演者宋康昊是韩国三驾马车之一,(其他二人为崔岷植、薛景求)此三驾马车几乎成为韩国90年代以来电影届的男星三巨头,三人长相风格不同,戏路不同,崔岷植因自身长相,戏路大多饰演反派、底层小人物。薛景求年轻时长相里呆着很重的酒肉气,同时又兼具儒雅。西装革履很是贵族,《实尾岛》过后慢慢进入中年,演技开始平民化,开始试验各种悲情小人物,如《素媛》里的父亲角色,《摩天楼》里的队长角色。而宋康昊不同,宋康昊将近30岁才进电影圈,早年演舞台剧出身,演技起点高。因为长相原因,所饰演的角色通常是底层小人物,但这个其貌不扬的大饼脸,几乎能将每个角色都演出层次性。

金乃敬这个角色,早期眼神里有身为鲜卑的清明,性格里艰巨小市民的流气。后期正义化,颇有民族英雄附体的豪迈,又有年迈的有心无力。一颦一笑,纵横捭阖,宋康昊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角色形象就变的饱满从容。


早期:

后期:


影片的角色都非常成功,导演也没有试图用简单的“善恶”来决定角色,这一点区别于现在绝大部分电影的“脸谱化”,比如首阳大人的谋反,影片说他“为了皇位可以随意踩着别人的尸体”,他打猎时的凶狠决绝、自负,伺机杀害小皇子时候的犹豫、温情,一秒钟之后的盛怒,甚至包括生病时的虚弱、平和,都让这个所谓的反派角色变的竟然有点惹人心疼。

这就是《观相》的悲悯。

我曾在《世界悲剧通史》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悲剧的影响力不是为了眼泪,是为了怜悯。

用在这里正合适,作品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才得以被观众理解,导演想要通过电影告诉后世的,才能得以流传。同理参照《1942》《十月围城》甚至《一代宗师》。

而《观相》中我最偏爱的角色就是曹正锡饰演的小舅子角色。

这个角色本身作为配角存在,在主角光环的遮挡下按理说会变的有些“无足轻重”,但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第一遍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最难忘的角色竟是这个人。

如果说《观相》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时代的“大相”和一群人物的“小相”的话,可以说小舅子就是这群人的代表。

这个人物一改过去影视剧中“伟大计划破坏者”让人讨厌的形象,他时常闯祸,但总归不过分,他是整个电影情节的推动者,是计划的破坏者,但就是无法让人讨厌。

早期小舅子和姐夫金乃敬、侄子振衡三人共同生活在乡下,他是姐夫的助手,也是整个“家”里算得上最无能的人,在家庭生活中也是最被忽略那一个。

比如影片中小细节吃鸡腿一幕,一家人好不容易吃了一次鸡,金乃敬先讲一个鸡腿撕下放进了儿子碗里,然后撕下另一个鸡腿自己开始吃。(绝大部分影片为了亲情效果也许会让金乃敬把另一个鸡腿放进亡妻弟弟-小舅子的碗里)


大致剧情是通过一场吃饭戏交代振衡的科举之路的开始,短短的两秒镜头里,曹正锡用一个眼神非常到位地表现出了一个“没有鸡腿吃被无视忽略的小舅子”形象。

也许有人说,这是为他后来的使计划失败的告密行为埋下伏笔的镜头。(你见过有为了一个鸡腿就策反的人么(是我))

他的告密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报仇,他是害怕他的振衡,他的侄子会失去当宰相的机会,他不希望他的侄子失败。所以他高密的时候这么说:


即使是这样,都只是为了振衡和姐夫,而不是为了自己。

还有一开始支持姐夫到汉阳当观相师,支持振衡去参加科举。这个身份尴尬的小舅子,极致地体现了他对亲人的黏着性和小人物的贪财和虚荣外表下善良纯净的本质。


这个人物身上带着一些不会让人反感的小毛病,还有最契合整个《观相》的人物命运起伏。

《观相》,能看透的是一个人的命运。

早期金乃敬说他“突起的喉结会是他的坎坷”

后来小舅子告密使得事情失败,金乃敬一怒掐住小舅子的脖子


这里金乃敬双目含泪,心中所想大概是:这一切都是逃不脱的命啊。

以及后期小舅子歌喉失败,不能说话,也契合了整部影片的观相主题。




纵观整部电影,线性叙事,零炫技的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观相》是我近几年见过在最小的格局上构建了一个浩大史实背景的故事能力最强的电影,极少的大全景,没有宏大的叙事体系,没有成型的画面造型风格,有的就是一个简单且并不绝佳的故事而已。

但《观相》结合的史实透露出的宏大,却是纵性的,在滚滚历史洪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影片的悲悯情怀是绝大部分电影中少有的,这也使得整部影片立意深远,所传达出的意义非凡。



《观相》要说的是:能看透的是人心,看不透的是命运。天道无常,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在时代的脚步面前,统统会被踩碎。

刚看完这部电影,觉得豆瓣的6.8分严重低估。应该打到7.8分。

1.题材非常的独特。看相这类东方神秘学必定是从中国流传到韩国的。理论上,论辈份也应该是中国人先拍出这片子,结果还是让韩国人抢了先机。我们大可怪广电剪刀手题材限制。但自由的香港电影拍过僵尸、风水、问米,偏偏没有涉及过面相,白白浪费了一个好题材。选题好+1分

2.剧本相当精彩。片头妓女来访、宋康昊到汉阳妓院入职的搞笑过程,不亚于周星驰电影。但后来的政治惊悚、宫斗风云、父债子偿等桥段拍得紧张刺激,中间还穿插首阳大君面对小皇帝的一丝心软、宋康昊小叔的插科打诨,千头万绪,粗中又有细,却铺排得有条不紊。对比国内私×订制、黄×大劫案等顶级导演的凌乱叙事,观相可以再+1分

3.类型把握准确。这条接上条。观相虽然讲的是十五世纪的朝鲜,但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人看了,依然会有触动。因为时代背景都是表皮,故事模式常说常新。观想套用的是“美国梦”叙事模式,讲一个人(观相师)的奋斗史和梦想的破灭过程,请脑补《华尔街》《好家伙》《跛豪》《雷洛传》

4.演员,宋康昊的出色毫无疑问,最令人意外的是演首阳大君的李政宰,后半段配角压倒主角,凌厉的眼光让我在屏幕这端都不寒而栗。

5.相术本身在电影里反而成了包装。真的流于表面了。相学那么博大精深的学问,哪是片中最后风啊海啊那堆鸡生蛋,蛋生鸡的议论可以抹杀的?真正的相术本来就是帝王之术,岂容有失?中国、许负,袁天罡等相士绝对百不失一。片子里表现看相的时候,特写眼睛、嘴巴、眉心皱纹,和中国相术不完全吻合,中国人认为目光定正邪,但要看权力,必须参考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