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Surface,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笔记本行业,并开创了一块全新的“笔记本平板二合一”领域。Surface第一代产品横空出世的时候,作为一名囊中羞涩的穷学生,自己一直没有能力购买,这也歪打正着让自己避免了前几代不成熟的Surface产品。从Surface Pro 3开始,自己终于有幸用上了这款富有创造性的产品。不可否认,自己对这种可以拆键盘、可以用手写笔的笔记本平板二合一设备狂热的喜爱,就是从Surface开始的。
如今,Surface Pro系列已经更新到了Surface Pro 7,俨然成为一款极为成熟的产品了,自己也从当年的那个狂热少年逐渐变成了油腻大叔,心中对于Surface的爱恋,随着无情的岁月,磨砺得有些“七年之痒”。收到Surface Pro 7的时候,自己也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能够重燃心中那团火,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次体验的Surface Pro 7配置为Core i5处理器、8GB内存和256GB硬盘存储的黑色版本。而这一次,抛开常规的外观、屏幕、性能的常规行文架构,一起来聊聊,这款Surface Pro 7到底用起来怎么样。
作为Surface看家的Pro系列,Surface Pro 7依然保留了Surface Pro系列的传统设计。单纯从整体外观上,很难区分这几年的Surface Pro系列产品。微软依然提供了银色和黑色两种外壳颜色,材质也是微软独有的镁铝合金。不过根据前几代的使用反馈来看,黑色外壳应该还会存在掉漆的问题。
Surface Pro 7
在9102年,微软终于为主力的Surface Pro系列配备了USB Type-C接口,这种业界良心的程度简直堪比依然坚持Lightning接口“一百年不动摇”的iPhone。微软自然也留了一手,即使Intel第十代Core处理器原生集成了雷电3控制器而且还免了高额的授权费,微软还是没有在这代Surface Pro 7上支持雷电3。
其次,是可以吸附在机身左侧的手写笔。从iPad Pro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吸附设计是多么得优雅和实用。毕竟最高的赞美往往都是来自竞争对手的。但是到了Surface Pro 5之后,微软就再也没有改过手写笔设计。
说没有改过设计也不完全正确。今年微软推出了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Surface Pro X,为之也配备了全新设计的Surface Slim Pen。自己并不特别看好这款手写笔。为了把手写笔放在Surface Pro X专用键盘盖上方的凹槽中,微软只能把这支笔做得非常扁,影响了握持手感,而且这支笔也无法再吸附在机身边缘。说人话就是,这支笔,没有灵魂!
Surface Slim Pen
仔细端详Surface Pro 7,这款产品的确已经到了Surface系列最成熟的阶段,或者说,从外观设计上基本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了。更轻薄?x86架构的处理器决定了机身最小厚度,过分追求纤薄机身只会带来更差的散热效果,还可能导致摄像头的凸起,得不偿失。支架如果不采用镂空式,也没有多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了。进一步提升电池容量固然吸引人,却也增加了平板模式下手持压力。更窄的屏幕边框?Windows 10对于触控“令人瞠目结舌”的“优化”,这么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Nations have no permanent friends or allies, they only have permanent interests.)”——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Henry John Temple Lord Palmerston)
对于从Surface Pro系列前几代一路用过来的老用户来说,不打开系统参数页面,基本上没办法从外观上区分出这几代机器。键盘盖和手写笔也是从Surface Pro 5时代就没有再更改过,如果之前有的话,可以减少一部分投资。为了刺激销量,微软这次又推出了“船新”的配色:波比红和冰晶蓝。
波比红和冰晶蓝配色键盘盖
波比红和冰晶蓝配色手写笔
随机附带的是65W电源,电池容量为43.2Wh,甚至比上一代Surface Pro 6的45Wh还小了一点。在官方对续航表述方式上,对于Surface Pro 6,微软宣称“支持最长可达 13.5 小时的本地视频播放”;而在Surface Pro 7上,微软则表示得梗暧昧一些:“常规使用时间最长可达 10.5 小时”。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接电源轻度办公(Office系列)+在线视频+网页浏览+QQ/微信聊天,在50%屏幕亮度的情况下,Surface Pro 7基本能坚持5小时左右,属于非常不理想的成绩。
Surface Pro 7附带的65W电源
在网络上,国外很多已经使用Surface Pro 7的用户也在抱怨,其续航水平甚至不如上一代Surface Pro 6。微软也发布了系统更新着力解决续航问题,但是根据网上反馈,效果并不明显。
网络上关于Surface Pro 7续航的讨论
Surface Pro 7依然保持了前一代的手写笔配置,4096级别压感。以Surface Pro 7的配置,系统对于手写笔延迟控制得非常好,笔迹很跟手。配合拥有硅胶头的笔尖,手感优秀。在手写的时候手掌防误触处理也很好。另外在很多手写笔设备上存在的充电情况下笔迹抖动和跳跃的问题在Surface Pro 7上不存在。
Surface Pro 7
这儿插播一个小吐槽。Surface Go与Surface Pro 5之后的Surface Pro系列产品在提供的手写笔功能和参数上几乎一致,但是Surface Go的手写体验要比Surface Pro系列差了不少。充电时候笔迹抖动,手写笔延迟明显更高(可能是系统响应速度较慢)。
综上所述,除了USB Type-C接口和第十代酷睿处理器,Surface Pro 7相对于上一代改变非常少。改变的地方越来越少,这往往是所谓成熟的标志。也许对于微软来说,Surface Pro这条产品线实在是太成熟了,可改进之处实在是太少了。从这几代Surface Pro产品的更新上来看,微软似乎已经认为Surface Pro产品线可以暂时进入修修补补的精雕细刻阶段。
真的是这样吗?
曾经的美妙
微软曾经非常务实。
就像曾经Windows一样。
而如今,微软似乎为了一些形式化而抛弃了实用主义。在Surface Pro 7上,微软依然对i3和i5系列采用了无风扇散热设计。根据国外媒体NotebookCheck的
测试
,这款第十代i5 1035G4的处理器,由于发热降频的缘故,实际表现并不那么理想。
回归到使用体验上,Surface Pro 7基本满足日常办公和软件开发需求。自己实际测试了Office、Photoshop、IntelliJ IDEA、AutoCAD 2020,3DMax 2020等软件。Surface Pro 7对文字工作者、轻度设计师以及程序员非常友好,实用体验上乘;但是对于AutoCAD和3DMax这种重量级软件,复杂图纸和模型的浏览还是比较流畅的,但长时间修改就能感受到性能的瓶颈:实时渲染和拖动并不流畅。
Surface Pro 7运行3DMax 2020
此外,自己一直怀疑,笔记本领域中那些所谓的杜比音效的标签是不是随手就能贴的。Surface Pro 7机身上祖传的1.6W输出的“杜比”扬声器,音质什么时候可以真正“杜比”一下?对比苹果iPhone和iPad系列的扬声器,显然Surface Pro拥有更为充裕的机身内部空间,可以设置更为强劲的扬声器。可是Surface Pro 7的外放效果和iPhone 11 Pro Max相比差距很大。音质依然现得浑浊且单薄。
市面上其他做类似Surface Pro形态的可拆卸笔记本的,大多浅尝辄止,或者研发精力和中心都不在这种形态的产品之上。从小的方面来说,软件驱动出现bug修复速度跟不上;往大了说,产品某些设计思路也存在问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断演进,Surface Pro 7绝对是市面上最成熟此类产品。
Surface Pro 7运行Photoshop
如果需要一台可以快速做笔记,拥有不错手写体验,综合素质又很不错,而且还必须是Windows系统,那么Surface Pro 7非常值得选择。屈指可数的优秀硬件设计,微软亲儿子的软件更新和bug修复待遇,以及本身就代表生产力和兼容性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起来已经很舒服了。如果不是作为一名老用户,或许对于Surface Pro 7的要求也并没有那么高。
Surface Pro 7
这一带配备的USB Type-C接口,也终于带来了“移动电源充电”能力,出门多带一个移动电源,手机和Surface Pro 7的续航时间成倍增加。
突破x86架构的途径,微软和苹果都不约而同选择目前非常成熟的ARM架构。苹果通过逐步加强iPad的生产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微软在今年终于再一次也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Surface Pro X。Surface曾经拥有过两代采用ARM架构的产品,幸亏在微软在之后及时悬崖勒马,让Surface全面拥抱x86架构,才真正拯救了这个产品线。
Surface Pro X,或者微软将要推出的更为概念版的Surface Duo,到底能够成功吗?
Surface Pro X
Surface Duo
Surface Neo
Surface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全角度可调节支架、可拆卸键盘盖和多功能手写笔。
不,最最最核心的灵魂,也是最决定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是Windows系统。
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运行各种办公软件、专业软件、网页插件的、拥有不错向下兼容性的Windows系统。
而为ARM架构处理器准备的Windows 10 on ARM系统,目前只能模拟运行32位桌面程序,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在此之前,任何ARM架构的Windows产品购买的实用性都不是特别大。除了非常喜欢尝鲜的数码爱好者,ARM所能带来的生产力和娱乐性远不如其并不低廉的价格来得惊人吃惊。而在真正完善好Windows 10 on ARM之前,微软更应该维护好辛苦培育起来的Surface Pro产品线。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微软可能并没有这么想。Surface Pro 7更新的幅度实在是太小了,甚至叫其Surface Pro 6s都毫不过分。自己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微软坚持不使用雷电3接口的合理原因,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微软不再提供LTE版本的产品。难道微软担心提供LTE版本的Surface Pro会影响Surface Pro X的销量?
因此,当自己凝视Surface Pro 7的时候,自己反而对微软这款产品的未来愈发迷惑了。如果这款产品不是微软刻意的产品战略,那么就是诚意不足。在Surface上,微软真的前几年太顺利了吗?
也许正是这样,微软对于其他产品线的关注度,或者说整个公司,都必须遵循之前提出的“cloud first mobile first”口号,在这种情形下,Surface硬件产品线到底能获得多少资源?
从产品来看,今年发布的Surface Pro X、Surface Duo和Surface Neo都是“cloud first mobile first”理念下的产物。这两款产品到底能不能帮助微软赢得未来,私以为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在IT行业,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这些业内屈指可数的IT巨头企业中,只有微软和苹果,做到了软硬件两开花。Surface Pro 7,却有点难以扛起家族的重任。
Surface Pro 7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Surface Pro系列有着非常辉煌的童年,至今也是可拆卸笔记本平板二合一设备中的杰出代表。然而当来到了Surface Pro 7这一代产品,却显示出了一些颓势。严肃来说,如果微软不在Surface Pro 8上面多花点功夫,不拿出来一点真正的看家“黑科技”,Surface Pro系列的前景,会愈加不乐观。
毕竟,隔壁的iPad Pro已经开始叫嚣自己拥有生产力了。
如果不是那么看重多出来的一个USB Type-C接口,Surface Pro 6真香!
第十代处理器并没有带来性能和使用体验上太大提升,反而在续航时间上出现了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Surface Pro 6反而比Surface Pro 7更有吸引力。
已经上市了一年多,Surface Pro 6价格基本已经到底,性价比更高。当然,淘宝搜索“
上海小艾
”,绝对可以买到质优价廉服务好的Surface。
Surface Pro 7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支持PD输出的移动电源通过USB Type-C充电,这点在旅途中非常实用。虽然淘宝上也有一些Surface Connect接口转USB Type-C的充电线,但是强烈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