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专业考研应该如何备考?
4 个回答
解析:
1、人大社会学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15-18:1左右(竞争较激烈)
2、社会学主要研究方向:理论社会学、外国社会学史,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社区研究、经济社会学、法社会学、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政策研究等。本学科有教授13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均有出国留学和讲学经历。目前博士生导师9人。
3、复试比例为120%以上。
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理论部分 1、《社会学概论新修》通读一遍就行,人大从10年以来就不怎么考这本书了。 2、《外国社会学史》一定要弄懂。这本书主要是古典理论,虽然不常考,但这是社会学的历史,把这些搞懂了,后现代才能理解,因此,这本书可以不用做笔记(韦伯、涂尔干除外),但请一定要弄懂。 3、《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二版),请注意,是第二版!真本书是刘少杰老师最新编写的教材,在当当和亚马逊都有卖,这本书要好好看,尽全力弄懂。 4、《国外社会学理论》、《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这两本书也是刘少杰老师的。 人大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人口学、老年学、民俗学、人类学五个学科一张卷,所以还需要看人类学、人口学、老年学的内容。 5、《人类学概论》要好好看,人类学所有的题目(包括方法的)都在这上面,当然除了老师即兴发挥的题目。 6、《社会人口学》佟新著,也是一本性价比很高的书,人口学的题目基本在这上面了。
7、《人口理论概要》中央党校出版社,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很多人不知道这本书。但实际上它很实用,尤其对佟新那本书形成了重要补充。我也是特地从网上买了这本书来看。 8、《人口学》田雪原著,这本书已经绝版了,但我有电子版,在人口学那个文件夹里哦。这本书不是很重要,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看一看,它对上面的两本书是个补充。
方法部分: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著,这本书是绝对的权威和重点,细细地看两遍,好好做笔记。 2、《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著,人大版。风笑天是袁方的学生,因此他的书也是作为补充的,但这并不代表不重要,近几年这上面出的题越来越多,要好好看,补充到笔记里。 3、《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作者[美]艾尔.巴比,译者邱泽奇,华夏出版社 2005年 。为什么把它列上呢,因为近几年人大有个别的名词解释和简答出自这上面。 4、《社会统计学》卢淑华,这本书是对统计部分的最好补充,学有余力的看吧,并不是主要的参考书目。
一、招生方向、考试科目与学制
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学专业从23人大的招生专业目录上来看总共招收三个方向,分别是不区分研究方向和少干方向,新增了一个儒学专项,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621社会研究方法、845社会理论这四个科目,虽然社会学是学硕,但是学制是两年,也能更早就业。
二、招生人数
21年的社会学的拟招人数是14个,22年变成13个,23年的学院具体拟招人数还没有出来,目前参考研招网的招生人数是21个(不含推免),所以今年社会学是否扩招,我们也还不能确定。
三、报名人数
21年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总报名人数是513人,其中学硕345人,专硕168人,学硕包含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人口学、老年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这7个专业。
22年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总报名人数增加到542人,增加了29人,其中学硕298人,专硕244人,学硕的报名人数反而减少了,增加的是专硕的报名人数。
24考研的同学要了解今年报名情况可以关注人大研究生网后期公布的数据以作参考,或者进24人大考研群了解,有学长学姐日常答疑:
四、录取分数
从21年的录取名单上来看录取的最高分为427分,最低分(排除少干计划)为390,平均分405
从22年的录取名单上来看跟21年录取人数一样还是15个,其中两个少干计划,其中录取的最高分为437分,最低分(排除少干计划)为398分,平均分为414,由此看来22年的分数比起21年又涨了10分左右,23年考人大社会学的同学可以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进行冲刺,24考研人大社会学的同学该怎么定一个复习的目标也会心里有数。
五、复试内容与形式
21年和22年的复试都是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六、初试参考书目
人大621社会研究方法参考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基础知识: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点)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重点)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补充)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补充)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选看)
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选看)
人大845社会理论参考书:
1、《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著(关键书籍)
2、《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后现代的部分也就是丹尼尔·贝尔往后都不用看,以第一本书为准)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刘少杰著(重点看贝克和林南,其他的大致了解)
以上三本书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4、《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刘少杰著(重点看梁漱溟和费孝通,常常考)
5、《人口社会学》佟新著
6、《人口理论》中央党校(重点看国外理论部分)
7、《老年学概论》邬沧萍、姜向群著(人口学、老年学占了考试的大头,需要好好准备,可以弥补社会学的不足)
8、《人类学概论》庄孔韶著
第一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首批(2009年)开设社工专硕(MSW)学位点的招生单位,招生院系为: 社会与人口学院。
院系下设两个社工招生方向,分别为: 社会工作与管理、社会政策 。
(一)社会工作与管理方向: 考取本方向的同学将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Social Work,简称MSW)。社会工作与管理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既是专业工作领域,也是专业工作方法。近年来,社会工作在全国高校中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本专业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同行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联系,学术交流频繁。并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等国际一流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项目。近几年每年都会派出专业教师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著名高校进修访问或从事合作研究。
(二)社会政策方向: 学院从2021年开始,整合全院师资,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Social Work,简称MSW)授权点下增设社会政策专业硕士方向(简称 “MSP”项目 )。该专业方向 旨在回应社会各领域对社会调查研究与知识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政策研究-制定-评估人才的迫切需要。 通过专业课程和特色实习计划,让学生们熟练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深刻理解本土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中国和世界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相关社会政策。毕业生具备在政府社会管理、民生服务、政策研究等相关部门,社会服务专业机构、国际组织、高端智库、社会组织,以及调查咨询及评估机构等单位从事宏观管理、政策制订与评估、项目管理与评估等工作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MSP的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人口学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厚实的研究基础展开,由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统筹实施。该专业方向坚持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学院师资和科研优势, 强调社会学学术基础与实践教育 , 突出调查研究方法训练 和 对中国社会政策、社会治理实践的研究 ,打造高质量、复合型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步:了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初试参考书目
下面,作者重点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初试参考书目:
推荐以下 17本教材(按重要程度做了区分) 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
★★★★★(超重点、核心)
1、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最新版,中国社会出版社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最新版,中国社会出版社
★★★★(重点)
4、隋玉杰,个案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次重点)
6、许莉娅,个案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刘梦,小组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
8、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9、夏建中,社区工作(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王思斌,社会行政(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版),格致出版社
1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拓展)
1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5、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6、史柏年,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补充)
17、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步:收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分享在微信公众号“社工考研天天学”,可以关注前往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