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制氧机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分子筛制氧机”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监管。生产单位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经营单位取得《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才能销售。
2.售后服务
在确保医用制氧机和生产经营单位合法合规前提下,还应考虑经销商的服务能力和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制氧机的用户很多是老年人,甚至有些是行动不便的患者,对制氧机的操作可能并不熟悉,需要相对专业的服务商进行指导。此外,制氧机需要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制氧机持续安全有效。
3.关注医用制氧机氧气浓度稳定性
制氧机的关键使用目的是吸氧,因此选择制氧机时首先考察出氧浓度(93±3%)是否达标,其次关注长期运行中氧气浓度是否稳定,能否连续长时间运行,不能盲目看外观看功能,关注氧气浓度稳定是硬标准。
4.具有完善的安全预警系统
按照国家对制氧机的规范生产标准指出:提供氧浓度指示器,在制造商推荐的最大流量下,当氧浓度低于82%(V/V)时,持续发出低温报警。同时应具有其他辅助报警功能:如高温报警、断电报警、高低压报警等。
5.遵循医嘱科学用氧
氧气治疗是重要的医疗手段,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规范、安全用氧。氧疗用户需要明确了解氧气的出氧浓度、给氧方式、每日吸氧时间、疗程,以及在静息、活动以及睡眠时的吸氧流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科学用氧。
①消费者在选购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前,需明确:符合分子筛制氧机氧气浓度标准90%~96%(V/V)时,每分钟的最大额定流量。
②遵循医嘱科学调节吸氧流量,并非流量越大越好。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外观简洁、操作简单、功能简化的制氧机,避免出现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