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章学入门终极指南
作者:WHR
编者按:本文文字部分有9600字,
图片223张
。如果按照每页一张图的方式排版,长度相当于一本200页左右小画册。这种极端的长度并不适合微信阅读,正常的编辑方式应该拆分成若干个小题目多次推送。但由于题材冷僻,国内对于欧洲纹章学资料很少,作者WHR长时间从英文、法文资料译介不易,故编者将其进行了再次的梳理和整合,一次性推送,方便对该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查看和收藏。
第一部分:纹章学基础
一 纹章的组成
二 盾徽的样式
三 纹章的用色规则
1. 纹章的基本用色
2. 纹章用色的原则
四 一些常见的西欧国家或家族纹章
五 王室纹章的区别标记
六 简单的纹章组合法——以英国为例
七 想象的纹章
八 女性纹章学
1. 撒切尔夫人的纹章
2.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纹章
九 纹章中的箴言
第二部分:各国纹章学汇编
十 神圣罗马帝国的纹章学
1. 七大选帝侯纹章
2. 现代德国地区的纹章
十一 法国纹章学
1 冠饰
2 鸢尾花
3 法国皇太子的纹章
4 法国皇太子纹章的变形
十二 西班牙纹章学
1 冠饰
2 西班牙纹章的变化
十三 英国纹章学
1 冠饰
2 英国纹章的历史演进
十四 瑞典纹章学
1 冠饰
2 瑞典纹章的变化
十五 丹麦的纹章学
十六 丹麦和瑞典纹章学的同元素关系
十七 葡萄牙纹章学
1 冠饰
2 葡萄牙纹章的变化
十八 巴西纹章学
十九 俄罗斯的纹章学
第一部分:纹章学基础
Part 1
一 纹章的组成
Chapter 1
以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的纹章为例:
上图是一个最标准的纹章所拥有的组成部分:
因为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本文中答主着重讲盾徽(Shield)、冠饰(Crown)、箴言(Motto)这三部分。
二 盾徽的样式
Chapter 2
最简单的纹章,就是什么图案也没有的单色纹章,但这种纹章很少见,大部分纹章由多于一种颜色组成,并附有图案。在纹章学中,方向是以纹章本身的相对方位为准,而不是观察者,也就是说你看见纹章的左边其实是纹章的右边;你看见的右边其实是纹章的左边。上图是16种比较常见的纹章切割面方式。
不同的家族通过联姻方式合并在一起,那么纹章也会相应的合并,上图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类型。
三 纹章的用色规则Chapter 3
1. 纹章的基本用色
纹章学最严格的规则在于用色。颜色分为两类:
一类为金属色,包括金、银两色;
一类为背景色(或称底色),包括蓝、红、紫、黑、绿,有时也使用些混合颜色。
纹章学的颜色只是概念性的,肉眼看来的深浅不同无关重要,譬如金、黄可以通用,银、白也可以;血红色和桃红色均属于红色,没有区别。
2. 纹章用色的原则
属同类颜色的,不可以毗邻。譬如金色不可跟银色毗邻,红色不可跟紫色毗邻。这条规则的原意显然是为了形成深浅对比,使纹章看起来鲜明易辨。
现代的国旗也大多遵从这条规则。
虽然纹章用色规则严格,但是也有例外,如上图的耶路撒冷王国(亦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将领布永的戈弗雷)纹章,因为耶路撒冷是圣城,所以得以允准其使用黄、白同色系作为搭配。
四 一些常见的西欧国家或家族纹章Chapter 4
从左往右分别是:第一行英格兰王国、爱尔兰王国、苏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萨伏伊公国、尼德兰的奥兰治-拿骚家族。
第二行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汉诺威公国、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家族、霍亨索伦家族、卢森堡公国、奥尔登堡家族、韦尔夫家族。
第三行为德国的韦廷家族、德国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葡萄牙王国、阿拉贡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莱昂王国、纳瓦拉王国。
五 王室纹章的区别标记
Chapter 5
在纹章学中,区别标记(Label)是一种类似挂在战马胸前挂着吊坠的带子符号。
人们把区别标记添加在后代或其他旁系亲属的盾徽上,以显示其与一家之主的区别,这在英格兰的纹章学中尤为明显。
兰开斯特公爵的纹章为了和英格兰皇家纹章区别,加上了三个点的鸢尾蓝色标记。
带着三点白色区别标记的威尔士亲王纹章
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的纹章,把一个蓝色的船锚装饰在中心的区别标记上,象征着其曾经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
诺福克公爵纹章
六 简单的纹章组合法
Chapter 6
由于联姻的关系,不同家族的纹章合并在一起。盾徽的形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多为盾牌形,女性用的纹章则多为菱形。
1707年—1714年时期,英国王室纹章。四种不同的纹章组成了一个新的纹章,代表着英王对英格兰、法兰西、苏格兰、爱尔兰的统治和王位主张。英国王室纹章变化的具体内容,下文有专门部分详细解说。
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三狮红底纹章,更多拆解见本文第十三章。
苏格兰红狮黄底纹章
法国波旁家族莺尾蓝底纹章,顶部配有法国王冠饰物
竖琴作为爱尔兰王国的纹章,其灵感来源于亚瑟王传奇中的骑士特里斯坦。
随着家族的扩张,纹章图案越来越复杂,如上图,英国白金汉和钱多斯公爵的纹章,可能是有史以来四等分数量最惊人的纹章,一共719个分区。
七 想象的纹章Chapter 7
人们对于在纹章学兴起之前,没有纹章的国王、圆桌骑士、圣经人物、古希腊罗马英雄或者一些其他的虚构东西制作了相应的虚构纹章,并把每个人的纹章固定下来,这种类型的纹章在法语里面被称为 Armoiries imaginaires 。
中世纪时期欧洲公认的世界九大豪杰各自的纹章:
三位基督徒:Arthur 亚瑟王 Godefroy de Bouillon 布永的戈弗雷 Charlemagne 查理曼大帝
三位古希腊罗马人物: Alexander 亚历山大大帝 Caesar凯撒 Hector 赫克托耳
三位圣经人物:Joshua约书亚 David大卫王 Judas Maccabaeus 犹大·马加比
忏悔者爱德华的纹章
特洛伊王 普里阿摩斯的纹章
法国骑士小说《罗兰之歌》中 查理曼大帝的骑士 罗兰的纹章。
白雪公主的纹章,但是灰姑娘就没有自己的纹章,因为白雪公主的人设是贵族。
撒旦的纹章
霍格华兹魔法学院的纹章
格兰芬多的纹章
斯莱特林的纹章
赫奇帕奇的纹章
拉文克劳的纹章
八 女性纹章学Chapter 8
不仅男性有自己的纹章,女性也有,但是女性的纹章为菱形,下面来讲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纹章。
1.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纹章
上图为 1992—1995年 英国前首相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纹章。为了纪念撒切尔夫人于1982年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中获得了胜利——纹章左边为海军扶盾人;右边扶盾人为艾萨克·牛顿爵士,象征着撒切尔夫人大学学的化学专业以及两人都在格兰瑟姆居住过。纹章下面的箴言意为“珍惜自由”。
上图为英国嘉德骑士团纹章,1995年撒切尔夫人获赠嘉德骑士团勋章,遂将嘉德骑士团纹章的金字蓝底圆环加在了撒切尔夫人之前的纹章中,纹章圆环金字 古法语“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意为“心怀邪念者可耻”
上图为撒切尔夫人原纹章加上了嘉德骑士团纹章的最终版,1995—2013年。
2. 伊丽莎白二世的纹章
1944—1947年。当时伊丽莎白还是公主,纹章为菱形,这个纹章的盾徽和冠饰第五、六、十三章有详细讲解,故不多说。
1947—1952年。伊丽莎白获得了嘉德骑士团勋章,在菱形盾徽周围添加了金字蓝底圆环。
1953年,老佛爷加冕为英国女王,遂纹章变得极其华丽,且菱形变为盾形;底部箴言法语“Dieu Et Mon Droit”意为“主即正义”,此纹章用在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地区,该纹章是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使用的三个版本之一。
上图为伊丽莎白女王在苏格兰的专用纹章,左边白马握苏格兰象征 圣安德鲁旗;右边金狮握英格兰象征 圣乔治旗。箴言处拉丁文“Nemo Me Impune Lacessit”意为“犯我者必受惩”,该纹章是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使用的三个版本之一。
伊丽莎白二世用于加拿大的专用纹章,该纹章在原盾徽上填上了象征着加拿大的红枫叶白底部分,底下的箴言拉丁语“A Mari Usque Ad Mare”意为“从大海到大海”,该纹章是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时期使用的三个版本之一。
九 纹章中的箴言Chapter 9
上图是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的共主国王 查理五世 纹章,为了体现其为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两个的共主,西班牙的王室纹章和代表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双头鹰结合在了一起。左右两装饰柱上的拉丁文PLVS 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更多查理五世纹章拆解请点链接:36图精细拆解神罗皇帝查理五世徽章 | YoungVienna)
下面是各种城市或者大学纹章中箴言部分的介绍,多数箴言会使用拉丁语或法语,但也有少数使用本民族语言。
公元310年前,巴黎还名为Lutèce,船商行会就倡导这一精神,用来表明塞纳河上的贸易不会因洪水断绝,这一口号代表“焚而不毁”的巴黎精神。1358年查理五世将拉丁文“Fluctuat nec mergitur(漂浮而不沉没)"作为巴黎市徽上箴言。
马赛的纹章。箴言处的拉丁文意为“伟大的成就,马赛闪耀光辉”。
里尔的纹章。箴言处的法语意为“1792·家乡当之无愧”。
并不是每个纹章的箴言部位都会写一段话,比如上图是里昂的纹章,就直接把其名称Lyon写在箴言处。
伦敦的纹章,中间红十字白底为圣乔治旗,相传圣乔治屠杀一恶龙,龙死后血流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十字架,故亦将龙作为其扶盾者。下面的拉丁语Domine Dirige Nos意为:主指引我们。
罗马市的纹章。SPQR为拉丁语Senatus Populusque Rom,意为“元老院与罗马人”。
香港大学的纹章。正中用中文书写“明德格物”,下面的箴言为“Sapientia et virtus”意为“智慧和力量”。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箴言处为本校的名字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大象公会纹章,上方: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并不是免费的 下方:Knowledge 知识、 Insight 见识、 Experience 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