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家)
我觉得作为美剧的HBO在切尔诺贝利的拍摄中已经很客观了。 褒奖该褒奖的苏联精神; 斥责该斥责的苏联官僚作风。 [图片] 附图是实际苏联当时的作为,在未被国际知情前极力隐瞒。剧中其实已经很客气了。
巨大的苦难,我们这些主流孩子无法理解、匪夷所思的苦难。 但是,为人称道的复调写作,以及极其密集的痛苦、挣扎、怨愤和自怜,是会令人疲劳的。所以我每天只读两三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让我震撼,有些让人腻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面对巨变的世界,他们都不幸活得比自己的时代更长。这是悲剧的源头,只有极其少数的人,在新的设定中如鱼得水。而大多数人,他们痛苦,幻灭,作死。总之,几乎人人都过得很苦,这种高浓…
谢邀。英文之中复调书写被称为polyphony 由此衍生的名词包括polyrhythm, dialogicity, 甚至于gigantic conversation, etc. 先来看Abrams的文学术语词典之中的polyphony的定义:a later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istotelian [view of plot], a structural unity that can be achieved with double plot...C.S. Lewis compares the instance of a narrative which interweaves main plot and a multiplicity of subplots into…
不懂呜呜呜,我只能自己推测 恐怕应该是对应自己无产阶级的表扬,自己对人民的关照,我们不仅仅是哺育人民,而是与人民在一起不可分开 我看的书少,如果回答不好,请不要太过批评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4年后,阿列克谢耶维奇才下定决心动笔写这个题材。在这四年内,她本人及父母还有身边很多人都生活在被污染的地区。她母亲因此双目失明,在这个地区长大的孩子中有250-300人得了甲状腺癌。可以说她们一家都是切尔诺贝利的受害者。因为风向的原因白俄罗斯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收到了污染。阿列克谢维奇写书很慢,她一般采访数百人,才从中筛选出几十篇录入书中。她的书里面都有被采访者的信息。她至今也只有六…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图片] 上周去深圳出差之前,想找一本书随身带着,翻出了这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还是想你,妈妈》,本是觉得出差没必要带一本专业、严肃的书籍,却没想到这本书更虐心。 阅读这本由102篇短小的文字书写片段构成的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心脏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被钢针扎了102次。自从看了《我不知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起,就被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字吸引,直到《二手时间》完全被她的文字所征服,用诺贝尔奖的颁奖词来说是最适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