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 system integration)通常是指将软件、 硬件 通信技术 组合起来为用户解决信息处理问题的业务,集成的各个分离部分原本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系统,集成后的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 服务方式 ,是近年来国际 信息服务业 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 计算机网络系统 ,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 数据库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 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 全系统 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 可扩充性 和可维护的系统,为了达到此目标, 系统集成商 的优劣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系统集成厂商对系统集成的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虽然 侧重点 不同,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合理地选择最佳配置的各种软件和硬件产品与资源,形成完整的、能够解决客户具体应用需求的集成方案,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在技术上具有 先进性 ,在实现上具有可行性,在使用上具有灵活性,在发展上具有 可扩展性 ,在投资上具有受益性。系统集成已经成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整套设备、提供 全方位服务 的代名词。
广义上讲,系统集成包括人员的集成、组织机构的集成、设备的集成、系统软件的集成、应用软件的集成和 管理方法 的集成等多方面的工作。狭义上讲,系统集成就是 系统平台 的集成。系统集成应用 功能集成 、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 互操作性 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 体系结构 。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 子系统 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 建筑环境 施工配合、 组织管理 人员配备 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技术集成能力,即从系统的角度,为 客户需求 提供相应的系统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的能力。
供货商 提供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应有全面的掌握,并能够对其性能进行适应性改进。
应能够对所提出的系统方案的性能及可靠性、 可用性 可维护性 和安全性(RAMS),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匹配性 兼容性 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的评估。这些评估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 生命周期
系统集成商 将为用户提供从 方案设计 开始,经过产品优选、施工、软硬件平台配置、 应用软件开发 ,到售后培训、咨询和 技术支持 一揽子服务 ,使用户能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系统集成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技术行为。
对客户系统项目提供咨询(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投资评估、 应用系统 模式、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有可能承接该项目,则负责对产品技术服务型和应用产品开发型的系统集成商进行项目实现招标、并负责项目管理(承包和分包)。
表现在与用户合作共同 规划设计 应用 系统模型 ,与用户共同完成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对行业知识和 关键技术 具有大量的积累,具有一批懂行业知识又懂 计算机系统 的两栖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完成最终的系统集成。
以当前系统集成市场的结果看,用户均看中应用产品开发型的 系统集成商 。能够提供组织合理,管理有效,技术有保障的系统集成是成功的关键。

系统集成 设备系统集成

设备系统集成,也可称为 硬件系统集成 ,它是指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 信息化管理 支持平台 为目的,利用 综合布线 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 、通信技术、 互联网技术 等进行机车设计、 安装调试 、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系统集成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 实用性原则 经济性 原则、先进性原则、成熟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开放性 原则和可扩展性原则。
(3)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安全性是指 网络系统 的安全性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越权使用 系统资源 。可靠性是指系统是否要长期不间断地运行,数据是否需要 双机备份 分布式存储 ,故障后恢复的措施等。
(4)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的互联性、 互通性 及互操作性的设备和 软件产品 ,应用软件开发时应注意与其他产品的配合,保持一致性。特别是数据库的选择,要求能够与异种数据库的 无缝连接 。集成后的系统应便于今后需求增加而进行扩展。
(5)标准性原则。由 国家制定 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详细规定了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实施步骤、实施要求、测试及 验收标准 、完成标志及交付文档。使得整个开发 过程阶段 明确、任务具体,真正成为一个可以控制和管理的过程。同样,采用科学和规范化的指导和制约,使得开发集成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工程化,可大大提高系统集成的质量。
1.以 总体设计 中各系统的接口定义为依据
在总体设计中,对各系统的接口进行了定义,这是系统总体集成的基本依据。
进行系统的总体集成时,首先应做好各建设单元内部的集成工作,然后按照不同系统建设单元的接口定义,按照由强至弱 耦合 或运行制约的先后顺序进行不同建设单元的集成各建设单元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应参照本总体设计中的接口定义方式,对建设单元内部各个子系统的接口进行明确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元内部集成不同单元之间的集成,可以采用两种集成顺序,这两种顺序可能交叉并存: 耦合度 的强弱、运行前提的制约。具体单元间的集成可以采用分解集成的方式。即将本单元与其他单元集成的部分分解出来,以一个分解单位的形式进行与相关单元的集成,以降低集成的复杂度,并有利于问题的定位。在各个分解单位完成与特定集成目标的集成后,再进行本集成单元与相关单元间的总体 集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