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主体部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据战国时期《
甘石星经
》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主体部分介于北纬27°4′—27°20′,东经112°34′—112°44′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县樟木乡,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长3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总面积640平方千米。
[1]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
道教
、
佛教
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
南岳圣帝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2007年5月,衡山所在的
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
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6]
[10]
侏罗纪以后,湖南的海湾随着整个亚洲大陆的掀起而成为陆地,迄今没再受海侵。在衡山从海成陆的过程中,其地形发展过程也很复杂。寒武纪以前,衡山的地形情况,因为没有地层记录,不得而知。
在地质时期的寒武纪以前,这里原是一个指状海湾。
[12]
寒武纪时,黄汲清先生认为是“寒武纪海”的一部分,当然不是陆地,更不像现在。志留、奥陶纪时仍旧是海。海水从西南侵入,经衡阳、衡山、湘潭一直到长沙。那时衡山是海底的一部分。海中沉积岩有紫色页岩及砾状石英岩。现代衡山的构成,一部分也借助于这些岩石。到了志留纪之末,湖南受到喀里多民安地壳运动的影响,志留纪海露出水面,接受侵蚀。中泥盆纪初期,衡山及湖南部分地面已被侵蚀为平缓的低地。寒武纪以后,交替出现过海退和海侵,中生代三迭纪末期;湖南地区地壳普遍上升,同时发生褶皱,形成衡山皱形,到了老第三纪末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衡山再次抬升,形成了今日的断块山地。
[12]
中泥盆纪时,海水又从喜马拉雅山而侵,海面很广,衡山又沉入海底,沉积岩石以砂岩和页岩为主。现在衡山东北部还保存有这类岩石,成了海拔300一400米的丘陵。到下石炭纪时,海水从西南部猛烈侵入但较浅,也沉积了一些砂岩和页岩。当时地有升降,时而出露梅面,长着森林,成为现在的侧水煤系,衡山附近尚有保留。
石炭纪末二迭纪初,海水加深,衡山位于深海之边缘。当时沉积的岩石衡山附近尚存,但区域内没有发现。二迭纪中期以后,湖南发生地壳运动——即东湖运动,使二迭纪海成陆,衡山露出地面,接受侵蚀。因为衡山当时处在深海之边缘,石灰岩沉积不大,容易消灭。
继中二迭纪侵蚀作用以后,湘资二水流域又变成浅海,衡山常被海水淹没。其后地面缓缓上升,造成广大滨海平原,衡山成为一部分。平原上普遍长着森林,为现在的计岭煤系,在衡山附近也有发现。这个平原也常被海水淹没。三迭纪末,湖南发生造山运动—良口运动,三迭海又成陆,而接受较大侵蚀。
[2]
浑圆状山峰和修长的脊岭,衡山,一块“青春期”的花岗岩
.潇湘晨报
[引用日期2016-05-21]
[3] 曾晋鲁,南岳衡山自然地理综合考察报告,西藏科技,1997年第78期
[4] 黄洲康,旅游对南岳衡山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祝融峰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6] 万里,吕锡琛,孙湘源,刘甲柱等.湖湘文化大辞典 下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01
[7] 史为乐;,邓自欣,朱玲玲.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上)1-7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3
[8] 张群,南岳山志研究,武汉大学,2013年5月
[9]
南岳衡山抗战遗存:蒋介石官邸衣柜藏密道
.中央电视台.2008-04-19
[引用日期2017-03-20]
[10]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南岳衡山
.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6-05-21]
[11]
沙县区成功救助并放归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引用日期2022-08-01]
[12] 袁伟华主编. 天下名山[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2.06:14.
[13]
衡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南岳衡山
.衡阳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03-22]
[14]
关于对南岳七十二峰准确定位整体保护的建议 -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引用日期2023-03-22]
[15]
湖南省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 - 湖南省林业局
.湖南省林业局
[引用日期2023-03-23]
[16]
5A级景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引用日期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