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N-硬脂酰酪氨酸(NsTyr)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D)测定法以监测合成过程中的产物纯度,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NsTyr溶液的稳定性。
方法
HPLC色谱条件:安捷伦Eclipse XDB-C8色谱柱(5 μm,4.6×1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NaH2PO4)水溶液(80∶20);检测电势600 mV;流速0.7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重结晶次数NsTyr样品的含量,并考察不同贮藏条件下NsTyr溶液的稳定性。
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良好,NsTyr在0.03~10 μg/mL内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相关(r
2
>0.999),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检测要求。经过3次重结晶后的NsTyr纯度高于99%,短期室温、长期冷藏以及反复冻融条件下NsTyr在溶液中的含量变化在5%以内。
结论
建立了简便可靠、可用于(NsTyr)质量控制与含量分析的HPLC-ED检测方法。NsTyr样品经3次重结晶后,其纯度较高、溶液稳定,可用于细胞和动物实验。
目的
探讨高糖培养环境对小鼠足细胞骨架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和分化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渗对照组和高糖组。免疫荧光法观察足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骨架(F-act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及α-actinin-4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检测各组足细胞α-actinin-4和vincul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足细胞内F-actin以张力纤维丝的形式存在,α-actinin-4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肌动蛋白微丝以及细胞膜皱褶中;与正常对照组和高渗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内F-actin形成的张力纤维显著减少,α-actinin-4分布向细胞内部集中;各组vinculin的分布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组α-actinin-4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vinculin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糖可能刺激足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构重排,引起α-actinin-4的表达和分布改变。
目的
研究心脏发育关键转录因子T-box家族成员TBX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并确定关键区域。
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TBX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启动子不同长度片段,酶切连接至pGL3-Basic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含不同长度TBX1基因启动子调控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利用FuGene HD转染试剂将不同长度的TBX1基因启动子调控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293T、COS7细胞,42 h后经荧光素酶检测,比较不同长度TBX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
结果
不同长度TBX1基因启动子活性不同,其中5 kb和1.2 kb的TBX1基因启动子活性较高;TBX1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中表现的活性不同,COS7细胞中5 kb的基因启动子活性最高,297T细胞中1.2 kb的基因启动子活性最高。
结论
TBX1启动子在转录水平上可以驱动报告基因表达,不同长度启动子的活性不同,推测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 kb区域是TBX1基因启动子关键区域。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未成年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表达的影响。
方法
未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氯胺酮组(Ket组)。Ket组给予氯胺酮50 mg/kg腹腔注射,Ns组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 mL,连续6 d。给药后24 h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于末次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1 h断头取脑,Real-Time PCR检测海马Egr-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Egr-1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Ns组比较,Ket组大鼠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活动总路径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Ket组大鼠海马Eg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5)。
结论
氯胺酮可导致未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海马Egr-1表达下调有关。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的影响,探讨该药物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组(给药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对照手术组)和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非手术组(给药非手术组),预处理5 d,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经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术后1、3、7 d时,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和脑组织变化;对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大鼠行偏瘫评分,脑片TTC染色计算脑缺血面积,比较脑缺血严重程度。
结果
术后1、3 d时,给药手术组与对照手术组大鼠的偏瘫评分和脑缺血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与对照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大鼠的偏瘫评分较低,脑缺血面积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非手术组大鼠无行为学变化,相应时间点大鼠脑组织未见缺血改变。
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可能具有脑缺血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交联人脱细胞羊膜(HAM)修复兔阴道黏膜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兔脂肪干细胞(ADSCs)对交联HAM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将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制作兔阴道后壁黏膜缺损模型,实验组用交联HAM覆盖缺损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3 d和1、2、4周时取全层阴道后壁组织行大体观察及HE染色评价阴道黏膜缺损的修复情况。
结果
交联HAM浸提液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0-Ⅰ级,交联HAM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两组实验动物均未发生伤口感染。HE染色示术后3 d、1周,两组均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但实验组可见较多阴道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生成;术后2周,实验组阴道壁缺损处已覆盖新生上皮,而对照组阴道壁缺损处上皮覆盖不完整;术后4周,实验组阴道壁缺损处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区别,而对照组新生阴道上皮细胞排列紊乱。
结论
交联HAM可促进兔阴道黏膜缺损修复。
目的
探讨HPV16 E2对宫颈癌SiHa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p-CAG-MYC-HPV16 E2至宫颈癌SiHa细胞中,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Twist2、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及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表达的变化。
结果
成功转染HPV16 E2至宫颈癌SiHa细胞中。转染后,上皮细胞由椭圆形变成梭形,细胞间隙增大;Twist2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
结论
HPV16 E2能在体外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促进早期癌变。
目的
观察孕前及孕期高脂饮食对孕鼠代谢及胎盘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根据饲料的不同将40只SPF级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对照组,喂养14周后与公鼠合笼,至孕18.5 d时处死孕鼠。观察两组孕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分离胎盘组织,检测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6 (IL-6)mRNA 的表达,丙二醛(MDA)含量,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NF-κB (pNF-κB)的表达。
结果
高脂饮食组孕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血脂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胎盘组织中NF-κB和pNF-κB表达增强(P<0.001),pNF-κB/NF-κB升高(P<0.05),TNF-α、IL-6和HIF-1α mRNA表达上调(P<0.001),MDA含量增加(P<0.001)。
结论
肥胖可致孕期代谢紊乱,并伴发胎盘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导致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相关性肝细胞癌(HCC)发病与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通过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式,采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TaqMan-PCR)技术分析1 499例HCC患者和2 045名对照者XRCC4第247密码子及XPC第939密码子的基因型,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与AFB1相关性HCC发病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①XRCC4和XPC编码区多态性增加HCC的发病风险(P<0.05),风险值分别为2.01和1.76;②XRCC4和XPC突变基因型与AFB1暴露在HCC发病中存在相乘交互作用;③XRCC4和XPC突变基因型调节HCC的预后。
结论
XRCC4和XPC编码区突变增加AFB1相关性HCC的发病风险,并影响HCC的预后。
目的
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耐药的关系。
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计算敏感组菌株基因△Ct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低于-3 s为过表达。罗丹明6G (Rhodamine6G)外排实验检测外排泵高表达的白假丝酵母菌株中的外排功能。
结果
在12株耐药株中,4个基因中以CDR1和CDR2表达上调最为显著,分别有8株和3株,而ERG11只有1株表达上调,未见MDR1表达上调。外排实验中外排泵表达升高的菌株外排能力强,加入葡萄糖之后有些菌株外排进一步增强,而敏感菌株加入葡萄糖之前几乎无外排,加入葡萄糖之后略有外排。
结论
本实验基因表达与外排泵功能检测结果均证实,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耐药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过表达有关。
目的
研究基于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的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68)和对照组(n=60),分别于入组时、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6、12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BANS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
干预后6个月,综合干预组的延迟记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空间结构、延迟记忆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综合干预组RBANS总分变化与患者的年龄和总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298, P=0.001; r=-0.231, P=0.014)。
结论
基于RBANS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目的
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94例子宫肌腺病患者按2∶2∶1随机分为联合
治疗组(n=42)、曼月乐组(n=42)和TCRE组(n=21)。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痛经评分、子宫体积、血CA125水平、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病例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的月经量均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痛经评分和血CA125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6、12个月时各组子宫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12、24个月时,TCRE组痛经评分有所反弹,子宫体积有增大趋势;联合治疗组子宫体积缩小明显优于曼月乐组和TCRE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4个月时的复发率及治疗后3~6个月内不规则少量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曼月乐组和TCRE组(P<0.05)。
结论
TCRE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是保守治疗子宫肌腺病的有效方法。
目的
以直接节段多频生物电阻抗(DSM-BIA)法为参照标准,检验人体学测量法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的准确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5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使用DSM-BIA法测定人体成分,同时测量患儿的身高、体质量、中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腰围等人体学测量指标,并以DSM-BIA法为参照标准,检验人体学测量法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的准确性。
结果
无论是总体,还是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水平情况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DSM-BIA法测得的体脂百分比(%BFDSM-BIA)的一致性最高且标准误最小。
结论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是一个能够准确、简单地反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体脂水平的评估指标。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Mueller-Hinton培养基,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比较2005—2008年和2009—2012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分离菌致病菌的分布情况。
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39株,其中草绿色链球菌23株(59.0%),是主要的致病菌。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率为13.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为30.4%。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81.8%,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54.5%。草绿色链球菌所占比例由2005—2008年间的66.7%下降至52.3%,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由2005—2008年的11.1%上升至2009—2012年的42.9%。草绿色链球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
结论
密切关注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可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五羟色胺2A受体(5-HTR2A)基因-1438G/A多态性与强迫症(OCD)的关联及舍曲林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抽取127例O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舍曲林(最高剂量200 mg/d)治疗8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疗效。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OCD患者和健康对照(对照组,n=224)的5-HTR2A功能基因进行遗传关联分析。
结果
5-HTR2A基因-1438G/A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分析结果显示:OCD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女性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早发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早发组与晚发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D仅有强迫行为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5-HTR2A基因-1438A等位基因可能是OC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1438G/A多态性可能与OCD患者为女性、起病早、仅有强迫行为有关;舍曲林治疗OCD患者的疗效与5-HTR2A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存在关联。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kV扫描技术在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40例怀疑胸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智能最佳kV扫描技术和常规固定kV扫描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测量和计算肺尖部右侧胸大肌、气管分叉层面降主动脉和左房中部水平的平均像素值(CT 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采用5分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记录和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
结果
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两组肺尖部右侧胸大肌、气管分叉层面降主动脉和左房中部水平的平均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图像噪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信噪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两组气管分叉层面降主动脉对比噪声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TDIvol、DLP和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智能最佳kV扫描技术应用于胸部CT检查,能够在不影响诊断需求的同时显著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不同脱敏剂治疗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76例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患者共214颗患牙根据敏感程度分为中等症状组(n=110)和重症组(n=104),分别采用Clinpro TM XT Varnish、Gluma脱敏剂和75%氟化钠甘油糊剂进行脱敏治疗,观察治疗后即刻的脱敏效果,并于治疗后1、3、6个月时复查,计算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即刻及1、3、6个月复查时,三种脱敏剂的治疗有效率在中等症状组与重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Clinpro TM XT Varnish和Gluma脱敏剂的治疗后即刻疗效优于氟化钠甘油(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组疗效均有下降,治疗后6个月时,Clinpro TM XT Varnish的治疗有效率高于Gluma脱敏剂和75%氟化钠甘油糊剂(P<0.05)。
结论
三种脱敏剂均可缓解牙颈部牙本质敏感症状,Clinpro TM XT Varnish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RetCamⅡ在婴儿眼科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1—6月接受RetCamⅡ眼底检查婴儿(年龄<1岁)的临床资料,记录出生史(出生体质量和胎龄)、矫正胎龄、性别以及家族疾病史。
结果
903名婴儿共1 806眼完成RetCamⅡ检查,890眼(49.28%)存在各种异常,其中眼后段异常为主784眼,眼前节异常为主50眼,全身疾病伴眼部异常26眼,眼球萎缩26眼,外伤4眼。在眼后段异常的784眼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416眼(53.06%)、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32眼(16.84%)和永存胎儿血管症(PFV)90眼(11.48%);在眼前节异常为主的50眼中,先天性白内障28眼(56.00%)。
结论
RetCamⅡ在婴儿眼病筛查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早期发现各种眼病,尤其是先天性和遗传性眼底疾病。
目的
观察结构化饮食管理课程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饮食课程组(UNT组)和结构化饮食管理课程组(SNT组),UNT组仅接受常规饮食指导,SNT组在常规饮食课程的基础上给予结构性饮食教育指导。分别在基线及课程干预后6个月时,对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生化指标以及知识掌握度和健康饮食行为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基线数据比较,SNT组干预后6个月时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知识掌握度和饮食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UNT组比较,SNT组在糖化血红蛋白、知识掌握度及健康饮食行为执行等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P<0.05)。
结论
结构化饮食管理课程对糖尿病的控制及行为的改善有明显促进作用。
目的
评价“儿童与儿童”(CTC) 营养教育模式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改变的效果。
方法
选择上海市条件相当的两所幼儿园分别作为干预幼儿园和对照幼儿园。干预幼儿园112名大班儿童为传授组,由幼儿园教师直接对其进行营养教育;195名中、小班儿童为辐射组,采用CTC模式由传授组儿童向其传播营养知识。对照幼儿园同年级儿童分别作传授组对照(74名)和辐射组对照(207名),不进行任何干预。采用自制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评价干预前后儿童营养知识、对营养与食物的态度和饮食行为的变化。
结果
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KAP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儿童营养知识及格率显著提高(P<0.01),对营养与食物的态度、饮食行为均得到改善。干预后,传授组和辐射组儿童挑食行为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儿童(均P<0.05),两组儿童每天喝l~2杯奶制品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对照儿童(P<0.05,P<0.01),辐射组儿童吃营养早餐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对照儿童(P<0.05)。
结论
应用CTC模式进行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对儿童饮食行为改变具有明显效果和优势。
目的
以糖尿病为切入点,聚焦电视等现代媒体,开展其对慢性病干预的文献研究,探讨电视等现代媒体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Engineering Villag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4个数据库。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涵盖国内外运用电视媒体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其中电视媒体包括数字电视、交互式电视、有线电视及闭路电视等,研究对象主要为糖尿病患者。
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初步入选了131 篇文献,对入选的文献进行筛选和研究,最终对12篇文献进行分类研究。1966—2012年,电视媒体在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中经历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行为互动干预等阶段,从最初单向知识灌输发展到现如今的医患双向互动,这种模式正式迈入可评估的阶段。
结论
依托现代数字技术的交互式电视和远程医疗教育模式将在慢性疾病防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的
研究无效住院在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存在现状,包括入院和住院日的无效率、无效住院日在入院诊疗期间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和神经内科作为样本单位。根据2011年的入院人数,妇科抽取185例/月,神经内科抽取100例/月。在2011年12月及2012年3月和6月入院患者中进行随机抽样。由2名临床护士根据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评估标准(AEP)对样本病例的入院及住院日适宜性进行判定。对病例的入院和住院日无效率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不同入院适宜性条件下的住院日无效率,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描述无效住院日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
结果
共调查855例,入院无效率为14.62%,住院日无效率为24.88%。无效入院患者的住院日无效率高于有效入院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整个诊疗过程的推进,住院日无效率逐步增加;洛伦兹曲线表明无效住院日在研究对象中分布的均匀性较差。
结论
无效入院的患者,其入院诊疗期间的无效住院日更多;无效住院日集中于少数患者的入院诊疗中;住院天数较短并不意味入院诊疗过程中的无效住院日较少。
目的
从生源变化情况了解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方法
对培训学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结果
总招录人数逐年增多,增幅达18.05%;硕士生呈下降趋势,降幅为14.55%。住院医师中,来自“985”高校和“211”高校的培训学员比例达到56.7%。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中来自“985”高校生源人数明显多于来自“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的人数(χ
2
=32.679,P<0.01;χ
2
=11.583,P<0.05);而本科生中来自普通高校的生源人数高于来自“985”高校和“211”高校的生源人数(χ
2
=14.307,P<0.01);选择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毕业生比例为87.63%,仅有12.37%的毕业生选择参加全科医师培训。
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源数量不充足,本科生源质量亟须提高,全科住院医师培训人数比例偏低。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及服务现状。
方法
选择上海市2家注册的临终关怀医疗机构(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和闸北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有社会资助的临终关怀机构(新华医院宁养中心),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硬件配置、人员配置、服务利用和经营情况,并收集各类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及建议。
结果
被调查的2家临终关怀机构共有临终关怀专用病床48张,另外1家不设专用床位仅提供上门巡诊服务。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执业医师30人,占执业医师总数的3.42%;注册护士40人,占注册护士总数的2.97%。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45人(占总出院人数的34.44%),人均住院时间52.33 d,人均医疗费用为4 620.32元,每人日均医疗费用为108.87元。3家医疗机构中均开展了心理护理指导咨询服务,也建立了志愿者队伍,但人员招募困难,志愿者服务工作不具有连贯性和长期性。
结论
上海市的临终关怀服务尚未形成体系网络和模式,在加强临终关怀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倡导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重新认识,为尽快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确立法制依据并提供法律支持。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方法
采用HPLC-MS/MS技术测定1型(n=15)和2型糖尿病(n=17)患者以及正常受试者(n=10)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的浓度。待测血浆加入2,3-二氨基萘(2,3-DAN)和内标乙二酮,充分反应及用乙腈沉淀蛋白后,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57∶43,v/v)为流动相,通过Hypersil GOLD色谱柱(50 mm×2.1 mm,5 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正离子检测,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酮-DAN结合物用于定量分析的选择性离子分别为m/z 195.18→m/z 126.25、m/z 181.14→m/z 126.10和m/z 237.34→m/z 209.34。
结果
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醛-DAN结合物线性范围分别为2~1 000 ng/mL和50~1 000 ng/mL,平均回收率均>70%。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受试者。
结论
成功建立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HPLC-MS/MS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回收率均较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大批临床样本的分析。