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课教学现状

口语课是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培养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中,无论是以语言交际实践为出发点,还是以教学成果转化为落脚点,口语技能的培养都是最重要的。笔者对自己任教的佳木斯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初级水平班级的42名留学生及任课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及访谈调查,调查结果客观地呈现出了目前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现在口语课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促进汉语口语的学习和语言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这份问卷主要涉及学习者对语言技能侧重点、口语课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策略以及对老师的希望等。

这组简单的数据告诉我们:认为“说”是最重要的被调查对象比例高达63.3%。这说明,“用汉语说话”是留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第一需要,但口语课对他们在这方面的帮助却体现得极不明显,口语课在实用性上出了问题。

另外,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策略,更没有预习课文和复习课文的意识;只是有很强烈的课堂参与意识,喜欢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合作来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个结果除了告诉我们应该扭转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之外,更说明学生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在迥异的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希望老师不仅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汉语时遇到的问题,不断刺激他们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

(二)教师对教授口语课的感受

很多对外汉语教师偏重于在口语课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词汇、短语以及语法教学。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思维定式:那就是如果不积累词汇量、不增加语法练习,就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就难以实现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这个想法不能说是错,但实际上却是把口语课逐渐引向了综合课的方向,让作为教学受众的学生将二者混淆。

有的教师虽然处理生词与语法的时间较短,但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让学生理解、复述课文甚至背诵课文,因此无意间又将口语课变为了口头诵读课。

这些问题常常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并设计了话题,但学生开口率并不高,学习效果不好;有的教师对所使用的口语教材提出质疑,将口语课课堂气氛不好归于教材的问题。

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当前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着手改进,其中最积极的做法就是有的教师已经开始在部分环节中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但事实上还是难以突破过去的窠臼,无法真正摆脱基本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常规口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型混淆严重与精读课的混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被词语讲解、句型分析和语法练习占用,仅有的口语练习和表达训练时间也仅限于完成句子、造句等缺乏针对性的训练。

与阅读课的混淆――教师习惯性地把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教学思路缺乏延展性,口语表达训练集中在针对课文回答问题或复述课文大意上,忽视了学生自身的表达诉求,体现不出口语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点。

(二)语言输出效果的缺失

教师习惯性地忽视学生对表达训练的明确要求,或者感知到了学生在这方面有明确要求却没有很好地付诸于实践,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开口表达,但实际效果并不好,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