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时评】
从美国“平权法案”看中国“优权法案”
2005年05月24日 00:40:30

袁晓明

至今,美国大学已陆续发放今年新生录取通知书,而中国的应届高中生还在高考的备战中。中美高考制度有许多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国在大学录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平”问题。具体讲,一些美国高中生正被大学不公平地录取或拒绝;再过几个月,许多中国高中生也将受到类似的待遇。

具有讽刺意义

的是,美国大学录取的“公平”问题却源于三十多年前为追求平等而制定的“平权法案”。按“平权法案”,少数族裔的高中生,比如黑人学生,能够以比白人低的分数进入同一所大学和专业。“平权法案”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以及少数族裔提高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准功不可没。但在今天,仍然以种族为界定来执行“平权法案”,不仅难以达到平权的目的,而且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因为贫穷白人家的孩子考分需要比富裕黑人家的孩子高。

实质上,“平权法案”的初衷是解决环境所造成的不公平,而不是认为某个种族更无天分,更需要帮助。近些年,在美国对“平权法案”有很大的争议,甚至有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教育领域“平权法案”的改革势在必行。

与美国教育“平权法案”相比,中国多年来执行的其实是一种不成文的“优权法案”,或者可以称为“反向平权法案”,即发达地区反而获得更多的大学录取配额。因此,发达地区的学生能以比贫困地区的学生更低的分数进入大学,这无疑是在给富裕、发达地区的学生一种优先权力,同时令本已承受不公的贫困地区学生雪上加霜。

据媒体报道,大学名额多分布在发达地区,以北大为例,2004年北京地区录取308人,而同年河南省却只有72人被北大录取。拿人口相比,河南是北京的8倍之多。以配额来计,河南却只是北京的三分之一。

当年,美国教育“平权法案”试图解决的不单是一个受教育的机会问题,而是通过受教育的机会让一个弱势群体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如果说美国的“平权法案”近几年已开始造成不公,需要改革,中国多年来不公平的高考“优权法案”是不是更需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地改革,这对于建设机会平等的社会有极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政协全国会议上,政协委员李文志提出中国式的教育“平权法案”,包括“高考录取名额各省区市大致相当,取消地域差别;取消保送等照顾政策,所有考生一视同仁;高考专业招生也不能有地域歧视”。以笔者看来,李文志委员的提案也并非是一个完善的教育“平权法案”,因为不公的核心是配额制度,但如果能从这样的提案开始做起,也是一个好的起点。可以理解,重大的改革应该是循序渐进。

此外,高考一卷定“终生”的做法也应相应调改,以避免另一种不公平,即太偏向那些读死书的学生。这种一卷定“终生”的做法带来两大负面影响,一是只重视高考的中学可能送出高分低能的大学生,二是使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在学知识上打了折扣。美国大学综合考虑统考成绩、高中平均成绩、课外活动以及自愿者服务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中国政府和民众正在努力将中国逐步建成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解决高考录取不公应该是走向机会平等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